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经济共携手 蹚出转型发展新路

2020-07-27

科学导报 2020年44期
关键词:肉羊化工科普

    张建新:博导级“牧羊人”的科技情怀

山西是养羊大省,羊存栏1000余万只,主要分布在晋西北贫困山区。养羊业是山区老百姓的传统产业,也是大家脱贫致富的重要经济支柱,为了这个“支柱”产业能够更好地造福山西百姓,一个从山沟沟里走出来的孩子,怀揣着亲人的嘱托和童真的梦想,淳朴、执着的他,三十年如一日,一路拼搏,从一个放羊娃成长为国家养羊届的知名专家。他,就是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张建新。

30年来,张建新脚踏实地,扎根基层,以自己的专业技能服务于贫困山区生产一线,以每年独自驾车3万公里的车程和一步一个脚印踏遍雁门关养羊山区,用严谨与执着献身于山西的肉羊产业。

“我省养羊业长期以来粗放散养,营养极不平衡,饲草料资源浪费严重,高耗低效。占肉羊养殖成本70%的饲草料营养严重失衡……”张建新作为国家肉羊产业技术体系饲料生产与安全岗位科学家,在国家肉羊体系营养研究室主任、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刁其玉研究员的统一组织下,带领团队的师生在北京、山西、河北、内蒙、新疆、江苏针对不同品种的肉羊同时开展了肉羊营养需要量测定和饲草料营养价值评定工作,我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继美国NRC和英国AFRC肉羊饲养标准之后第三个通过比较屠宰试验精准测定制定肉羊饲养标准的国家。2016年张建新还亲自起草并发布了山西省地方标准《DB14/T 1189-2016杜泊杂种羔羊营养需要量》,成为山西省第一个精准测定的肉羊饲养标准。之后,他利用这套宝贵的营养参数,针对山西省不同地区草料情况、不同肉羊饲养方式,先后研发了《肉羊全营养草料复合颗粒饲料》《肉羊功能饲料》《肉羊精补料》和《肉羊预混料》,在雁门关肉羊优势产区大面积推广,为全省肉羊产业的节本、提质、增效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他主持完成的《肉羊健康高效养殖全营养草料复合颗粒饲料示范与推广项目》和《肉羊健康高效养殖系列功能性饲料示范与推广项目》分别荣获2016~2018年度、2014~2016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和二等奖。

张建新认为,科研平台是科研人员研发创新的基本条件,没有完备而先进的实验室和实验基地就无法开展系统的实验,无法组建科研团队,更无法承担产业发展的具体任务。2013年初,张建新在竞聘国家现代肉羊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时只有一个极其普通的营养分析实验室,面对体系的重任和窘迫的条件他心如火焚,一边穷其所能动用周边资源按计划开展试验,一边找学校、找省厅管理部门、找公司资助,一趟又一趟,一遍又一遍,阐述着自己的科研愿景与服务产业的发展思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终于赢得了学校的鼎力支持和社会的热心帮助,用两年的时间建成1000余平方米的校内实验室和有600平方米单栏试验羊舍的2个校外基地,饲草料营养分析实验室、饲料发酵实验室、羊瘤胃功能实验室、羊消化代谢实验室、羊呼吸热测定实验室、动物房、草料加工间、学术报告厅一应俱全,新增先进的仪器设备400余万元,实验条件及其系统性达到全国一流水平。

不仅要有一流的装备,还要有一流的团队,才能研发出一流的成果。为此,他就组建和强化团队的问题拜访了很多长辈和领导,在取经的过程中自己也进行了深刻的思考,终于有一天在一位领导的点化下顿悟,组不好团队、用不好团队的责任在于学术带头人,如果团队的带头人没有胸怀和境界,不能充分考虑到团队成员每个人的发展空间和切身利益,不能真诚无私地开展科研合作,注定是一个失败的团队。“胸怀和境界”,就像一把金色的钥匙开启了张建新科研团队凝心聚力、精诚合作的大门,短短几年的时间创造了丰硕的科研成果,进入全国肉羊产业优秀团队的行列。

