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一样的东坡

2020-07-26郭炳飞

青年文学家 2020年19期
关键词:东坡肉美食家黄州

郭炳飞

纵观中国文坛,春秋名流百花齐放,魏晋名士衣带生风,唐宋文章诗酒翩然。诗风词韵中有妙才屈原、奇才李白、鬼才李贺、将才辛弃疾。他们或风情万种、或风姿卓然、或风流倜傥、或风骨铮铮。然而,却没有一个可以集作家、画家、书法家、美食家于一身,可以将士大夫、政治家、佛教徒、渊渟泽汇。能够做到仕林领袖、文坛宗主、政坛清流,让达官贵人趋之若鹜、让诗词翘楚终身跟随、让美食茶艺源远流长、让山野村民喜欢、让和尚道士敬重的,唯有他——苏東坡。

岁月如歌,或高昂,或低扬,他能历经沉没,唱出天籁之音。

他的一生经历了人生三大喜事: 18岁洞房花烛,娶了知书达理的王弗为妻,与妻子相濡以沫,在妻子去世十年后,写出“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的千古第一悼词;中年在扶风县久旱逢甘霖,他写下了“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的名篇《喜雨亭记》。

生命如光,或明亮、或阴暗,而他历经黑暗,活出了永远的辉煌。

无论生活多么困苦,他有月便对月独酌,有酒便对酒当歌;能化悲痛为力量,化腐朽为神奇。吃成了美食家、喝出了茶艺师、玩成了老顽童。

宋朝的肉食,主要是牛羊肉,而猪肉则为下品,所以价格便宜。东坡吃不起羊肉,他就研究起了猪肉。“东坡肉”由此而生。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

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东坡这一首《猪肉颂》正如人生,慢慢享受,只管开心过活,火候到了就顺利起来。

准备去田地干活,路遇大雨,都没打伞,十分狼狈。只见他穿着草鞋,拄着拐杖,在树林中穿梭,还从容地唱歌。雨停,便写出了“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在他眼中,芒鞋布衣,锄地松土,插秧播种,也是美好。

密州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思念弟弟苏辙便写下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名句;流放黄州写下了“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的名词。

因为他的到来,云水春秋、关山明月、老叟孩童、好水美食,都被添上韵角,吟出了平仄。

流年似水,或激荡,或辗转,他能历经千年,滋润亿万心田。

东坡究竟有怎么样的魔力,千百年来一直被我们喜欢?

1079年7月28日因为“乌台诗案”两名御史台的士兵星夜赶至湖州,在州衙把东坡绳捆索绑。“顷刻之间,拉一太守,如驱鸡犬。”湖州百姓都涌出了家门,惊异的看着他被驱赶喝斥着上路。大小官吏,远远避之。只有州里的秘书陈师锡,为他备酒城门,含泪为这个落职的领导饯行。

夜晚,船行太湖,他想跳湖自杀,但想到了弟弟,想到了妻儿,也不想死得不明不白。如果在那晚他自杀,他的生命少了22年,那么,在我们的古文宝库中间,《赤壁赋》等1500多篇古文就没有了,在我们词的宝库中间,包括《大江东去》在内的200首词就没有了;名画《黄州寒食帖》、《枯木怪石图》不复存在;《苏沈良方》的中医药书里大概有450个药方就要消失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天涯何处无芳草”“腹有诗书气自华”就要没有了;美食“东坡肉”“东坡豆腐”就没有了。他仅仅少活这22年,那我们民族的文化史竟然要损失掉这么多东西,可见其伟大。

而在他生命最后的几个月,路过金山寺时,写出了“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是他一生被贬、被流放最艰难的几个地方。在他看来,困境就如生命的裂缝,在阳光照进来的地方,他总能抓住机会,绝地反击,活成有趣的样子。

我想这就是我们喜欢他的原因,不一样的东坡。

猜你喜欢

东坡肉美食家黄州
多情最是黄州月
A taste of Jiangnan
大江东去——苏轼的黄州时期
“东坡肉”的由来
大宋国民偶像苏东坡失意黄州——《黄州寒食帖》
美食家忽必烈
看不见的美食家
美味的东坡肉
大美食家
把东坡肉吃上一百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