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个来如春梦,去似朝云的故事

2020-07-24陶玉山

走向世界 2020年21期
关键词:格非曲子悬念

陶玉山

作为23岁就在权威的双月刊《收获》发表成名作中篇小说《迷舟》的格非,一直以“叙述空缺”而闻名于先锋作家中。从20世纪八十年代到今天,他的“结构现代,文辞雅致”特点显现无遗,从而赢得了無数读者的青睐关注。2019年推出的长篇新作《月落荒寺》完美地延续了这种风格,自始至终氤氲着的那股悬念带来的神秘气息紧紧缠绕着读者,让人欲罢不能。读完,不但没有解了谜一样长舒口气,反而深深地陷入小说的情节中无法自拔……

《月落荒寺》给我们讲述描绘了一个中年知识分子和他周边人的故事。小说情节主要围绕哲学系教授林宜生的家庭、朋友的情感世界展开。从某种意义上说,知识分子是时代精神的象征,他们的精神状况反映了时代的精神症候。作为大学教授的格非,以哲学系教授林宜生为小说主人公,可以说是轻车熟路至极。

标题《月落荒寺》是大作曲家德彪西钢琴作品《意象集2》中的一首主要曲子。这首具有东方禅意的名作一开始就通过舒缓的“钟声”将整部作品导向庙宇、古寺等特殊场所,随后的旋律给人一种寂静、朦胧的感觉,让人在聆听欣赏中不由自主地会产生对曼妙月色的幻想憧憬,余音袅袅,绕梁三日,挥之不去、使人听此凋朱颜,身不由己;地感叹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一次回眸,岁月更成了风景。当所有的浮华消失无痕,剩下的才是真实的你自己。格非用这首曲子作为标题,其用意寓意可想而知。读完整部小说,掉头回顾,不能不赞叹作家的用心良苦到了绝妙至极的地步……

小说的最大悬念就是林宜生和楚云的聚散离合。在阅读中,我们时常会产生悬念带有既重又轻的奇特感觉。说到底,这种感觉的由来既是在于主人公人物形象的刻画与周围生活的微妙疏离,也在于叙述语言和视角的书生气。这种疏离和书生气藕断丝连一样支撑着故事本身的悬疑神秘,使得《月落荒寺》这首曲子时常会在不经意中响彻回荡在耳边,成为故事最好的衬托背景,让故事告诉我们的那些庸常的感情纠结、父子冲突、生活八卦等笼罩在若隐若现的气息中,不知何时会渲染熏陶我们的心境,使得我们有时不得不停下阅读的速度,怀着一种难以形容的心理重新审视我们对人生、对生活的感悟……

作者不仅安排布局整篇小说匠心独运,微妙跌宕,就是给女主人公起名字也是别有用意。楚云的意思就是“楚云易散,覆水难收”,即使愚笨如我的读者也会在第一时间感觉到这个故事的结局绝对不是花好月圆,皆大欢喜的。在中国人心中,人世间最无可奈何的词语,就是“命中注定”。作为被父母遗弃、被人收养的楚云似乎一出生就注定一生不会安逸平安,更与幸福无缘。无论她怎么努力,怎么进取,怎么才华横溢,一切都是徒劳。让人在阅读中时常会联想到许多,时常会感叹你永远无法理解,为了让自己的生活充满乐趣,我们付出了多大努力,而最终还是与乐趣隔海相望不相闻。正所谓: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其个中滋味,真得是欲说还休,欲说还休……悄合上书卷,闭上眼睛,心里默默念叨:别难过,世间都是这样的,不管做到哪里,总会有令人失望、叫人怒不可遏的事情。尽管世事无常,不如意事常八九,可是我们仍要义无反顾地昂首前行。因为我们别无选择,更因为“存在是我们的职责,哪怕只是短短的一瞬”(歌德语)。

顺畅的文笔,精炼的语言,中国古典文学的白描,余音绕梁的韵味,与西方小说的细腻或者节制的幽默有机交织为一体,言有尽而意无穷,读起来不仅不是那么吃力,反而非常容易沉浸进去,融入到作者精心营造的那些情节、意象和场景中,亲自体味人物的心境和文字背后的寓意。悬念制造了足够的叙述动力,情节人物性格的了解也没有遇到坚固的障碍。各种悬念蕴含着不同的分量,其中最大的无疑就是林宜生和楚云的聚散离合。虽然深谙生活中的一一切“得之我幸,失之我命”,还是不忍释卷,是内心深处无限渴望他们俩终成眷属……

假使如今不是梦,能长于梦几多时。默默念着莎士比亚的名句:“凡是过去,皆为序章”,慢慢合上最后一页,烟霞散尽,曲终人走,来如春梦,去似朝云的楚云的行踪仍在脑海中翻来覆去地飘荡,如梦如幻,如泣如诉……

猜你喜欢

格非曲子悬念
柴可夫斯基的曲子有什么魔力?
主持人语:吴义勤 陈培浩
巧设悬念增魅力
普京记者会留下最大悬念
有风吹过
吹曲子
公园那边有人在吹萨克斯
智英赛:曹岩磊爆冷破断王林娜加冕无悬念
我就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