张建新教授不仅在科研上有钻劲,在团队建设上有胸怀,在肉羊产业的发展上也有真知灼见。在肉羊产业发展战略上,他积极响应国家“创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山西省政府“建设农牧交错带结构调整先行区”的政策,针对晋西北地区广袤的草地和无公害的环境条件积极探索肉羊区域化发展新模式。通过和右玉县祥和岭上农牧开发公司合作,在政府扶持、社会融资、企业加盟、场户联动等模式的推动下,打造出了晋西北一体化生态肉羊全产业链新格局,以“品质、品味、健康、绿色”的区域品牌发展战略增加产品附加值,以“科学化、专业化、标准化、品牌化”战略牵动塞外传统羊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推动晋西北贫困地区的农民脱贫致富。

如今,张建新已经成为国家级优秀专家,但他依然谦虚朴实,面对名利淡然处之,他常常说“风帆不挂在桅杆上是一块无用的布,理想不付诸于行动是虚无飘渺的雾。”他出生于农村,情系农村,能用自己的一技之长为家乡的父老乡亲们做点实事是他最大的快乐,也是他的人生价值。

陈湘:用坚守传递有温度的电波

年轻时的一次路遇,开启一段守望盲童25年的故事;工作中的一次竞聘,捧起了山西健康科普的生命接力棒;身赴采编播一线工作28载,她深情坚守,做时代的记录者,做社会进步的推动者,用质朴的热情、不辍的笔杆、温暖的话筒抒写、记录,她就是山西广播电视台健康之声总监陈湘。

“采访啊,稍后一会儿好吗?您先请坐!”6月28日上午9时,山西广电总局八层,一位身着蓝色裙装的身影在楼层间忙碌穿梭着,初见记者,温婉的话语让人分外亲切。

“2017年11月2日,是我真正意义上与山西健康之声广播携手同行的日子。”陈湘介绍说。在她看来,尽管职位的转变不同于原本从事的经济广播工作,但传播的方式、传播的内容、传播的受众一脉相承,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无论定位如何改变,始终有一样是不变的,那就是受眾,就是老百姓。来到健康之声,跟随频率节目的定位作出调整,是必要之举。”回忆起刚来健康之声,她这样表示道。

身为山西健康之声广播总监,陈湘把自己看做健康事业发展中的一名接力者,肩负这一职责是对生命的接力,对生命的传承。“我该如何跑,这是我在开跑之前应该要想明白的。”带着这样的思考,从寻医问药表象的身体认识到关注人、聚焦健康管理的全方位认知,陈湘在健康之声不断探索、不断向前。

“美好生活,从健康开始”是山西健康之声的标版语,作为一条温暖的连心线,健康之声一端连着党和政府的关心,一端连着千家万户。“每个节目的播出,都是与听众的连接,是情感的传递。健康作为一个频率,应当更多关注生命个体的全过程。我们把老百姓最需要的做到实处,是这档调频存在的根本所在。”陈湘说道。为把节目做好做精,除寻医问药、中医百草园、健康宝贝、吃出健康来等多个传统主干节目服务于百姓生活的日日夜夜,健康之声以家庭为单位,以“一切为了人民健康”为目标导向,为听众做出包括健康计划、营养计划、健身计划、教育计划、温暖计划等五大规划。听众通过热线咨询获得及时的医学帮助,提升自身对于健康管理的概念认知。通过传递“健康教育”理念,使听众跳出基礎书本教育的观念桎梏,让真正的健康理念走入老百姓生活,真正实现科普教育的目的。“科普作为最贴近大众生活的一种方式,最需要大众去了解,去知道。无论是线上节目、新媒体呈现,还是地面活动,将高端专业理论通过节目深入浅出呈现并渗透到老百姓生活的365天,遵照五个计划,不打折扣地融入到个体生命、家庭健康、社会大众中,节目才会有质的提升。”陈湘表示。

