APP下载

山西小剧种及剧团的传承发展途径

2020-07-27邓佳丽

牡丹 2020年12期
关键词:剧种剧团戏曲

戏曲艺术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门类之一,其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但是,如此珍贵的民间艺术如今面临剧种减少、人才断档、市场萎缩、院团生存艰难等问题。据统计,目前全国戏曲剧种流失速度惊人,一些地区平均每两三年就消失一个剧种。作为戏曲大省,山西同样面临这一问题,大剧种尚且步履蹒跚,小剧种更是举步维艰,已近溃散。随着新时代多元文化消费方式的兴起,戏曲更失去了原有的生存环境和地位,陷入生存窘境。本文对山西小剧种及剧团的生存发展提出几点可行性传承策略。

山西被美誉为“戏曲的摇篮”“戏曲的海洋”,在中国戏曲舞台上占有重要地位。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文化部开展了全国地方戏曲剧种普查,成果数据显示,山西省现存剧种数量仍然在全国排名第一,是名副其实的戏曲大省。“四大梆子”晋剧、蒲剧、北路梆子和上党梆子是山西地方戏曲的四大支柱,剧目丰富、行当齐全、名家辈出,有着浓厚的本土色彩与历史文化价值。相对于“四大梆子”,山西省的地方小剧种也各吐芬芳,瑰丽多姿,表演各具魅力。有幽默风趣的上党落子和曲调丰富的晋南眉户,二者是小剧种中的大剧;有晋北道情、洪洞道情、临县道情、永济道情等受宗教文化影响的道情戏;有晋中秧歌、太原秧歌、沁源秧歌、壶关秧歌、襄垣秧歌、繁峙秧歌、介休干板秧歌等由各地小曲儿、歌舞等演变而来的秧歌戏;还有因地域、形式不同而风韵迥异的灵丘罗罗腔、曲沃碗碗腔、孝义碗碗腔、民歌之乡的二人台、短小花哨的小花戏、唱法独特的耍孩儿等,种类繁多,争奇斗艳。

但是,受现代文化与经济大潮的冲击,剧团演出不景气,观众大量流失,许多戏曲形式已逐步消亡。新中国成立前,灿若繁星的山西小剧种逐步减少甚至消失,专业剧团更是屈指可数,大部分剧团苟延残喘,甚至有些名存实亡。例如,阳高鳌石赛戏、晋南地区的锣鼓杂戏等一些曾在民族戏曲舞台上绽放的稀有剧种虽列入国家级或省级“非遗”保护项目,但没有专业剧团,没有演出活动,仅靠村里老艺人传承。许多县级剧团演员为生活所迫,放弃钟爱的艺术,另谋他业,剧团被解散。这些现象深刻反映出戏曲艺术的衰亡程度与现实问题,许多珍贵的小剧种濒临灭绝,多数剧团前景堪忧,甚至一个剧种只有一个剧团。例如,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灵丘罗罗腔,其剧团被称为“天下独一团”。因此,积极寻求这些不可再生精神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途径迫在眉睫,关注与探索小剧种及剧团未来的生存发展之路,保护中华戏曲艺术的文化传承价值,不容小觑。

面对严峻的生存局面,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多项扶持戏曲传承发展的政策,地方小剧种的生存和发展有了新的强有力的政策依据。国家和社会开始关注和重视那些长期扎根民间、活跃基层群众精神生活的地方剧种、基层剧团。在文化职能部门、社会各界等多种力量的帮扶下,人们共同努力探寻其有效传承发展的路径和举措。

一、注重戏曲宣传普及工作与戏曲艺术在校园中的传承

观众与市场是戏曲艺术健康发展的基本因素,失去观众与市场,其必然面临惨淡窘境。因此,山西小剧种的生存与发扬光大,必须有足够的社会影响力、受众群体以及不断扩大的时代竞争力。其不仅要立足农村,更要扩展到城市,紧跟城市化、现代化的步伐,以免被淘汰。这需要多形式、多层次、多角度地开展戏曲剧种的宣传普及工作,增强全社会对宝贵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意识,不断拓展吸收戏曲受众的有效途径。通过电视、电台、互联网等新闻媒体、传播媒介的推广宣传,使人们耳濡目染地感受山西特色小剧种的艺术魅力,感受传统艺术的审美情趣和人文情怀。一些城市已经在公交车的移动电视上选择固定时间段播放戏曲经典、名家名段等。公交车上人流量大,利用乘车时间感受国粹,这是普及戏曲艺术非常直接的形式之一。在一些人流量大的街心公园或空旷场地,喜爱戏曲艺术的戏迷自发组织,演唱经典选段。可见,在国家良好文化政策的引领下,人们逐步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产生保护意识并积极行动。笔者建议相关部门与剧团定期在城市广场或公园空地举办多种形式的小剧种艺术成果展演活动,不断提高全社会对山西本土剧种的认知,营造艺术氛围,激发受众兴趣,提高艺术影响力。

