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会议更智能
2020-07-24蔺晴
蔺晴
远程视频与远程协作的重要性在特殊时期尤为凸显,企业与各类机构欣然接受了会议办公方式的变革,这样做一方面可减轻繁冗会务对企业资源的占用,更显务实,另一方面也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内容,助推企业全面进入信息化时代,“会”见未来不再只是一句口号。
打造服务生态
一直以来,超过7成的会议场景以本地会议为主,远程会议只是日常会议场景中的一小部分,占比尚不到3成,但这个比例在近年来呈上升趋势。目前从全球来看,视频会议系统最大的市场在欧洲和北美,其次是亚太地区。全球视频会议市场自2012年就保持着7.5%的年增长率,数百亿美元的市场规模仍在扩容。中国视频会议市场规模约占全球市场规模的10%-15%,近几年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2020年中国在線办公行业“战疫”专题数据检测报告》显示,复工期间,中国超1800万家企业采用线上远程办公模式,预计2020年智能移动办公市场规模将达到449亿元。有分析称,未来2-3年视频会议行业将保持20%-30%的增速。
云办公、远程办公、智能办公、视频会议等是2020年的职场热词,作为视频会议最重要的载体和技术实现,视频会议工具大为火热。当传统的纸质办公模式被颠覆,协作型智能会议被广为接受,集投影仪、白板、显示器、音视频平台、音响等会议设备功能于一体的会议平板成为智能会议办公系统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具有远程协同、视频会议等功能的智能会议平板在最近几年受到各方投资者的青睐,原有的行业头部企业之外,华为、TCL、创维、海信等其他领域巨头也已入局智能会议平板市场。相比其他行业,智能会议平板市场逆流而上。
据统计,全球专业会议室数量超过1亿,会议室设备一体化、智能化正在快速推进。会议室智能升级的消费热潮涌来,相关各方或推出新品或抱团施力。“企业智能会议室是一个相对复杂的建设过程,不仅包括视频、音频、数据传输及存储等硬件设备,还包括硬件与软件设备的连接与匹配、后续的调试、安装等履约服务,往往会涉及十几个乃至几十个品牌和技术服务商。对于缺乏强大技术能力和技术资源的中小企业来讲,如果没有一套完整、便捷的解决方案支持,其智能办公的实现则会因成本过高而无法落地。”对此,京东企业购联合联想thinkplus、皓丽、TCL、MAXHUB、newline、捷波朗、森海塞尔、宝利通、缤特力等20余家品牌成立智能会议产业联盟,聚焦智能办公场景,整合软硬件技术、商品专业能力、渠道服务体系等多方资源,为中小企业打造覆盖硬件、软件、安装、服务、云端的一站式解决方案,从而满足中小企业日益增长的智能办公需求。联盟发展的第一期就聚焦金融、教育、制造、互联网四大行业,打造八大会议场景,推出标准化及定制化的灵活智能办公解决方案,助力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远程视频会议服务提供商已经意识到行业快速发展后带来的一些新的核心要求,如视频会议的接入方的数量更多;对弱网的支撑能力要强;能够进行线上、线下以及端云的协同;会议不仅仅是会议,还需要有更多的增值服务功能,比如文档共享、多人批注、多终端信息服务无缝流转、会议纪要自动生成等。
效率与安全并重
效率是会议办公的第一要义。有连锁机构的企业在采用视频会议方式后表示,“会议平板解决了我们不能出差开会的问题,现在通过会议平板,就能达到专业音视频会议设备‘面对面般的沟通体验,但部署及操作更简单便利。效率提升了,同时差旅费也省了,此外,在日常会议中,通过会议平板无线投屏、白板书写等功能,让本地开会的效率大大提升。”
在视频会议市场中,一般可根据各厂家的产品类型分为软件视频会议厂商和硬件视频会议厂商,两者的融合度在增加。视频会议解决了差异化环境下的沟通效率问题,但安全问题随之而来,外网、公网环境显然更加复杂,这让视频会议的安全技术要求变得更高,近段时间,不少视频会议APP都被爆出出现信息安全问题。随着视频会议的使用场景更加广泛,视频会议行业面临的风险压力倍增,其中大型视频会议厂商面临的互联网风险更为严重。专家指出,“从安全漏洞统计来看,小型视频会议厂商受网络安全风险威胁相对较小。”
数据显示,60%的视频会议厂商使用了公有云服务,云服务在视频会议行业整体互联网服务中占比较高。如何保证大规模、全场景、社会化的视频会议顺利、安全执行,安全技术是视频会议供应链条的重要一环,相关企业需要提供具有多元安全性能的服务方案。然而火热的市场让相当多的企业(包括业内头部企业)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产品与技术创新上,对平台安全性和隐私保护投入不足,未达期望。
而且,困扰诸多行业的差异化服务同样是视频会议领域的待解难题,业界专家强调,“技术是通用的,但是业务是差异化的。将通用的技术与差异化的业务整合,就构成了行业性的专家服务。疫情期间,云办公、云教学、云开会等场景应用大增,但都表现出传统视频会议应用对特定业务的针对性、深入性不足问题,场景能力过于浅显,即传统开会模式不够用了,如何解决事关后疫情时代,该领域需求降低后的市场走向与企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