为呈现生命健康态,使全民浸润书香,4月23日世界阅读日,山西健康之声广播推出“阅读·生命健康态”大型全民诵读网络直播活动。节目邀请了不同高校的师生,志愿者,援鄂医生、护士等各类人群代表担任诵读人,引领全民一起阅读生命。为传递社会温暖,2020年新春之际,健康之声广播为迎泽环卫队、桃南快递分拣中心、太钢一线炼钢工人、太原市盲童学校发送体检卡、羊毛衫、餐具套盒等。为带动全民健身,在2019年岁末之际,健康之声广播举行健步走活动,召集800余名听众环绕汾河、晋阳湖等场地进行健身活动,以特别的方式迎接新年的到来。“之所以做这么多公益活动,一是想将健康真正送到百姓身边,另一方面是想向公众传递,健康之声作为一道广播频率,是最惦念公众的一条有温度的电波。”陈湘动情地说着。

2020年6月1日,山西健康之声广播迎来25周年。作为全国第一家医疗卫生专业广播,健康之声为公众健康不懈奔走,用专业精神打造专业电台,为促进健康中国战略实施贡献卓越力量,将健康知识、健康理念、健康技能向全社会传播,成为山西收视长虹的优秀广播调频。关于广播的未来规划,陈湘表示:“下一步我们会更多地聚焦新媒体融合,结合结果导向、目标导向、问题导向,从深度服务、关注温度、发散角度、灵活度等方面着力,实现传播效果与公众认可度的双向助益,把科普宣传做得其所。”

季鹏:拓宽工作领域 壮大乡村科普队伍

“乡亲们听好喽,现在距离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只差最后一步了,正是最吃劲的时候,一定要‘尽锐出战、迎难而上。”7月6日,《科学导报》记者来到了大同市浑源县南榆林乡北晋庄村,此时浑源县科协主席季鹏,正卖力的“吆喝”着。见到记者到来,抓紧忙完手头工作的季鹏说道:“作为科协干部,就要扑下身子付真心,才能带领村民们摘掉穷帽,走上致富之路。”

浑源县南榆林乡有11个贫困村、868户贫困户,“搬出土窑洞,住进大瓦房。”是村民们之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如今,涉及全乡的贫困户全部入住新居,至此,南榆林乡在全县脱贫攻坚战中率先圆了贫困户的安居梦。

“以前学技术无门,现在好了,‘农村微课堂线上培训俺们,比以往单纯的‘我说你听说教式培训效果好多了,而且因为每年气候变化,蔬菜也会出现不同的问题,所以还是要相信科学!”村民李会公说道,自从接触到“农村微课堂”,他已咨询过四五个问题,非常方便。“农村微课堂”的开设,既方便了农民,也为农技专家服务农业开辟了一条新途径,犹如架起了一座“大专家”和“小菜农”零距离沟通的桥梁。不光如此,浑源县科协还积极与县域主流广播媒体形成长期联合融合趋势。在《北岳报》开设科普宣传专栏,刊登各类科普小常识和社会移风易俗新风尚内容,并在县电视台先后开设“农村微课堂”“V视快递”“科普中国”栏目。2017~2020年,县科协坚持紧抓乡村科普宣传阵地建设,并在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建设大型科普宣传栏,作为强化意识形态和移风易俗的阵地前移,将热点问题作为科普宣传主要内容,紧贴生活,为广大农村群众营造了一个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成为群众了解科技信息、学习科技知识、科普知识的重要窗口。

近年来,浑源县科协在季鹏的带领下,走出机关,融入社会,不断探索科普活动新理念、新方式,逐渐沉淀出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及科普宣传的新风貌。2018年浑源县科协按照群团改革目标,紧紧围绕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这条主线,强化问题意识,着力解决“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等问题,全体工作人员走出机关,深入农村、校园、企业,不断扩大科协的群众知晓度,不断联合农业、畜牧、教育等部门,扩大科普工作的阵地与活动范围,牢固树立以科技工作者为本的思想,把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作为重要内容,创新工作手段,拓宽工作领域,丰富工作内涵,进一步提高科协工作科学化水平。通过几年的努力,县科协工作效应有了显著提升。   围绕县域中心工作重点,配合浑源县食用菌和黄芪等优势产业发展步骤,浑源县科协与各类黄芪专业合作社联系,及时将《科普惠农实用技术读本》充实黄芪种植内容,送到田间地头农民手中,紧紧依托裕隆祥联合做好食用菌培训,促进农民增收。为加强科普公共服务能力,切实发挥好对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科普教育作用。2018年县科协协同县科教局推荐十余名中小学生参加大同市、山西省第三十三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有十三件作品分获市级一、二、三等奖,其中鑫源小学徐钊同学的电动黑板擦获得小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竞赛一等奖;有三名同学获得省级三等奖。