当前,既要在全社会宣传普及戏曲艺术,又要找准基点,对新生力量加以启迪和引导,即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教育抓起。要加强学校戏曲推广与普及教育,将传统戏曲艺术作为特色教育内容列为学生基础教育体系必修课,把小剧种纳入中小学教材内容,开展相关社团活动。学校是普及傳统文化的重要领地,将传统艺术的保护和发展融入学校素质教育,意义重大。培养少年儿童的戏曲艺术兴趣,有助于将绚丽多姿的传统文化传承开来。学生对新事物有强烈的认知欲,积极性高、模仿能力强,通过聆听和学习戏曲文化,学生可以感受戏曲艺术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真正产生兴趣,有此天赋的孩子必定会在这项艺术门类上有所造诣,当前要以这种最直接的传承途径尽早挖掘和培养戏曲后备人才。

在追求现代化、时尚化的今天,校园课程重新给学生提供一个认识和了解传统艺术的平台,被遗忘的古老艺术瑰宝重新被学生所认知与喜爱。学校可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特聘民间艺人、剧种传承人或优秀表演者担任学校特色课程或社团授课教师,参与教学活动。这样亲力亲为、生动有趣的互动感触,使学生轻松愉快地获得课本以外的知识。根据地域文化特点,可单独设立戏曲普及欣赏课程,将戏曲学习范围扩大到山西省中小学的音乐课、美术课与戏曲兴趣社团以及高校选修课。教师可采取讲述教学、视频教学、表演示范等多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各地教育部门及有关专家可将山西地方小剧种特色基本内容编入校本教材,供学生阅读。学生既可以缓解学习疲惫,又可以接触优秀传统艺术知识,开阔眼界,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最终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生兴趣十足地了解和学习戏曲艺术的过程就是最好的非遗传承方式。另外,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免费到大剧院观摩优秀戏曲演出,鼓励学生亲临剧场,感受戏曲艺术的独特魅力。很多学生天赋异禀,各有所长,让他们像学钢琴、学舞蹈、学画画一样,从小萌发戏曲艺术细胞,孕育和培养戏曲爱好者,为戏曲发展储备人才。

小剧种的具体保护思路与传承策略应做出总体规划,并运用各种方式丰富、拓展和实践,发挥其强大的作用,提升传承价值。社会普及与校园教育都是戏曲艺术的重要传承途径。只有更多的人关注它,思考它,创新它,才会让它更好地与现代生活接轨,获得更多年轻人的喜爱,追求应有的审美品格和价值,不被历史舞台所淘汰。

二、新生艺术力量的专业培养

剧种的传承必须有足够的后继人才,如果一个剧种仅由代表性传承人与一两个徒弟来传承,那可谓是天方夜谭,传承无路。掌握精湛技艺的传承人是剧种的传递者,是宝贵的文物级人物,关乎着剧种的世代相传。如今,大多数小剧种面临传承人年老体弱,几近失传,最终人亡艺绝的悲惨结局。失去传承人将意味着一个剧种的消失,一切皆为空谈。因此,紧迫时刻,要与时间赛跑,充分发挥传承人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将他们的艺术精髓通过多种方式快速整理记录,争取有效传承。同时,一些剧团由于收益不好,难以满足最基本的养家糊口要求,年轻人半途而废,戏曲传承有后继乏人,必须重视发掘和培养后备力量。

