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下“高台”上高楼
——梁山县黄河滩区村庄异地搬迁见闻
2020-07-27吴文峰邵长春
吴文峰 宋 辉 邵长春
1月15日下午,记者来到梁山县赵堌堆乡翠屏家园社区。刚刚从一路之隔的“文明小区”在建楼群里走出来,心旌还在荡漾,又和迎面泰山石上刻着的“幸福小区”四个红色大字撞了个满怀。石头背面刻着《幸福小区落成记》,其中有这样的句子:“千年安居梦,万世幸福人。贾庄、郭蔡村被列为山东省黄河滩区居民迁建试点工程,先后投资近亿元,建设幸福小区居民楼26 栋,社区服务中心一栋。幸福小区居民于2018年10月乔迁新居,圆了千年搬迁梦想。忆往昔,水患伤民,村庄几经变迁;看今朝,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饮水思源,永记党恩。”绿色的字体,透着春天的气息。
记者快速浏览了这篇300 多字的石刻。部分内容已经从梁山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孔祥华局长处了解到:按照《山东省黄河滩区居民迁建规划》,梁山县从2015年启动了黄河滩区迁建工程。共涉及2 个乡镇19 个村、6947 户、20428 人,安置区建在乡镇政府驻地。整个迁建工程按四个增减挂钩项目申报立项,项目实施后,可节余建设用地指标2600多亩。赵堌堆乡安置区翠屏家园社区共建楼房138 栋,总建筑面积45 万平方米,配套建设了学校、幼儿园、敬老院、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商服等设施。整个社区共包括四个小区,分别以富强、文明、和谐、幸福命名。其中,幸福小区是一期试点工程,涉及两村368 户,1035 人,已全部搬迁入住。为确保滩区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积极履行部门职责,在赵堌堆乡规划实施了“三区同建”工程,即在建设安置区的同时,规划了“梁山家居产业园”和“现代化农业示范区”,使滩区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就业。通过实施黄河滩区迁建村庄增减挂钩项目,助力了黄河滩区迁建工程,增加了耕地面积,改善了滩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节余的建设用地指标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用地保障,化解了建设用地供需矛盾。为下一步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提供了乡村样板。
再有十天就过春节了。幸福小区广场上人来人往。9 岁的闫记岩与8 岁的闫记萌坐在木制的吊椅上,一边晃悠一边玩着塑料手枪。旁边12 个石质座椅上,依次刻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这里与老村贾庄做比较,俩人异口同声地说这里好。环境好,学校好,广场也好,可以跑着玩,鞋上粘不上泥土。
78 岁的闫记方满脸笑意走过来搭话。他说他原先住在贾庄,因明朝末年贾姓先到而得名,闫氏一脉是清朝中期才从寿张县闫堤迁来的,当时这里地多人少。200 多年来,经历了无数次黄河发大水,家园数次被淹。没办法,只能一次次用土把地基垫高。搬迁前住的5 间堂屋是1990年盖的,光地基就三米多,花光了多年的积蓄。20 多年下来,屋顶已开始漏雨。交通也不方便,进进出出如同跋山涉水。因此迁建征求意见时,他和全庄人都双手赞成。“去年过大年,这里可热闹了,三十晚上灯火通明,村民们在这里敲锣打鼓、扭秧歌、放鞭炮,欢乐的场面几百年来前所未有,电视台的记者都来了……”看到闫大爷说得眉飞色舞,梁山县委宣传部部长杨光马上掏出手机,点开《搬迁后的新年》视频,里面闫记方老人正在挥毫写对联,口占打油诗。对联是“住进高楼感恩党、安居乐业幸福多”,打油诗为“老汉今年七十六,搬进新楼祝大寿,丰衣足食儿女孝,琴棋书画乐悠悠,感谢党的政策好,滩区农院变高楼”。杨部长说,片子播出后引起巨大反响,人们纷纷留言点赞。他指着署名“双安山人”的留言说,这是38年前在此任职的崔书记写的,“昔日黄河滩,不时闹水患。村庄垮半个,房倒一大片。生活靠救济,百姓苦连天。如今政策好,堤外家园建。安居又乐业,幸福笑开颜”。杨部长还说,这里的二期工程主体已基本完工,100多栋楼房,6 到11 层不等,2020年6月底将启动搬迁,到时候赵堌堆乡驻地就成了一个新兴的小城镇了。
记者问为何用“翠屏”而不是用“堌堆”命名社区,杨部长笑了。他说,这里叫“堌堆”的地方很多,还有一些村庄叫“那里”,譬如“艾那里”“房那里”“钟那里”,赵堌堆这里原来有一座翠屏山,历史悠久,水浒传中有过描写。只是由于黄河泛滥,被淤到地下了。借用其名,也是对文化的传承吧。
71 岁的蔡月萍,穿着一身粉红色的衣服笑嘻嘻地从广场经过,婆家娘家都是郭蔡村的她,20岁结婚,育有一儿两女。作为当地知名的“红娘”,她说自从搬到幸福小区后给年轻人介绍对象介绍一对成一对,一年说成了7 对。过去姑娘嫁滩外,现在是姑娘往里来。这次搬迁她用老宅子置换了两套房子,才掏了7 万块钱。回忆起30 多年前深夜黄河发大水的咆哮声,她至今胆战心惊。记者提出想到贾庄和郭蔡村的旧址看看,蔡月萍非常乐意带路。说快过年了,还真有点想念那个地方。路上遇到西刘村的田开进,他说他和儿子分了两套房子,一谈起明年搬家,更是喜形于色。在他身旁,就是几个四五米高的大土台子,下面砌着一周青砖,上面露着门楼,举头一望,一条长长的斜路,如同泰山的“十八盘”。梁山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马正林副局长说,这里有好多村名叫“堌堆”,有人考证,就是因为过去黄河无堤防,先民们一次次不断将居住地增高以避免洪水侵袭,逐渐形成了一些高达数米、形若山丘的“堌堆”。通过搬迁,把这些“堌堆”推平,进行土地整理,增加了大量耕地,真是一举多得。
此时,天色向晚,蔡月萍站在一处电压器旁,指着脚下新复耕的土地说,这就是原来的郭蔡村,村子北边、西边都是黄河。老宅子原来和哥嫂家离得挺远,现在都搬进了幸福小区,串门可方便了。听说今后要把土地流转出去,全村人不用种地就有收入了,真好,天大的好事啊!随后赶来的赵堌堆乡女乡长吴爱红说,她来到这个乡镇十几年了,因为风沙太大,春天老百姓做饭都不敢大掀锅盖。感谢自然资源部门的“增减挂钩”政策,给滩区群众办了一件大好事。
返回梁山县城,已是万家灯火。路边有《好汉歌》传来,“大河向东流哇,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哇,说走咱就走,你有我有全都有哇……”想起吴乡长在幸福小区说的话:“我们就是想让搬迁群众有楼有地有工作,快快乐乐奔小康,不再风风火火闯九州……”迎着凛冽寒风,面对阑珊灯火,一股暖流涌向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