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故乡的春天

2020-07-26蒋建春

青年文学家 2020年19期
关键词:海蟹大虾海龙

蒋建春

故乡连岛的春天,宛如一位婀娜多姿的少女,带着青春怡人的清香,悄然而至。趁着这明媚的春光,我告别喧嚣的都市,走进了你的怀抱。

清晨,金黄色的太阳给刚睡醒的渔村镀上了一层金辉。漫步在山野中,小草青绿绿的,脚底软绵绵的,各种野花争相开放,微风吹过,清香四溢,令人陶醉!

登上山顶,依偎在水岛山之中的森林水库,清水荡漾,波光粼粼,在阳光的映照下,忽闪忽闪的,简直就是一颗怀春的明眸。而被誉为“神州第一堤” 的连岛西大堤,犹如一条跨海长龙,任凭车辆和行人的通行,始终负重无悔,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山下海边的沙滩,黄澄澄的一片,几汪海水点缀其上,闪亮耀眼。这里可是孩子们的乐园!有的在堆沙堆玩,堆成了山,堆成了塔,堆成了船;有的在打沙仗,沙打在衣上、头上、背上,可他们照样乐哈哈地追逐着……春天,给渔家的孩子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三月三,蛤螺爬高山。”渔谚说的是农历三月三前后,海里的海螺、螃蟹、八带鱼……似乎争脱了冬的束缚,都想趁着春的温暖,爬出来晒晒太阳,此时正是赶海的好季节。赶海人涌向海边,                               拿着铁钩子,翻动着石头,在找海螺,掏望蛸(八爪鱼)、抓海蟹……只要半天功夫,篮子里就装满了大海的馈赠。

远处的海面上,一只只渔船响着“隆隆”的马达声,舵楼上的红旗迎风飘扬,而船尾激起的串串洁白的浪花,仿佛在尽情地跳着春天的芭蕾……

一年之季在于春,渔民们正忙着春捕。

“大春,多会儿回来的呀?”

有人在叫我的乳名,回头一看,嘿!原来是海龙大伯。

海龙大伯是我的邻居,过去,在渔村大包干以前,日子过得很苦。曾经大我四岁的大成哥,那年考上了学,可海龙大伯经济实在是困难,无力负担孩子的学费。懂事的大成哥,看着父亲愁容满面,一筹莫展的样子,悄悄地把通知书扔进了海里……

“大伯,我昨天来的,你春捕很忙吧?”

“是忙啊,有时饭都顾不上吃,不过现在日子好过多了,忙点心里也痛快。”海龙大伯一边擦着汗,一边和我唠着。

“水生,快把这几只蟹子和虾送给江奶奶。”一个提着小锄头的孩子从海龙大伯的手里,接过一小网兜的海蟹和大虾,蹦着跳着地向江奶奶家走。

“江奶奶好吗?”

“前些日子身体不太好,最近好了,拿点儿蟹子和虾给她尝尝鲜、换换口味。”海龙大伯笑着回答。

江奶奶是個驼背苦命的老人,老伴去世得早,那年远海的一次海难,唯一的儿子又不幸遇难了……每到清明节,可怜的老人就想念着儿子,不管刮风下雨,总是颤颤巍巍地来到海边,对着茫茫的大海,凄凉地哭喊着儿子的名字,那情景让人心酸掉泪。要不是好心的村民硬劝着驾着她回家,老人还不知道哭到什么时候。

老人一辈子命运多舛,吃苦受累。海龙大伯出海回来后,总要抽空去看看她,送点海鲜。

尽管时下海蟹、大虾刚刚上市,渔贩子已出价九十多元一斤,但海龙大伯毫不心疼,在心里,他早已把江奶奶当成了自己的母亲,也想江奶奶尝尝春天开海的头鲜。

多么淳朴善良的老渔民啊!生活的风雨,海上的颠簸,在他那紫铜色的脸上无情地刻下了一道道的皱纹,唯有那双眼睛,略带血丝,却充满着刚毅和春天的希望……

船舱里,张牙舞爪的海蟹,红彤彤的海虾,黑不溜秋的贻贝,还有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鱼,馋得我直流口水。

“大春,今晚到我家,咱爷俩弄点小酒,海鲜包你吃个够!” 海龙大伯热情地邀请我。

夕阳下,柳行间,在众多的小楼中,我看到了海龙大伯家的小楼,依山而建,粉壁净窗,典雅清新,面朝大海……

猜你喜欢

海蟹大虾海龙
保存大虾有妙招
海蟹
封面人物
小海蟹
叶海龙,你别装啦
豆腐大虾
“这家苗我跟定了!”50天出大虾,8成人赚钱,这支苗界新星缘何备受养殖户青睐?
脚印和大海
小海蟹
大虾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