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牡丹亭》与《仲夏夜之梦》中的“梦”意象及其象征追求
2020-07-26范晓红许倩琪
范晓红 许倩琪
基金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三五”(2019年)规划项目——“文化走出去”战略背景下汤显祖和莎士比亚戏剧意象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9WX13)。
摘 要:汤显祖与莎士比亚作为同时代的两位世界戏剧创作大师,其戏剧作品中的意象存在明显的交替与碰撞。以《牡丹亭》与《仲夏夜之梦》为例,作为浪漫爱情戏剧,这两部剧作以“梦境”为主要意象,将情与理的矛盾冲突展现得淋漓尽致,充分表现出汤翁与莎翁的人文主义关怀。由于身处不同的政治背景、社会制度、文化背景之下,汤翁与莎翁的戏剧作品尽管运用了同一种意象——“梦境”,但在具体的运用形式和意图的表达层面有着明显的差别。本文将比较《牡丹亭》与《仲夏夜之梦》两部戏剧作品中“梦境”意象的不同及其象征追求。
关键词:“梦”意象;象征追求;《牡丹亭》;《仲夏夜之梦》
作者简介:范晓红(1981.1-),女,汉族,陕西合阳人,硕士学位,讲师,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及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J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20--02
引言:
诞生于同一时代的两部享誉世界的浪漫爱情剧——《牡丹亭》与《仲夏夜之梦》,汤显祖与莎士比亚在创作这两部戏剧作品时,不约而同地创造了“梦境”这一文本意象,通过梦境的形式展开戏剧矛盾的铺设。在不同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下,汤翁与莎翁对于梦境意象的铺设采用了不同的手法,表达了不同的情理内涵。本文将对《牡丹亭》与《仲夏夜之梦》展开平行比较,探究两部浪漫爱情戏剧通过梦境意象表达的象征追求。
一、由“梦境”展开的戏剧冲突
汤显祖的《牡丹亭》与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中的一个鲜明共同点在于,二者都通過“梦境”展开戏剧冲突。
汤显祖所处的时空背景是明朝万历年间,尽管晚明政治昏暗、君主昏庸、官场勾心斗角,但社会经济发展呈现繁荣态势,正是这一阶段,资本主义萌芽得到发展。生产方式的变革和市民阶层的兴起,推动了“个性”、“人本”社会思潮的兴起。陆王心学一度成为当时王朝的文化主流,也为当时社会的思想解放做出推动。陆王心学的代表人物罗汝芳作为汤显祖的启蒙导师,以提倡自然人性和反对、批判禁欲主义为主要风格。罗汝芳曾与徐渭创立“本色说”,与袁宏道发展“性灵说”,以反对程朱理学为基本风格。罗汝芳的文学创作风格提倡真情、人性。导师的风格和教导对汤显祖产生了莫大的影响,他承接罗汝芳“主情说”的风格,在戏剧创作中处处体现真情、人性的部分。汤显祖曾给《牡丹亭》题词,言说“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如杜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汤显祖所言有两层含义,其一,情之所至,正如梦境中的生死流转;其二,这一点在汤显祖《赴帅生梦作序》中有印证,即梦境源于真情,梦境也同时是寄托真情的场所。汤显祖擅于在戏剧创作中运用梦境这一意象,曾有言“发梦中之事”、“弟传奇多梦语”。正如“临川四梦”所称,汤翁创作的《邯郸记》、《牡丹亭》、《南柯记》、《紫钗记》中都将梦境作为戏剧创作的重要元素。
《牡丹亭》主要讲述了杜丽娘游园而惊梦,梦中相恋却早殇。杜丽娘死后的第三年,书生柳梦梅进京赶考,路过埋葬杜丽娘的梅花观。杜丽娘的魂魄与柳梦梅终于相见,相互倾诉了对恋人的真挚爱情。最后,柳梦梅勇敢地挖掘杜丽娘的坟墓,二人通过花神的帮助,最终丽娘还魂,二人终有圆满结局。《牡丹亭》这部戏剧作品充分展现了封建桎梏与人本个性、自由的矛盾冲突,映照出当时年轻男女对于追求自由、美好爱情和恋爱婚姻自主的愿望。梦境作为杜丽娘与柳梦梅相恋的场所,同样是汤翁表达自身价值追求和人生理念的表现形式。
