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给孩子补上媒介素养这一课

2020-07-27李素怀梦洁老树昏鸦

奥秘(创新大赛) 2020年7期
关键词:资讯疫情信息

●李素怀 文 梦洁 编 ○老树昏鸦 绘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同时也生活在一个精准信息稀缺的时代。在茫茫网海中泛舟,即使是成年人也难免会被各种不实和无用的资讯包围,对于缺乏自制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孩子们来说,媒介素养的培育更是迫在眉睫。借由疫情期间的网络学习,李素怀老师带领孩子们进行了这些有意义的探索,帮助他们迈出了理性思考的第一步……

新一代的孩子们是网络的“原住民”,他们用网络认识世界,也在网络中快速成长。疫情的发生,迫使我们把课堂搬到了“云端”,更捅破了“网络”这层纸,给了孩子们名正言顺地在网络上“畅游”的理由。但是网络上不少信息缺乏科学求证,许多资讯浮光掠影,缺少深度思考。抛开游戏、娱乐等容易沉迷的内容,低俗不良的信息也常常出现在孩子眼中,不免引起老师和父母的担忧。

尽管网课无法取代传统课堂,但网络无疑已成为学生学习的一条重要路径,成为了孩子生活的日常。网络的大环境对孩子们成长的影响不容小觑。由于缺乏对网络的监管和对相关信息获取的甄别指导,许多孩子在网络中凭自己喜好享一时之快,求片刻之奇。互联网学习中,家长和老师也常担心孩子们会重娱乐轻学习,重浏览轻思考。

无论网课学习是否仍在继续,给孩子良好的媒介素养教育,已经成为当务之急。老师如何引导孩子正确上网,科学使用信息?又如何帮助孩子在纷繁信息中接近真相,让互联网为我所用?我们围绕这些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

手机是一种生活工具

正确使用信息,首先需要对我们使用的工具进行思考。学校组织教师针对“手机”进行了一次网络研讨,最终大家达成共识:手机是我们的一种生活工具,不能也不应该成为生活的全部。为了减少对手机的使用频率,又组织孩子们制定了详细规则:每个人的手机页面上只保留不超过3个APP,可以根据自己兴趣爱好下载学习软件,比如有关吉他、手工、轮滑等兴趣爱好项目的软件,但建立社团和俱乐部群也不要超过三个。通过相关限定,让孩子们学会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有用的资源中,避免被闲杂信息所干扰。

在日常网课中,为了帮助孩子们有效沟通,我们会共同关注某类信息或网站,从这些经过筛选的网站中获取信息,将这些浏览的资讯作为聊天话题,慢慢引导孩子们关注健康的网络资讯,创设了群体性的讨论和交流空间。

我是小小事实核查员

疫情初期,人们对新型冠状病毒了解并不全面,信息需求集中,都想通过大量的资讯来尽快认识疫情。但信息世界的复杂性决定了冗余乃至错误信息的产生,有人借此“蹭热度”“求赞赏”,编造虚假信息和谣言,不但造成社会恐慌,还可能影响公共安全。

我们组织孩子们加入这场与虚假信息的对抗战役中,利用网络进行“打假”。在班级群里建立“辟谣专区”,对网络上流行的抗病毒的小妙招和小窍门进行求证。孩子们化身小小“事实核查员”,兵分几路,一部分同学采集信息,一部分同学进行资料核实,一部分同学求助专业人士进行验证,还有同学们专门编写辟谣文案。每一个谣言的瓦解,都让孩子们获得了成就感,经过检验认定后,他们再把辟谣资讯发给亲人和朋友,向他们传递不信谣,不传谣的理念。

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会了理性应对疫情,认识到了信息传播的复杂,同时他们也意识到,自己平时看到的、听到的不一定就是真相,我们需要借助求知的力量,用辩证的、科学的思维来审视信息。

深入信息,不断拓展认知

每天面对一串串变化的数字,让孩子们的情绪也起伏不定。新闻里各种专业表述,有时也让人难以理解。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这次疫情,我们根据每个省市的确诊病例人数变化,共同手绘疫情地图。为了准确手绘,就要对各个地区疫情有深刻的理解,同学们分组对疫情数字进行汇总、分析,通过查阅权威资讯,对疫情进行解读。通过对信息进行思考、重组、新建,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

