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校本数据平台建设思路研究

2020-07-26徐小洁

农村农业农民·B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数据平台建设思路高职院校

徐小洁

摘 要:通过了解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现状、分析校本数据平台建设的意义,并试对校本数据平台的建设思路进行研究和探索,为高职院校校本数据平台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数据平台;建设思路

一、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现状

随着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我国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在不断完善,高职院校对于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如校网、院网的网站建设,各类业务专用的管理系统等。随着大量硬件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应用,产生了大量数据,其对高校智能化管理有巨大价值。但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现有数据基础架构和数字化软件系统得不到扩展,导致无法对现有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和保存。因此,需加快由业务系统转变为基础数据的建设,构建以统一数据为应用基础的管理平台系统。可通过统一的数据标准对数据整合处理,最终归纳到数据平台的管理系统,由平台向外界提供可靠、真实的数据,为将来的数据应用和分析提供服务。

(二)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信息数字化系统的不断发展使高职院校的教育信息化水平得到提高。但高职院校校本数据应用功能的建设效果不太明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第一,信息化建设投资中存在偏差。高职院校进行信息化建设投资时会将大量资金投入机器的硬件设施,而忽略了对软件系统平台的建设投资,这是由于硬件设施在投入使用中的成果较明显,见效快。忽略对软件系统平台的建设的最重要原因是软件建设是一个漫长过程,等到硬件建设到位后才发现建设好的软件无法支持,造成资源浪费。

第二,部分高校信息化建设意识淡薄。部分高职院校受传统管理观念影响,没有意识到信息化建设对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作用。信息化建设投资较少,无法真正实现信息化教学和管理,各方面条件影响致使信息资源使用率较低,阻碍了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

第三,信息化建设缺乏整体规划。高职院校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由于缺乏整体设计规划,致使各部门之间的应用系统形成信息孤岛的现象较为严重。虽然各部门之间的系统可以解决本部门的业务需求,但由于缺乏统一的信息数据平台,各部门间的管理系统和数据来源存在差异,容易造成共享数据的重复和缺失,无形中增加了管理成本。

第四,系统软件与高职院校的需求存在差异。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迅速,市面上的软件种类较多,但都与高职院校实际需求存在一定差异。这些软件系统从设计到技术架构的不统一造成录入信息数据的标准不统一,要实现各部门间信息共享有一定难度。目前很多高职院校没有建立起自己的资源数据平台,建立高职院校校本数据平台以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是高职院校需要尽快解决的问题。

二、建设高职院校校本数据平台的意义及原则

(一)建设高职院校校本数据平台的意义

高职院校是一个独立但涉及业务面较广的系统,高职院校校本数据化平台搭建是一个复杂而巨大的工程。高职院校所产生的数据种类较多、涉及的业务范围较广,这就造成高职院校对校本数据平台建设有更高要求:校本数据平台的建设要实现数据来源的统一、共享数据;为人才的培养和教学管理提供数据支持;为高职院校管理工作提供科学、准确的数据支持;实现对校本数据在内部应用系统中能自动生成数据以提供方便快捷的操作模式。同时,还能加快高职院校的信息化建设,为智慧校园建设提供便利条件。因此,应从高职院校实际出发,进行统一、科学规划,确保校本平台成功建设并投入使用。

(二)高职院校校本数据平台的建设原则

实用。校本平台的建设首先要考虑实用性,在此基础上再考虑前瞻性及功能先进性,能切实满足高职院校实际业务工作中对数据的需求。

安全。校本数据平台的建设应严格按照高职院校对信息安全体系的要求进行,应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严格的安全机制,从而保障校本数据平台系统的数据安全、网络安全、应用安全及服务器安全,从而保障业务工作的安全性。

可靠。校本数据平台的建设应满足业务应用得以可靠运行的原则要求,对于平台系统的关键环节,可采用可靠性方案进行软件和硬件资源的设计,保证系统运行过程中的高度可靠。

可扩展。校本数据平台的建设应采用柔性可兼容性的设计方针,要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兼容性,以达到在业务处理过程中实现配置的灵活使用要求。