莎士比亚生活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16、17世纪的英国正处于生长和开放的阶段。资本主义对外扩张,资产阶级诞生。这一时期的英国文坛,恰如中国古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状态。文艺复兴的发展,社会崇尚人本、自由、个性解放、反对神性的思潮。这一时期对于人性自由、人的价值的肯定,同样在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中得到体现。莎士比亚作为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坛巨匠,肩负起了那一时代文艺复兴的使命职责。在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中,充满了人文关怀,他崇尚人本、自由,重视个人情感的表达和人性地位、个性需求的阐述。在他的戏剧作品中,融汇贯穿了和谐与真情。莎翁创造的浪漫剧被世人亲昵的誉为“莎士比亚之梦”,以《仲夏夜之梦》为最。以爱与和谐为美学基调的《仲夏夜之梦》,主要描述了两对青年男女的感情纠葛。在这两对青年男女的感情之中,又贯穿了仙王、仙后,公爵、女王,手艺人“戏中戏”的内容。莎士比亚擅于在作品中铺设复杂、庞大的人物关系网。《仲夏夜之梦》通过主线与复线的交叉、映衬、对比,将主线两对青年男女的感情纠葛推向高潮。莎士比亚借助梦境意象铺设的戏剧冲突与化解,表达了自身人文意识的觉醒和人本主义关怀。作品通过传统婚姻观与自由恋爱婚姻,封建势力与资产阶级、传统思想与文艺复兴思想的矛盾冲突,最终推向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伦理,全剧融汇着英国资产阶级感受自然、生命和谐的精神内涵。《仲夏夜之梦》通过对自然和谐、仙子神力、人的恋爱的描述,展示了生命价值存在的梦幻美。无论是主线还是三条支线内容,主人公都曾反复强调“梦境”。也正是通过剧作中主人公对于“梦境”的反复强调,才成就了《仲夏夜之梦》成为“莎士比亚之梦”之最。
无论是汤翁还是莎翁,二人在进行浪漫剧的创设时,都通过“梦境”展开戏剧的冲突与化解,这也是二人在戏剧创作时的相似之处。《牡丹亭》与《仲夏夜之梦》借助梦境,有意无意地展现出汤翁与莎翁的人文关怀。两部作品借由梦境对自然、人性进行展现。《牡丹亭》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印证,《仲夏夜之梦》是西方文艺复兴的切实体现。但不可否认的是,两部作品虽都运用了“梦境”意象,但在意象内涵的表达和意象功能的设置上是存在明显差异的。
二、《牡丹亭》与《仲夏夜之梦》“梦境”意象——人性象征的异同
《牡丹亭》与《仲夏夜之梦》“梦境”意象的最显著的差别在于《牡丹亭》的梦境意象指向个体情结,更多的是无意识的。而《仲夏夜之梦》的梦境意象所指对象是集体,具有无意识特性。究其原因,人们大量的无意识隐藏在可控制、有意识的想法、行为之下,无意识是人们的本能的存在。梦境的无意识性,是由个体在现实环境中的刺激下形成的,充分体现了人性的本能欲望,也因此会对个体产生明显的影响。梦境即个体本能欲望的记忆化,按照弗洛伊德的定义,这种潜藏在无意识当中的心理块结就被称作“情结”。“情结”能够在一定的外界刺激之下从压抑的意识域中冲破出来。情结作为一种心理意志是受到个体的可控意志的制约的,为了将压抑的本能欲望顺利地释放出来,情结就转化为个体的梦境,在梦境中获得本能欲望的释放。