比如,2月12日湖北突增病例14840人,这个数字说明了什么?学生根据采集到的信息进行解读,得出结论:这是形势向好的迹象。是因为湖北改变了诊断标准,加入了临床诊断病例,强化了确诊力度,可以快速让病人及时入院得到救治。

“0”的数字来之不易。当孩子们手绘地图变成了亮色,他们深有感触:“这是14亿人努力的结果,我们都要好好珍惜。”

另外,多样化的信息来源也不断拓展了孩子们的思考。新型冠状病毒最早出现在哪里?人类是怎样被感染的?从最初把焦点放到华南海鲜市场,搜集蝙蝠的生活轨迹,再到“疫情虽首先出现在中国,但不一定是发源在中国”,孩子们逐渐认识到,人类对疾病的认知是随着信息的增多和时间不断深入的,“病毒之谜”成为了孩子们探索的源泉。甚至有孩子说,以后要研究生物学,专门找出病毒的身世。把一系列信息进行理性思考、逻辑推理的过程,已经在他们内心深处根植了科学精神,让他们在未来的生活里敢于探索,勇于求证。

将信息化作行动

抗击疫情是一场持久战,我们从国内转战到国际,孩子们对世界疫情数字的变化进行解读,慢慢了解中国,认识世界。当国内疫情有所好转,外籍华人拒绝居家隔离,违反防疫规定的事件出现在新闻中时,我们引导孩子发问:这一事件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有的学生收集到了疫情之初,在中国紧缺防护物资时,留学生、华人、华侨竭尽所能地为祖国募捐防护物资的信息,认识到,我们不能因为个别人的傲慢,否定了大部分人的努力付出。

国际疫情不容乐观,我们又在班级倡议:作为国际友人,你能为其他国家提供哪些帮助?同学们开始网络收集抗击疫情的科学经验整理成文档,希望作为经验共享。战疫中,孩子们还诞生了很多想法,看到医护人员脸上的压痕,他们心疼地说,要改进防护口罩和护目镜,为了少使用口罩,还萌生了每次派一人购物、就近派送等很多有效的小策略。

信息解读,剖析资讯背后的“事实”

抖音、快手等短视频软件活泼有趣,受到很多孩子们的欢迎,我们引导他们在软件里关注人民日报、央视等权威媒体网站,在随手娱乐时仍能接收到权威的正能量信息,每天都有话题交流讨论。一次他们讨论美国总统对民众说“可以用围巾做防护”的资讯,有的孩子顿生质疑:围巾当作口罩是不科学的,但为什么总统会这么说?有孩子们作出推论:这只是发言者的一个观点,观点并不是事实,但每一个观点都会有事实作为支撑,这则资讯背后的事实也许是,美国当前面临着防护物资紧缺的问题。

这些思考虽然还很浅显,但在解读信息时,他们已经学会要做出科学评价,提高自己的信息分辨能力,剖析背后的事实支撑,从而不被片面信息所蒙蔽。

因为这些分析,学生们也开始关注国际问题,疫情在全球暴发之前,我们已经为世界争取了时间,为什么没有得到其他国家的重视?造成西方国家和中国抗击病毒应对方式不同的原因是什么?思想政治、地理、历史课的教师们也从各自的专业出发,帮助孩子们寻找资料,启发他们进一步探究。

这些思考,给孩子们上了很关键的一课,不但让他们认识了世界,也对中国模式、中国速度、中国力量和中国情怀有了更深的体悟,作为中国的孩子,我们更要努力成为中国的名片,继续书写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

在这次疫情期间,我们见过太多暖心的战疫故事,也看到了太多违背常识的骗局和假象,但在这些关于信息的探索中,学生学会了科学思考,了解中国,认识世界。在信息爆炸的读屏时代,如何让学生能够在感性之余变得更加理性,形成敢于探索,勇于求证,大胆找出真相的科学精神,还需要我们的进一步努力。

猜你喜欢

资讯疫情信息
战疫情
资讯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资讯Information①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订阅信息
展会信息
资讯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