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走碧云古茶道

2020-07-26谢小明

青年文学家 2020年19期
关键词:茶亭大岭碧云

谢小明

四十五年前,我在庙岭中学(今庙岭乡安峰村)读初中,每个星期六星期日的下午,都要徒步经过碧云古茶道。

碧云古茶道,又称碧云驿道,也叫大岭路。据《宁州志》和《义宁州志》记载,该道系明洪武九年(1376)县丞谢宗文主建,明嘉靖甲午年(1534)知州蒋芝遵奉巡按御史穆相明文重建。距山岭之巅古凉亭西头约5米之远的古道旁,立有一方高80公分、宽30公分的石碑,上面所刻15个字为“重修大岭路,杨方谷,清道光十七年立。”从碑文记载得知,道光十七年(1837)古道再次重修。古道总体呈东西走向,全长约8里,其中有两里上坡、两里下坡,宽1.5至3米,全部用青石板块人工铺砌而成。东起安峰村安峰圳组,蜿蜒而上至山岭,翻越安峰大岭西面后顺势而下,经安峰村寒坑组,西至庙岭村余家组,接修水县城,是明清时期修水通往武宁、南昌的必经之路,也是宁红茶道的重要一段。

这条古茶道的大岭上,东西分水岭之巅,有一栋由石块垒叠而建的碧云茶亭。虽百年之久,但仍屹立于山峰之巅、风口之处而不倒;虽青瓦残缺,但整体完整,实属罕见。

碧云茶亭东西相通,长8米,宽3.2米,占地面积约30平方米,四周墙体用大小不一的石块砌成,东西两头圆拱石门,两侧墙壁镶嵌石碑。其南侧开设了两个石窗,供隔壁递送茶水之用。两个石窗中间设有一块捐赠芳名的石碑。北侧墙壁上镶嵌有两块石碑,一块石碑上刻有“碧云亭记”,记载了捐款建设碧云亭之名的来由,茶亭系光绪甲辰年(1904)捐建;一块为陈姓族人捐赠芳名石碑。亭内设石制条凳六条,为方便途经此道的茶商贩休息、饮茶、纳凉、避雨之用。

为考究万里茶道世界文化遗产修水段的遗迹,我与文物专家走了一趟仰慕已久的“碧云古茶道”。我们从安峰圳由东向西出发,翻越大岭,探究碧云茶亭。

四十五年前,我从西往东越过大岭至学校。四十五年后,我从东往西再走一趟碧云古茶道。如果说四十五年前,13岁的我向东走像是青春作伴登高而上、顺流而行;那么四十五年后的今天,接近暮年的我,从东往西重走“碧云古茶道”,像不像是逆境而行?像不像是一次精神上的还乡?

沿着古茶道往上走,四十五年过去了,一切似乎都变了,变得陌生了;一切似乎都没变,就像脚下的古道,还是那个样子,还是那样熟悉。变化的是古道边的草木,一茬茬死去,又一茬茬再生。不变的是古道上的石头,时间重重地落在上面,又被溅得四散开去,无影无踪。

沿着古道上的石级一步步往上走,古道边的山涧中流水潺潺,抬头就能看见古道两边大片的毛竹、松杉和枫树,起伏在崇山峻岭之上,竹涛松涛阵阵,像大自然激越的合唱。在这座幽静的山谷中,南边的竹林和北边的松林遥遥相对,夹在中间古道上的茶亭、石桥,虽破败却未曾坍塌倒掉,茶亭巍巍依旧,古道上青褐色的石条依然结实地横陈在上,昭示着曾经历史的沉重与苍凉。石碑上的字迹,依稀可辨。路边的杂草依然让我看到了生命勃发的痕迹,石条上的凿纹让我恍惚看见当年的峥嵘岁月。

在碧云峰顶,放眼望去,两边的大山高耸入云,树木巍巍,毛竹苍苍,中间的古道犹如褐色的巨蟒,携带着碧云山的草木、树叶和泥土,沿着山峦,蜿蜒西向。

站在碧云峰顶,我忽然想起,我会不会与“茶圣”陆羽在此“相会”?会不会与从这里走过的历代文人“相遇”?会不会与他们作揖稽首相逢一笑?抑或与他们擦肩而过?

岁月的流逝,“茶圣”“文人”們,如今都没有了一丝痕迹。因此,我们不必奢谈生命的伟大与渺小,在现实和自然面前,我们都不过是一粒微沙,一缕青烟,一片风中的叶子,一株水中的浮萍,前途永不可知,归宿也永不可知……

我沿着古茶道,自东而西,曲折而下。山风阵阵,古道两边的枫树上,红色的枫叶随风飘落,给古道铺上了一种绚丽的色彩。

猜你喜欢

茶亭大岭碧云
茶亭品妙联
插秧
吾野茶亭
河北省赤城县伙房—大岭堡一带石墨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碧云岫
临海西郊大岭石窟元代造像题名记所见人物考——兼商榷大岭石窟造像的始建年代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与评析
冰雪大岭——昆仑
冰雪大岭一昆仑
茶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