大众化的戏曲普及为戏曲艺术的发展开辟肥沃的生存土壤,而戏曲艺术还得进行专业戏曲人才培养,这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人才是第一资源,剧种及剧团的延续离不开专业水准的人才队伍,有合适的接班人才能谈发展。因此,艺术人才培养是关键,否则一切高谈阔论的传承创新都是纸上谈兵,毫无意义。戏曲教育是戏曲艺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而戏曲院校是专业人才培养与输送的重要基地,要加大戏曲院团与文化艺术学校的合作力度,逐步打破教育资源匮乏、生源短缺、演出稀缺等滞后状态。2020年,山西省继续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将山西艺术职业学院、山西戏剧职业学院、山西省晋剧院、山西省京剧院四家单位合并组建新的山西艺术职业学院。这样开拓思路,创新机制,有效整合运用学校、院团的资源和力量,形成教学、科研、演出一条龙,将人才培养、艺术创作、艺术表演环环相扣,逐步形成“产教融合、院团合一”的办学新模式,順应时代发展,以全新的状态步入新轨道,有效保护和传承山西优秀传统文化。笔者建议,山西各地可以借鉴这一改革形式,发挥学校、院团各自优势,协同并进。在优胜劣汰的竞争下,以培养创新人才为根本,只有推出各类优秀人才,才能出作品、出成果,更好地完成民间艺术的传承任务。因此,政府鼓励山西各地剧团广泛与艺术或职业院校对接,支持艺术院校开设戏曲特色专业,将戏曲专业人才培养纳入教学体系。剧团优秀表演者可到艺术院校参与教学活动,为培养新生戏曲人才提供良好条件。在校戏曲学生也可去剧团参加排练或登台演出等实践活动,不断积累演出经验,提高现场演出表现力与艺术水准。再者,良好的政策扶持有利于戏曲艺术的发展,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戏曲表演专业学生实行免学费制度,地方各级财政部门也应落实大中专戏曲职业教育生拨款制度。剧团应抓住机遇,利用国家各种保护政策和工作机制,申请特殊津贴或补助,进行新型戏曲人才培养,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例如,在中央财政实施“名家传戏——戏曲名家收徒传艺”的扶持计划下,山西晋剧在山西戏剧职业学院正式挂牌成立的王爱爱工作室,成为专业人才培养的典范,开展名家戏曲教学、研究晋剧艺术家资料、培养优秀表演人才、传承经典剧目等活动,促进戏曲艺术的专业发展。

另外,加大对戏曲编剧、导演、音乐、表演等各种紧缺专业人才的培养扶持力度。剧团人员要积极参加各类戏曲专业培训班,汲取专业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发挥专业才能,齐心共进,最终完成舞台综合呈现。在政府及社会帮扶下,还可建立山西小剧种及戏曲名家的影像资源数据库,从不断学习中吸取艺术精髓;注重培养理论人才,不断编辑出版戏曲理论方面的书籍和音像制品。这样,山西小剧种拥有了实力雄厚的创作表演人才队伍,展现舞台精彩,拥有更多受众,站稳现代市场,才能逐步拓宽生存空间。

三、以政府为主导,逐步完善剧团工作机制与生活保障,大力支持惠民演出

基层戏曲表演团体长期扎根于广阔的民间土壤,送戏到百姓家门口,与人民群众关系最为密切,是文化战线中活跃基层群众精神生活的主力军。它们的发展需要国家和社会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各级政府要重视和引导全社会关心戏曲工作者的艺术传承与生活状况,有效解决传承活动中面临的现实困难。在传承经费、社会资助、工作机制、生活保障等方面,各地文化及财政部门应积极为剧团开展传习活动、政策落实提供支持和帮助。在重视国家级和省市级表演院团生存发展的同时,更要加大对基层和民营小剧团生存状况及发展前景的关注。

首先,在经费方面,剧团资金面临多样性,有差额补贴、国家支持的“百姓看戏,政府买单”惠民演出、申报国家艺术基金等资金来源。剧团要依靠自身动力,积极探索创新,推出结合时代、吸引大众的新创剧目,根据剧团的开支与收益,向国家申请项目经费或相应资助,保障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同时,要开展政策落实情况督查,督促地方切实承担起保护传承的主体责任,加强审批、监督以及处罚等。根据资金管理办法,要切实做好经费监管工作,确保这项经费发挥最大效用。制定措施,加强对传承人履行传承义务情况的监管,如采取年底提交工作报告、制定任务、定期对传承人传承活动进行考核等方式,督促传承人完成任务。同时,对于挪用、贪污非遗经费的各级不法人员,必须严厉惩处。剧团内部应认真落实国家戏曲传承各项政策,制定严格的工作运行机制,循序渐进地推动各项工作。剧团逐步激活内部运作机制,包括人员定岗定制、剧目改进创新、劳资定级分配、明确绩效与奖惩制度等,制定严格有效的规章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各司其职。按照付出与回报的正比关系,即创作数量、演出场数等工作任务实行单位工作考核,获得工资绩效的分配,最终实现公平合理的竞争。政府或剧团还应奖励成绩突出的团体及个人,这样的协调竞争会激发人们发展戏曲事业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