《牡丹亭》中的梦境意象的设置,旨在让主人公杜丽娘的本能欲望得到释放和满足。杜丽娘是深受封建桎梏影响的人。《牡丹亭》故事全过程呈现出一种幻想的补偿状态,是汤显祖代表那一时代觉醒的人,借杜丽娘死亡到还魂的过程,将人性的本能欲望进行象征性的满足。杜丽娘游园惊梦,这一过程中包含了杜丽娘感春伤怀,因春而生情,又因有情而入梦。在梦境中,杜丽娘与柳梦梅自由恋爱。这一阶段的梦境体现出对春色恼人的否定。当杜丽娘梦醒,与柳梦梅分别,欲念交织,导致情殇。这一阶段即是对梦境中的热恋、温存的否定。最后一阶段,杜丽娘死后三年,魂魄与柳梦梅相会、相恋,最终还阳,与柳梦梅有情人终团圆。这一阶段又是对梦中恋情虚幻的否定。整个梦境意象以否定的形式呈现,恰恰印证了幻想与个体本能转化的逻輯。这种梦境意象结构,将主人公杜丽娘的性格完整地展现出来。杜丽娘深受现实生活的压抑,当本能欲望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满足时,杜丽娘只能将幻想变成梦境,在梦境中聊以慰藉。从杜丽娘游园惊梦可以看出,《牡丹亭》设置的梦境意象,将人性个体的社会心理意图展现得淋漓尽致,是对个体个性的深层次解读。
《仲夏夜之梦》之所以被称为是集体无意识,是因为集体无意识是无意识的更深层次内容,可以追溯到先祖传统,通过基因遗传、传承所形成的一种集体的普遍意识——经验模式。集体无意识是指与生俱来的原始意象——原型,是无数的同类经验的一种形式结构框架。这种原型在梦境、深化、原始宗教中常有出现,也同样适用于文学作品。原型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更多情况下指的是在文本中反复多次出现的意象。该剧的主题是两种势力不同的婚姻观、思想观念的相互斗争,最终新兴的资产阶级获得最终胜利。《仲夏夜之梦》通过两对年轻人的感情纠葛展现出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个性自由、个性解放,强调人的欲望、情感的表达。从“梦境”意象、原型的角度进行分析,《仲夏夜之梦》通过描述人的生命活力,展现出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仲夏夜之梦》的创作是为了贵族婚礼和为仲夏季节的祭典而作。这种仪式本身就是从原始时期人类群体无意识流传下来的经验模式,人们在超自然的控制下,通过举办仪式,对美好生活、幸福进行展望。这一过程就是集体无意识的欲望的象征性满足。莎士比亚将贵族婚礼、祭典笼罩在梦境意象之中,在梦境意象的框架之下,整个戏剧展现出浓浓的象征意味。《仲夏夜之梦》中梦境意象展开的最初场景是仙灵的森林。这一场景以仙王为中心,围绕仙王构建起多层次的人物关系。所有的人物关系、人物活动都是在同一个森林当中,这也是仲夏祭典具备原型象征特征的最主要的原因。森林代表绿色,代表生命。梦境将森林的绿色通过仲夏祭典的形式表现出来,表现人类对原始精神、超自然力量的崇拜和人类对于生命力、爱、和谐的欲望。在贵族婚礼的仪式上,《仲夏夜之梦》将青年男女的感情纠葛放置在仲夏夜充满生命与活力的自然环境之下,借由梦境,将梦与真实、人与自然、影子与实体等充分的具象化,实现了自然与超自然、瞬间与永恒、生命与非生命的界限进行重构,构建起一个超越原本存在的更加奇妙、玄妙、绚烂的世界,进而实现了生命的和谐与美好。《仲夏夜之夜》充满了浪漫色彩,充满了人的个性对原始本能的超越。但是,《仲夏夜之梦》并没有全面把握人性最真实的处境,对于社会现实亦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游离。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牡丹亭》和《仲夏夜之梦》都通过梦境意象表达了对于人文主义的追求,是创作者人文主义精神的体现。但有区别的是,《牡丹亭》最后将梦境转化为现实,《仲夏夜之梦》则是将现实转化为梦幻。
参考文献:
[1]骆蔓.论两个“梦”意象构成的浪漫剧及其象征追求——《牡丹亭》与《仲夏夜之梦》比较[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3(03):18-23.
[2]冯王玺.莎士比亚与汤显祖作品梦幻背后的能指和所指之比较——以《仲夏夜之梦》与《牡丹亭》为例[J].大众文艺,2014(02):39-40.
[3]赵琳.符号翻译学视阈下的中国典籍英译策略研究——以《牡丹亭》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0(12):97-102.
[4]周明初.《牡丹亭》蓝本为《杜丽娘记》补说[J].文艺研究,2020(01):12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