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我的眼
2020-07-26陈上前
作者简介:陈上前,男,笔名静水流深,湖南益阳人,现居广东揭阳,从事教育工作。青年文学家作家理事会广东揭阳分会主席。作品散见于《青年文学家》《揭阳日报》《汕头晚报》《羊城晚报》《湖南散文》《楚风作家》《文学百花苑》《齐鲁文学》《长江诗歌》等报刊或网络平台。
携妻第一次踏足沙漠,就到了敦煌莫高窟这个东西方文化和佛教文化交融的殿堂所在地——鸣沙山。因为行程匆匆,很遗憾未在沙漠露宿,欣赏大漠日出日落那雄奇瑰丽的胜景,所以便不会有“黄沙幕南起,白日落西隅。”“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般的感受。不过鸣沙山还是颠覆了我对沙漠的所有想象:黄沙漠漠,热浪四涌,偶尔驼铃飘过,唱响生命,除此之外,便是一片死寂——鸣沙山不是这样子的,这里游人如织,生气勃勃。我想:这也许是因为鸣沙山的风景太过美丽的缘故吧!
鸣沙山的美首先美在其地理状貌。据《元和郡县志》记载:鸣沙山一名神山,在县南七里,其山积沙为之,峰峦危峭,逾于石山,四周皆为沙垄,其背有如刀削。那如刀锋般划出的漂亮弧线直接天际,在晴空烈日的映照下,有一种难以言说的线条美。其次,美在它神奇的特性。鸣沙山的沙细滑温润,软软款款,人登之即鸣,仿如管弦丝竹被微风轻拂发出的声响,这大概是鸣沙山得名的缘由吧。第三,美在它惊人的恢复力。在鸣沙山,游人无论怎样折腾,流沙经宿吹风,待来日晨起,辄又恢复如旧,沙峰起伏,如绸缎般柔软;覆面平滑,如少女肌肤般细腻,瞧不出任何人为的痕迹,堪称神奇!
当然,让鸣沙山充满美感的还有驼队。看游客坐于驼峰之间,随着骆驼一摇一晃的节奏,颤悠悠地在沙漠中排着长长的队伍行进,既壮观,又像是酒至微醺。驼铃响起,如旷世遗音,绵长悠远,让人情不自禁遥思当年张骞出使西域时的情景,当生命因坚韧而走出迷惘,那该会有一种怎样的狂喜?
岁月是一场不期而遇的深情,每一次遇见都不该辜负。在鸣沙山,最美的遇见还属月牙泉。这一汪泉眼,如一弯新月,涵着那一泓碧清而又略带褐色的泉水,静静地躺在鸣沙山的怀抱中,沙水共生,山泉相依,成就了“沙漠第一泉”这一世界奇观。泉边,水草和芦苇环绕,在微风中摇曳,似在无声诉说着光阴流逝的故事。泉南,依山傍水,建有不少亭台楼阁,寺庙堂馆,因名人题字其上,墨韵悠悠,更加彰显出这里的文化和艺术底蕴。
“风夹沙而飞响,泉映月而无尘。”我曾不止一次地思索,鸣沙山的流沙与月牙泉的泉眼之间仅隔数十米,但数千年来,月牙泉虽遇大风而不被流沙湮没,地处戈壁荒漠而泉水不竭,到底是何因由呢?如果你注意到鸣沙山、月牙泉座落在大漠边城,你的耳边应该会响起西风猎猎,羌笛声声,战马嘶鸣;你的眼前应该会浮现金戈铁马,剑影刀光。“秦時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回顾历史,你会豁然明白,月牙泉之所以亘古不涸,那是燕然未勒征夫思归无望、过尽千帆征妇断肠无眠的眼泪呀!鸣沙山守望着月牙泉,就是在守护历史,诉说老百姓最基本的愿望啊。
如今刀光剑影已随历史远去。敦煌,这个曾经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早成了旅游胜地,月牙泉也成了鸣沙山最美的风景。曾一度,它见证了天地茫茫,黄沙漫漫的苍凉,也见证了驼铃阵阵,烽火连营的历史!如今它更像是鸣沙山的眼睛,鸣沙山因有它更加灵动,更加温情,更富生之意趣!可以想见,在遥远的未来,只要我们重视环境保护,月牙泉这颗眼珠,将会更加明眸善睐,顾盼生辉,把鸣沙山点缀得更加美丽,更富生气!
就在天的那边,很远很远,有美丽的月牙泉,它是天的镜子,沙漠的眼……
愿鸣沙山守护好月牙泉这汪泉眼,让它永远温润清亮,眼波流转,动人迷人!
愿我们内心的河床永远不浊不涸,即使走过岁月的风尘,也依然碧波荡漾,明净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