其次,放眼远景规划,真正拯救和传承小剧种,必须尽早关注当前制约因素,明确拯救思路,开展具体实施。当前,剧团大都面临诸多困难,普遍不景气,一些乐队演员还在以本职专业谋生,参加红白喜事。但很多人迫于生计,放弃钟爱的艺术在街上摆摊或去服务行业打工糊口,尤其是年轻一代。由于剧团收入过低,专业人才流失严重,就业前景不好,许多戏曲专业招生艰难。如此恶性循环,对戏剧发展极为不利。这个行当没有了吸引力,致使专业人才大量外流,戏曲传承真将后继乏人。因此,关心剧团戏曲工作者的生存状况,注重他们的社会保障权益,逐步完善剧团人员的保障机制,才是尤为重要的保护因素。在国家良好文化政策和社会各界的扶持下,各地政府每年从财政预算中分配一些发展经费来扶持现存戏曲剧团,为小剧团提供物质基础,促使一些剧团步入正轨。剧团及有关部门也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为职工办理基本保险,切实保障戏曲工作者的基本生活和其他合法权益。要适当提高戏曲工作者的福利待遇,提高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争取保证他们在衣食无忧的基础上发展自己的戏曲艺术才能和事业。剧团只有采用科学合理的工作机制,拥有稳妥、踏实的生活保障,才能真正对艺术的整体传承形成永久性保护,解决根本问题。

再者,大力支持和开展惠民演出,不断开拓演出市场,赢得众多观众,也是繁荣发展戏曲艺术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城市大剧院大舞台的戏曲精品演出比较多,但较高的票价令广大百姓难以承受。国家实施的戏曲惠民演出政策,让戏曲艺术走进了普通大众,大家看得起精品大戏,这样也可以吸引更多年轻受众。这种文化扶贫方式无疑是可贵的及时雨,既为戏曲传承积极赢得观众与市场,又丰富了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支持戏曲惠民演出,要把地方戏曲演出作为文化惠民演出活动的重要内容,通过多种方式组织地方剧团到农村、学校、工矿、社区等为基层群众演出,并且戏曲演出要满足群众急剧变迁的精神需求,增强戏曲艺术生命力。这种相互促进的形式,既守住了戏曲剧团基本阵地,开拓了演出空间,又满足了基层民众的精神渴望与文化需求。可见,国家多种形式支持剧团演出的良好政策,真正达到了还戏于民、振兴戏曲艺术的目的。各地政府应对本土小剧种及剧团的传承发展,给予更多切实有力的扶持,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支持基层团体,营造戏曲发展的良好生存环境。

四、小剧种与当地及周边旅游市场的结合开发

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人们对旅游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当前,要充分利用传统戏曲艺术等民俗文化,带动和促进旅游及文化产业发展,同时提升文化价值与经济开发价值。要打开思路,通過多种形式使戏曲文化运用于旅游产业,可在旅游景区上演群众喜闻乐见的本土剧种,或生产与销售当地剧种文化相关的特色艺术产品等。戏曲艺术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在“文化兴旅”的大背景下,利用戏曲艺术与旅游产业恰到好处的结合,逐步科学合理地开拓戏曲文化的发展空间,把戏曲艺术的综合美感最大限度地展现给游客,在发挥其文化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同时,有效收获其经济效益,传承保护不言而喻。

