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产儿致痛性操作的防范性护理干预效果

2020-07-25林淑仪陆卫娟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年13期
关键词:早产儿心率我院

林淑仪 陆卫娟

早产儿因其各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器官功能和适应能力较差,具有较强的刺激敏感性[1]。各种致痛性操作会使早产儿血压升高、心率增快,长期频繁的致痛性操作会降低其适应能力,在以后的成长中出现认知行为障碍、注意力不集中及学习困难等现象,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及人格发育[2]。本研究针对我院早产儿实施的致痛性操作护理进行防范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9—12月我院出生的12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70例,女50例;胎龄29~36周,平均(34.15±1.18)周;出生体质量1000~2500 g,平均(1780±20.58)g;Apgar评分(9.28±0.89)分。120例早产儿住院期间致痛性操作14 139次,每例早产儿住院期间接受疼痛刺激中位数为96(12~532)次,平均每天(6.35±5.01)次,包括足跟采血、动脉采血、经外周动静脉穿刺、口鼻腔吸引、拔除留置针、去除敷料、眼科检查、支气管镜检查、内镜检查等。

1.2 方法 对120例早产儿给予常规的护理基础上实施致痛性操作护理:(1)加强对护理人员操作规范性及疼痛意识的培训。进行侵入性操作时,以早产儿的感受为中心,操作尽量轻柔,严格规范操作,避免随意性,最大限度地减少检查次数及不必要的治疗。(2)改善早产儿的NICU环境。保持早产儿的病房噪声不得大于60 dB,保温箱用布遮盖,在暖箱早产儿给予“鸟巢式”包裹,营造一个类似子宫的生活环境。(3)对于需要多次反复采血的早产儿采用置入静脉或动脉导管的方式,有效降低患儿采血致痛性操作次数,便于随时采血。(4)早产儿体位及抚触护理。在对早产儿进行致痛性操作时,应双手托住早产儿的头部及双脚,使早产儿成屈曲体位,并用柔软被褥卷围成鸟巢形状使早产儿围绕其内,降低早产儿因治疗操作产生的疼痛感。致痛性操作时对早产儿进行适时抚摸、拥抱、肌肤接触、语言安抚能够有效调节早产儿的行为状态,有效减少应激反应。致痛性操作前给予早产儿适当的胎教音乐,稳定早产儿的情绪,改善其血氧指标。(5)对于需要采足跟血的早产儿,操作前喂食蔗糖水,注意蔗糖水必须在24 h内使用,且每日服用不超过8次。

1.3 观察指标 (1)实施前后早产儿静脉穿刺及动脉采血不同时间点疼痛评分采用早产儿疼痛评分表对早产儿疼痛进行评估,包括皱眉、挤眼、鼻唇沟、心率、SaO2、觉醒程度、面部运动7个指标,每个指标分值为0~3分,得分越高说明疼痛度越强[3]。(2)实施前后穿刺操作时不同时间点早产儿呼吸及心率变化情况。心率:每个时间点从开始记录5 s内不同的心率数,得其平均值;呼吸频率:每个时间点从开始根据早产儿的腹式呼吸,计数其30 s内呼吸次数再乘以2得到。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实施前后患儿静脉穿刺及动脉采血不同时间点疼痛评分情况比较 实施后早产儿静脉穿刺及动脉采血后5,10 min时的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防范性护理干预前(P<0.05),见表1。

表1 实施前后早产儿静脉穿刺及动脉采血不同时间点疼痛评分比较(分,

2.2 实施前后早产儿穿刺操作时不同时间点呼吸及心率变化情况比较 实施后早产儿穿刺时及穿刺后2 min的心率及呼吸频率均低于护理前且防范性护理干预前早产儿穿刺时及穿刺后2 min的心率及呼吸频率相对于穿刺前的变化幅度均大于实施后(P<0.05),见表2。

表2 实施前后早产儿穿刺操作时不同时间点呼吸及心率变化情况比较(次

3 讨 论

多次反复疼痛会对新生儿有不良影响主要为由于疼痛引起的内分泌、免疫、植物神经的应激反应,长期刺激主要对婴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及日后行为产生影响[4-6]。早产儿疼痛的原因包括受伤、手术、疾病、医疗操作等,但住院期间影响最多的是操作性疼痛,早产儿反复受到疼痛刺激,会改变其应激调控系统,致使神经系统结构及功能重组,严重妨碍婴儿脑部发育,同时还会改变婴儿的痛觉,出现慢性疼痛综合征、注意力不集中、社交困难及自我调控能力差等行为障碍[7]。因此医学中越来越重视对新生儿的疼痛控制,国外对于新生儿疼痛现状、评估及防范性护理干预的研究报道有很多,但我国对于这方面的研究较晚,缺乏基础性资料及数据[8]。

为了更好地对我院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的疼痛进行干预,本研究对120例早产儿在住院期间致痛性操作共15 239次,平均每天(7.65±5.23)次进行了防范性护理干预。其主要的致痛性操作有足跟采血、动脉采血、经外周动静脉穿刺、口鼻腔吸引、拔除留置针、去除敷料、眼科检查、支气管镜检查、内窥镜检查等操作。实施的致痛性操作防范性护理干预为通过对医护人员操作的规范性及疼痛意识培训,制订优化治疗方案,减少因操作不当及不必要的治疗流程带给婴儿的伤害[9-10]。在治疗期间通过改善早产儿的NICU环境、采用静脉采血、早产儿体位及抚触护理、喂食蔗糖水、母乳喂养等护理措施,有效地缓解婴儿疼痛感及降低身体的应激反应。对于发育较好的早产儿采用母乳喂养,早产儿通过吮吸获得满足感及安全感,有效缓解疼痛,促进早产儿健康快速发育成长。结果显示,实施后早产儿静脉穿刺及动脉采血5,10 min时的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早产儿穿刺时及穿刺后2 min的心率及呼吸频率均低于实施前且对照组早产儿穿刺时及穿刺后2 min的心率及呼吸频率相对于穿刺前的变化幅度均大于实施后。

综上所述,在早产儿治疗期间造成的致痛性操作实施的防范性致痛性操作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早产儿的疼痛,降低早产儿治疗操作中心率及呼吸频率的波动幅度,更有利于早产儿的疾病恢复及快速发育。

猜你喜欢

早产儿心率我院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心率多少才健康
早产儿如何护理及喂养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离心率
离心率相关问题
早产儿长途转诊的护理管理
晚期早产儿轻松哺喂全攻略
探索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解
我院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