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人书”到“大书”
2020-07-27朱洪海
朱洪海
我讀小学的时候,都是半天上课。我很怀念我的小学时代,因为每天都能有半天时间自己看书。不过那时给孩子看的书太少了,只有“小人书”可以看。小人书的故事情节有趣、紧张,图画配着简短的文字,我们总是读得津津有味。但那会儿就是小人书也少得可怜,每家只有不多的几本,我们就互相借着看。看来看去,还是就那么几本。实在没什么可看的了,我就动起了看“大书”的心思。
“大书”,就是那种全是文字的书。我是从小学二年级开始看“大书”的。看“大书”和看小人书很不一样,小孩子认识的字有限,小人书画着图呢,下面的字认不全不要紧,看图也能猜出来意思了。但是“大书”就不一样了,有的书里还算有几张插图,有的连一张插图也没有,要是不认识字那就全白看。我也只能靠猜,猜这个字是啥意思,猜那句话啥意思。一行字中,把认识的几个字放一起囫囵吞枣去猜个大概,有时居然也能看明白究竟讲了什么。
说起来,这就是汉字的好处了。汉字讲究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不认识、不会读的字,有时也能猜个大概,不妨碍阅读。当然,我估计自己猜错的时候是常有的,但是只要能自圆其说,我照样读得津津有味。
到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身边已经找不到能看的书了。于是,我就去逛书店。那时候,书都是摆在柜台里卖的,人和书隔着厚厚的玻璃,只能看不能摸,我就隔着玻璃过眼瘾,就这样也能在书店里逛上个半天。
有一回,我逛着逛着,被一本叫《连心锁》的“大书”吸引住了,当时这部小说非常有名,还被改编成了广播剧,我听过一回就入了迷,被故事牢牢地吸引了!我多么渴望买一本书回家看啊,可我没钱买!
怎么办呢?我生起了个坏心思。如今,那天的情景仿佛还历历在目:我打开大衣柜,从妈妈的外衣口袋里摸出了一元钱。只少了一元钱,妈妈不会发现的,我一边这样安慰着自己,一边飞快地跑到书店用8毛7分钱买下了那本《连心锁》。
但我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很快妈妈就发现了。毕竟那会儿人们的月工资只有几十元,一元钱算得上是不小的数额了。在妈妈严厉的“审讯”中,我不得不如实交代。当我交出那本《连心锁》后,妈妈愤怒地把它撕成了两半,她认为诚实的孩子是绝不会偷钱的,我的行为是可耻的!
打那以后,我再也没有偷拿过父母的钱。终我一生,我都记得这惨痛的教训,认真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几年以后,我有一天和妈妈说起了这件事,埋怨妈妈把那么好的书给撕了,多可惜啊。妈妈笑了笑,对我说:“我是竖着撕的啊,再拼起来也不耽误你看。可你犯了错,一定得要有惩罚,才能记得牢。”
很多年后,我不仅读了更多的书,还开始了写作。我写了一本专门给孩子看的书,叫《瓦当的庄园》。捧着书的时候,我想,小时候的我如果也能读到这本书,那该多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