三、高职院校校本数据平台的建设思路

(一)加大投资建立校本数据平台,以提升高职院校信息化水平

从近几年高职院校数据平台的建设和发展来看,各个院校都在建设自己的信息化系统,数据平台基础建设是数据,这需要有足够的数据作为支撑,但这些都离不开系统建设中所需的硬件和软件设备。首先应从高职院校实际出发,建立实用且安全可靠的数据平台。软件开发的环境建设离不开硬件支撑,在进行系统软件开发的同时首先要考虑到硬件是否支持软件开发。系统的开发不仅要求軟件功能的实现,还要求硬件能全面支持软件的使用,软件和硬件相互配合才能实现校本数据平台的建设目的。

(二)加强高职院校对数据化平台建设的意识

高职院校数据化平台建设的目的是通过数据资源的管理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校本数据平台的建设有利于实现数据支撑的自动化体系,从而为高职院校管理者提供科学、真实的数据信息用于教学质量管理。因此,高职院校要提高校本平台建设理念,通过校本数据平台实现各业务部门之间的数据交互功能,真正实现打通校内现有应用系统之间的信息孤岛,实现教学、科研、管理等多方面的动态数据。只有从根本上重视校本数据平台建设,才能使信息化水平得到提升,从而将录入的数据以信息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要引导全体教职工对校本平台数据信息化的建设意识,重视数据采集、充分认识数据信息的价值,能端正态度及时纠正对数据的错误认识,从而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和教学管理提供更好的发展方向。

(三)对校本数据平台的建设进行整体规划

高职院校的数据多样且复杂,校本平台要结合学校信息化建设需求。由于目前高职院校各业务部系的系统都是独立的,没有经过统一的整体规划,因此校本数据平台建设要进行整体的统一规划。对现有业务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并结合业务部门自身实际需求进行整体规划,实现各业务系统无缝对接。系统的设计要同总体规划保持一致,不仅要考虑实用性,还要利于长远发展。数据录入的标准要统一。将不同业务系统的数据集中存储到数据库里,对现有业务数据及新录入数据按权限实现信息共享。因此,应从数据的采集、储存、分析方面进行数据采集及管理,实现校本平台数据的标准、规范,从根本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四)建立合理、实用的校本数据平台

高职院校各业务部门的系统数据都是独立存在,各自使用独立的资源无法实现共享且交互。建立合理、实用的校本数据平台,要从管理及服务出发做到信息数据共享、数据整合,以实现各部门间系统信息共享。首先,要确保数据源头统一,实现多个业务部门间的业务协同,数据同步,校本平台可设置一定权限,各部门间都可根据自身实际需求查看并提取所需数据,真正实现数据分析及统计的目的。信息共享不仅使校本数据资源得到合理利用,还真正实现了接据平台的合理共享。另外,校本数据平台建设应以实用为出发点进行拓展,从而方便添加新数据。校本数据平台建设要对各种复杂的基础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从而为高职院校领导提供科学、精确的数据信息,发挥校本平台在学校管理、运行及提供决策的重要作用。

结 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数据平台建设应具备存储校内各类数据信息的平台能力,能为高职院校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校本数据平台的建设应结合学校的实际需求,同时还应实现规范的管理及维护能力。

参考文献

[1]高艳平.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数据平台建设实例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9,21(12):110-114+128.

[2]徐娟.高职院校校本数据平台建设思路研究[J].电子商务,2019(11):92-93.

[3]操惊雷.职业院校诊断与改进体系中的校本信息平台设计[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20(04):99-101.

[4]張芦军.供给侧改革视阈下的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构[J].教育现代化,2018,5(22):88-89+105.

基金资助: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2018年校级教学改革立项建设重点项目《基于校本数据平台的高职内部质量诊断与改进实践性研究》。

(作者单位: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数据平台建设思路高职院校
医疗物联网基础平台研究与设计
高校学生工作数据平台的构建和创新长效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