谈及未来,季鹏对记者说道:“浑源县科协将继续坚持前沿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工作理念,不断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把进一步助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工作出发点与落脚点,为人民服务为人民造福,努力做出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张忠林:争当化工科技战线上的“排头兵”

7月2日,太原理工大学化工馆的321室,纤尘不染的办公桌前,一位正注视着电脑屏幕凝神思索的学者进入《科学导报》记者的视线。作为山西省化工行业的佼佼者、山西省教学成果的优胜者,22年来在化工的热土上勤耕不辍、赓续奉献。他,就是山西太原理工大学副教授、山西省化工学会副秘书长张忠林。

1994年,张忠林进入太原理工大学高分子化工专业研读。“进入高分子化工专业也是一种机缘。高中就读时,理科成绩比较好,尤其是进入高三之后对化学颇感兴趣,因此在大学就读之时被幸运地录取到理工大高分子化工专业。”谈起与化工的初始情缘,张忠林这样回忆道。

本科毕业后,张忠林深感知识的匮乏、深造的必要,于是选择了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当时,我师从太原理工大学孙彦平教授。孙教授的科研理念、科研态度、科研精神深深感染着我,为我打开了科研之路的生命‘橱窗。”张忠林说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科研过程最深的感触是要学会跳出事外,以宏观、系统的角度更全面的看待问题,往往才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2016年山西省化工学会换届,张忠林参与到省化工学会工作。用他的话说,便是“幸运”。“能够参与到山西省化工学会工作当中,自己非常幸运。它作为一个群众性学术团体,在推动和促进山西省化工科学技术的创新繁荣发展、普及和推广,促进化工科技人才的成长和提高以及促进科学技术与经济的深度融合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自己作为其中的一份子,发挥余热,要有所为。”张忠林表示道。

2017年,张忠林开始担任山西省化工學会副秘书长。为加强学会服务能力,张忠林与学会其他成员共同组建了九大专业委员会与五个学会企业工作站,以强化学会服务地方经济能力。为加快推动产学研沟通合作,培育化工人才,张忠林积极组织促进陵川金烽工贸有限公司产业升级技术开发协议。据了解,该项目合作成果通过中国石化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评价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为解决污水处理情况及存在问题,张忠林亲赴专项调研活动,前往山西安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宏特煤化工有限公司等实地考察调研。

创新是现代企业转型发展的关键,人才是企业创新发展的根本要素。张忠林介绍说:“在学会工作中,关注人才的发掘,积极吸纳邀请人才进入化工学会是关键之举。聘请国际国内专家报告及会议交流等形式为人才的提升发展提供平台,促进人才的快速提升与成长。”据了解,近年来经山西省化工学会举荐,分别有三人次获得中国化工学会“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两人次获得“山西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山西省最美科技工作者”。“通过学会成员的共同努力,学会工作展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张忠林表示说。

张忠林认为,科技经济要发展,人才是根本,产学研深度融合是手段。下一步需继续做好人才奖励工作,充分发挥奖项对人才的示范和激励作用。同时紧跟山西科协工作部署,以科创中国平台为引领,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强化科技创新对经济的战略支撑作用,促进山西省化工科技与经济相互促进与深度融合。

潜心做科研、用心育桃李。埋首化工的同时,张忠林仍不忘对学子们的谆谆教诲。做学生需要有“匠心”,少些心浮气躁与急功近利,严谨求真,切忌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是张忠林对于代代学子的真挚嘱托。谈到对大学教育理念的认识时,张忠林表示说:“教育最重要的是教书和育人,在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的现代,大学作为高等教育除了要传授基本的专业学科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获取、学习新知识的方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始终注意在授之以鱼的同时示以‘渔技。”

猜你喜欢

肉羊化工科普
学生作品
纳滤膜在盐化工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思路浅述
浅谈化工分析在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影响肉羊养殖效益的关键因素分析
生态畜牧业肉羊养殖技术
肉羊健康高效养殖百问百答
肉羊快速育肥综合技术
科普漫画
科普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