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康复治疗中应用高频超声诊断的价值研究
2020-07-27张红
张红
(胜利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河口中医院,山东东营 257200)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好发于中老年群体,是临床最为常见的骨关节退行性改变。 该疾病主要由膝关节退行性病变、外伤、过度劳累等因素诱发;在临床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主要的临床症状为:酸痛、膝关节肿胀、膝关节弹响、膝关节僵硬、活动受限等。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受社会经济蓬勃发展的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肥胖人群及体重过重人群的数量渐渐庞大, 尤其是超过45岁的中老年人群,其身体素质相对较差,大大增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生率[1-2]。 由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需采取及时有效的诊疗方案。 对于超声仪器及超声技术,近年来得到大幅度进步,被广泛应用于疾病诊断领域。 应用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康复治疗中不仅能大大提高疾病确诊率, 而且还能帮助医务人员制定长远的康复治疗计划,对保证总体康复治疗效果具有显著价值作用[3-4]。鉴于此, 该课题将该院在2018 年7 月—2019 年6 月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一共38 例作为研究的对象,进一步重点探究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康复治疗中应用高频超声诊断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纳入研究的38 例患者, 所有患者均符合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并且于知情条件下签署实验同意书,基本排除失语、合并精神疾病及合并传染性疾病的情况。 以随机盲选法为参照划分为两组,即:对照组19 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1∶8;年龄分布为49~73 岁,平均年龄为(63.27±1.25)岁。 观察组19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2∶7;年龄分布为50~72 岁,平均年龄为(63.28±1.24)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意义。
1.2 方法
该次纳入研究的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X 线诊断,严格按照常规X 线诊断流程执行,处理诊断过程出现的问题,确保诊断工作顺利、有序进行;此外,在常规X线诊断的基础上,对对照组患者配合常规康复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则实行高频超声诊断,具体的诊断方法如下:(1) 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器及高线阵探头进行诊断,设置其中心频率为12 MHz,于诊断前协助患者取坐位,膝关节保持弯曲30°,均匀涂抹耦合剂于膝关节表面,率先检查患者髌上囊观察其是否存在积液的情况,再排查其是否出现骨膜增生及游离体的情况,逐一检查患者内外踝间隙,观察其是否存在液体。
(2) 由患者膝关节内外侧呈扇形纵向切面扫描,评估患者膝关节边缘骨质形态及回声情况,叮嘱患者始终保持屈膝状态, 尤其是膝关节呈最大化弯曲,将探头放置于患者膝前部正中央进行横切扫描,全面显示其骨骨端中关节软骨,观察评价其内外踝及踝尖沟软骨的清晰程度, 用于评估患者表面轮廓的光滑程度,便于仔细检查患者软骨厚度及完整性。
(3) 将探头纵向放置于患者膝关节间隙前上方,向患者股骨内外踝侧面进行全方位扫描,全面观察患者股骨负重关节的软骨组织,评估其软骨表面的光滑程度及具体厚度,得出患者软骨表面完整性的判断结果,最终扫描患者膝关节后方腓肠肌内侧头及半膜肌间滑囊,查看是否存在积液等情况。 同时,检查完毕后2 组患者均交由专业康复理疗师开展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所有训练活动,2 次/d,15 min/次[5-6]。
(4)此外,在高频超声诊断的基础上,对该组患者配合中医针灸疗法及针对性训练方法, 取足三里、外膝眼、膝阳关诸穴,施于针灸,得气后留针0.5 h;同时,配合康复治疗方法,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循序渐进地指导患者进行双腿屈伸练习、 左右脚交替按压练习、双脚短距离活动练习等,训练从被动练习逐步过渡到主动练习, 从而促进患者关节功能的康复; 训练1~2次/d,每次时间维持在15~30 min 左右。
1.3 观察指标
(1)分别统计两组患者出现软组织改变、关节腔改变、滑膜改变、半月板改变、关节软骨变薄及关节软骨回声的例数;进一步与疾病分类确诊人数相对比,计算其总诊断准确率。
(2)比较两组后期康复治疗总有效率,分为:显效,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症状消除,活动不受限;有效,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症状好转,活动部分受限,但比治疗前有所恢复;无效,症状无变化,活动严重受限;总有效率为前两项有效率之和。
1.4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 其中计量数据使用(±s)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数据用百分率(%)表示,并用χ2检验;P<0.05,表示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诊断准确率比较
对照组中软组织改变3 例、 关节腔改变2 例、滑膜改变5 例、半月板改变2 例、关节软骨变薄4 例及关节软骨回声改变3 例,X 线确诊共计14 例; 观察组中软组织改变1 例、关节腔改变1 例、滑膜改变5 例、半月板改变1 例、关节软骨变薄0 例及关节软骨回声改变11 例,高频超声确诊共计18 例。 对比统计结果发现, 对照组诊断准确率为73.68%与观察组94.74%相比,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诊断准确性对比
2.2 两组康复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19 例患者,在康复疗效方面,显效12 例(63.16%)、有效5 例(26.32%)、无效2 例(10.53%),总有效率为89.47%; 对照组19 例患者, 在康复疗效方面,显效8 例(42.11%)、有效5 例(26.32%)、无效6 例(31.58%),总有效率为68.42%。结合数据可知,观察组康复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84,P<0.05)。
3 讨论
骨关节炎作为临床常见骨科疾病, 具有发生率高、致残率高及治疗难度大等鲜明特点,属于慢性退行性关节病变,并且其疾病发生原因相对复杂,与患者关节软骨丢失间存在着密切联系,极个别患者可能出现关节周围无反应等症状[7-8]。 同时,滑膜关节病变是骨关节炎的典型特点,往往存在累及多个负重关节的可能性,造成患者膝关节出现病变,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9-10]。 因此,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病情改善及生活质量改善角度考虑,需采取及时有效的诊治方案。
大量临床实践发现,膝关节骨关节炎以关节出现软骨关节纤维病变为早期病理改变,直至演变发展出现裂缝,造成软骨分裂等情况[11-12],甚至大大降低患者软骨内水含量及细胞堆积值比例,而应用高频超声诊断能全方位系统性检验膝关节骨关节炎,帮助医务人员尽早发现早期软骨改变情况[13-15]。 通常情况下,患者软骨厚度未产生根本性变化时医务人员难以观察其骨边缘是否出现毛躁或超声模糊等细微变化,而应用高频超声诊断能明确患者软骨的完整程度,以患者软骨表面轮廓及光滑程度为依据判断其软骨头的清晰程度,为预估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各个阶段病理改变提供强有力的支持[16]。此外,高频超声诊断能有效探视患者是否存在膝关节积液的情况,排除患者病变位置是否出现滑膜增生及过于肥大的问题。 由此可见,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临床诊断过程中,高频超声诊断方法值得借鉴及应用。
该次研究中, 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X 线诊断,观察组患者则实行高频超声诊断,结果显示:观察组诊断准确率高达94.74%, 和对照组诊断准确率的73.68%对比明显更高;并且,观察组康复总有效率高达89.47%,明显干预对照组的68.42%;从中可知,高频超声诊断具备实施的科学性及有效性;这与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较为相似, 近年来国内有学者表示,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康复治疗中,高频超声诊断方法的应用, 能够对患者的具体疾病发病部位有效检测出来,进一步为患者提供合理、科学的康复治疗方案提供客观科学的凭据,高频超声诊断方法的应用具备可行性及有效性。
综上所述,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康复治疗应用高频超声诊断的效果显著, 能明显提高诊断准确性,有助于制定长期康复治疗计划,保证总体康复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领域中使用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