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路遥精神 发扬谷溪胸怀

2020-07-26景治东

青年文学家 2020年19期
关键词:黄土地路遥陕北

景治东

在我心里,“路遥”是最好的文章。是陕北最厚的一本书,是中国最长的一篇小说,是全国最有价值的一部电影。年少时,因家庭贫穷,我早早就放弃了学业,但我有一颗热爱文学的初心。作为一名文学爱好者,我当然深知路遥精神“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

陕北是块厚重的土地,也是块具有诗意的土地。我出生在陕北一个偏远的小山村,沟沟壑壑,梁梁峁峁,一座座大山紧紧相连。大山每时每刻都孕育着新的生命和新的向往。五百年前,就在这块土地上,李自成的一杆“闯王”旗搅翻了明王朝;五百年后,就在这块土地上,也诞生了文学大师柳青和著名作家路遥。

“著名诗人作家——曹谷溪,是路遥文学创作道路上的引路人。”我一直很仰慕先生的光辉历程,去年深秋,有幸拜访了先生。谈起《平凡的世界》,曹谷溪老师说,他和路遥的人生轨迹很相似,他比路遥大八岁,都很爱陕北这块黄土地,都把一生献给了文学。路遥刚开始还是写诗的,我常常借汗牛充栋给他读,尽可能把自己的文学经验传给路遥,让他走得更高更远。“曹谷溪老师以他的真诚、敏锐和才华,热情歌唱着陕北这块黄土地。”在老师的带领下,有很多热爱文学的种子纷纷破土而出。老师的精神,带动了一个文化环境、文化氛围,在这样的引导之下,新时期的青年幼苗开花结果了。

其实,“路遥很朴素。”我在《路遥研究一本书里看到,有一位作者也是路遥的挚友,这样评论他,“路遥穿戴不讲究。无冬历夏总爱穿一身‘八路灰衣服,戴一顶八路灰帽子,帽子里面经常衬着稿纸和报纸。而且都是‘空膛穿衣服,不穿衬衣,穿一双解放胶鞋,从来也不擦。”读后让我感到他是那么的平凡,那么简朴的一位著名作家。

“路遥如大山一样气势磅礴。”我知道他爱看书、写小说。“路遥为创作之梦,晚上长点明灯不睡,烟火不断。”如今,路遥的作品立足于现实生活,提供了鼓舞人向上与向善的正能量,一直深受新时期文学爱好者的喜爱。让人们的心灵永远不断升华,永远不断超越。

路遥在许多读者心目中,是人生历程的一个文学英雄。因此,路遥应具有这样的形象:一种永不疲倦的生命精神,同时也是一尊至纯至美的回忆,这样的要求也有些苛刻。走进他精神世界,就会发现那里如此绚丽和灿烂……

“路遥精神”恪守着陕北农民的传统风格,在文学的创作道路上,他比別人痛苦。从不愿意张扬自己的私人生活,每天吃饭早一顿、晚一顿、饥一顿、饱一顿,能看得出他对文学是无比的热爱。路遥一生都在塑造理想世界,但他绝不会想到自己的生命竟以悲剧而结束。

“路遥的逝世,对生他养他的大山来说是难以想象的事。”在当今陕北人的心目中,他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于是,在著名诗人作家曹谷溪老师和众多人的帮助下,人们在路遥的母校——延安大学的山上给他修建了一个环境优美的陵园。“曹谷溪老师”给那座山起名为“文汇山”。让他那漂泊而思索的灵魂永远安息在母亲的怀里……

生活是灵感的源泉,每当灵感枯竭时,你什么也无须做,只需打开心灵的大门,端出岁月的苦酒,细细品味,寻找灵感。把它变成美丽的文字写出来,就是动人的文学作品。

人生如梦,岁月如歌。生命如水,往事如烟。阅读路遥是件崇高而有责任的事,我在写作中越来越感到,作品是生活的印记,是生活的音符。在平凡的世界,无论身居哪里,无论富贵贫贱,我的心永远牵挂着生我养我的陕北这块黄土地……

猜你喜欢

黄土地路遥陕北
入门级有意外的惊喜 Rotel(路遥) A14MKII多功能合并功放
高集成、可扩展的多面手 Rotel(路遥)RA-1592MKII
陕北绿了 百姓笑了
《黄土地》画报
他是那样“笨拙”和朴素——30多年后,我们为什么还需要读路遥?
不忘黄土地
我的大陕北
从黄土地走来
党建地图·陕北
亲不够的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