鼓励旅游景区开辟一些拥有演出背景条件的历史建筑、工业遗址等戏曲演出场地,建立地方特色鲜明的旅游演艺区。根据旅游人群特征和旅游消费特征,戏曲演出旅游项目提供合理而多样的演出开发模式,例如,根据消费群体的年龄情况、文化层次、欣赏水准等,划分大众欣赏与专业欣赏两种模式,尤其注重推出地方特色小剧种演出。游客流量较大的旅游景区,积极安排当地剧团经典剧目演出,吸引戏曲爱好群体,甚至能感动对中国历史文化产生浓厚兴趣的国际友人。这种足不出户的演出,收获来自四面八方的观众扩大市场,起到良好的宣传普及作用,给予濒危小剧种更多重生的机会。这样不仅可以扩大国内影响,也可将东方文化扩展到世界,产生国际影响。因此,要合理运用旅游平台,使戏曲演出与现代环境接轨,大力推进旅游景区戏曲演出,有效扶持基层院团。当前,相关部门应在这一环节做出切实可行的实质性工作。

同时,各地政府可以牵手,使剧团及相关企业联合发展,开拓创新,探索制定可持续发展策略。相关从事工艺品制作的企业,可进行有关戏曲旅游产品的开发,从戏曲的资源特色、艺术层次、文化内涵等多个角度进行挖掘和整理,从而形成吸引力强、文化品位高、特色突出的新型旅游产品。例如,利用地方剧种中讲述的经典故事或特色人物形象制作成独一无二的旅游纪念品,吸引游客购买。因此,生产企业要兼顾技艺精湛与艺术美感,制作出形象逼真、色彩艳丽、让人爱不释手的旅游工艺精品,尤其是观看戏曲表演后脑海中留有深刻印象的产品,游客会前来观赏和挑选,产生强烈的购买欲望。国家可适当给予合作企业或个人以税收减免等相关优惠政策,互利互惠,协同发展。这样将带动剧团、生产企业、旅游行业三方力量的凝聚与释放,实现文化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这种文化性、休闲性并存的旅游艺术高层次实践活动,适应了现代旅游多元化需求的发展格局,同时为小剧种的生存提供了广袤的发展前景。这些思路的开拓创新与具体实施,必然让戏曲艺术与旅游事业相辅相成,重新焕发新气象,实现未来发展的生机勃勃。

五、立足本土,拓展市场,加强国内与国际文化艺术交流

戏曲剧种最直接、最鲜明的特点是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与本土文化内涵,因此一个剧种的保护与传承,必须时刻关注和重视自身的艺术品质,扩大宣传力度,将精品佳作打造出去,其需要更多更大的舞台,体现剧种艺术影响力。地方剧团首先要开发本土市场,站稳阵脚,然后积极打造精品,参与全省、全国各类舞台展演与比赛,参加电视台戏曲专题栏目,继而逐步打开国内市场,有机会应拓展到国际舞台,提高国际知名度。

人类文明是由世界各国、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比比皆是的文明瑰宝需要文化交流来相互学习借鉴。当前,中外文化交流越来越广泛,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度与认可度也越来越高。很多中国传统文化在一些电视媒体文化栏目中经常报道,国际友人对包括戏曲在内的中国文化艺术拥有浓厚的兴趣与好奇心,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充满向往,喜欢中国的民俗节日、文化特色、艺术门类、风土人情。舞台艺术表演就是最好的交流方式,戏曲艺术的国际舞台呈现为世界人民提供丰富而独特的视角,用美好的艺术语言介绍中国多姿多彩的文化瑰宝,展现中国艺术魅力,向国际友人讲述振奋世界的中国经典故事,展现中国精神和风貌,传播东方优秀传统文化,让世界人民认识和了解中国。同时,领略别国风采,吸收精彩之处,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也尤为重要。这样的交流方式成为戏曲等中国传统文化有效的传承形式,其间要不断总结、积累传承和创新的成功经验。在增加阅历、开阔眼界、拓展思维的前提下,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开拓创新,融会贯通,创排出更多精彩绝伦的精品力作,更好地提高文化艺术的质量,拓展国际演出市场,展现艺术生命力。国际间广泛的文化交流,可以促进其他合作,增进世界各国友谊,最终实现和平发展、共同进步,迎来更加灿烂的世界文明与光辉前景。

(山西省音乐舞蹈曲艺研究所)

作者简介:邓佳丽(1981-),女,山西榆次人,本科,助理,研究方向:音乐学、山西民间艺术。

猜你喜欢

剧种剧团戏曲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秧歌”的戏剧化与“剧种”定型
《中国戏曲剧种剧种全集》(西藏卷)首出成果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欢迎加入“蓝狠狠小剧团”
乱谭小剧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