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桃李满天下 砥砺逐梦想

2020-07-24范小琴

陕西文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老师

有一位原籍华县、名为李瑞礼的英语老师,是合阳县教育风物志里最为耀眼的一颗明珠,是振兴乡村教育、传道授业解惑的魅力人物!至今,每谈及李瑞礼,人们总是这样说:“瑞礼巨擘耳,犹为谈者资!”“其言大行,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

陕西省合阳县的教育很早便闻名三秦。而地处合阳南端的黑池中学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亦是红遍全省的赫赫有名的乡下高中,是三秦大地教育界的一面格外耀眼的旗帜。

尽管,李瑞礼老师一直感恩感喟:“没有县政府以及学校校长等领导班子大力支持、齐心扶持、没有广大师生的颗颗红心在非常艰苦环境下淬炼成钢、拧成一股子地团结奋进,我个人是什么也干不成的!人们说学生要感恩老师,我要说老师也要感恩学生!我感恩自己遇到了好校长好同事好学生!(笔者第一次听到老师也要感恩学生的话)!黑池中学的辉煌是集体的力量精诚、团结、合作的结果。没有杨增祥校长等一班人的正确领导,没有各包班组老师在艰苦条件下辛勤无私的奉献,没有学生的刻苦努力、吃苦精神,没有县政府领导和社会各阶层,包括家长的鼎力支持,一切都无从谈起。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独木难撑大厦。杨增祥校长、雷振兴书记、高耀奇校长、方逢安校长、党进贤老校长、王兴土老校长、雷海潮、雷鸣、王百均、王金山、关文智、鲁根生、宋石磊、李昌茂、王泉生、王天贵、党炳哲、闫贵生、马德顺、宋颖慧、徐郝林、董敏学、孙育文、孙崇录、雷保民、孙涛、雷勇斌、范智远等老师和员工都是黑池中学的功臣,他们都应当永远雕刻在黑池中学的荣誉柱上!”

多么坦诚真挚的话语啊!但的确,这是老师内心世界的真实表达。

现今,黑池中学虽则迁校,但是,这丝毫不影响当初的盛名远播、彪炳史册。

少华苍苍,渭水泱泱;恩师之风,山高水长。

李老师今年七十六岁了,依旧是高高瘦瘦风趣幽默的样子,听他的声音沐他的气场,仍就是正能量满满、求真务实;魅力风趣、童真不减、性情中人,总有着令你挖掘靠近、欲要了解的欲望……

为中华崛起而努力读书

1945年农历11月24日,李瑞礼出生于华县金惠乡李崖村的一户贫苦人家,他一直爱说他是十亩地里一根苗!

不妨听听李老师的口述:我在北京师范上大学时,国家供给我每月15元5角钱的生活费,还有2元的补助金,那时候钱也值钱得很,我自己根本花不完,时常还能给家里补贴一点。毕竟那个时代的乡下都穷,我是1962年上高塘中学初中部,当时学校分配来一位名为赵子厚的老师,高塘人,曾经是旧时一位高官的翻译,虽瘦弱而师心不坠,对学生爱护有加。赵老师很喜欢我。一次我有病在家未曾上学去。赵老师闻听,拖着瘦弱身子,翻塬涉河,从高塘步行十多里路到金惠乡李崖村我家里来探视我,至今记忆犹新,未敢忘怀。

赵老师英语功底深厚,讲一口纯正的伦敦语。他一直担任我们中学阶段六年的英语课教学,使我打下比较扎实的英语基础。

喜欢英语课的同时,我其实还喜欢的是语文课。我的中学阶段的语文老师中,对我印象最深的是张鼎轩老师。他曾任蒲城尧山中学校长,后调任华县高塘中学教语文课。

张老师是大个子,戴一副双光眼镜,成天黑着一张脸,少见笑容。但他对学生要求特别严格。我记得他让我每次作文必须面交他。他一翻看,不满意,就扔到地上,我不敢吭声,拾起作文本就走,回去重写,再面交,直到满意为止。张老师多次读的范文,其中不少是我的,而我每次作文分数都比其他同学低。正是张老师的严苛,才使我打下良好的语文功底。这位从不苟言笑的恩师,在毕业前不久,在学校红院走廊上见到我,说了句“瑞礼,你不能只抓学习不爱惜身体,你也要注意身体健康啊!”我感动得流下了眼泪。我特别爱好古文。我翻译成现代文的先秦两汉明清的文言文名篇书稿就有一尺多厚。

笔者按: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治学精神?这是中国古人十年坐冷板凳的精神,是传说中大英图书馆第一“坐霸”马克思把座位下的水泥地磨出脚印的精神。

正是:“藨蓘致功,必有丰殷!”

而这样严谨的治学精神,直接来源于李瑞礼对学问的热爱与投入。

言归正传,请听李老师口述:

毕业后上大学到工作,我每次回华县,必去探望张、赵二位老师。直到他们去世。有一年春节前,我从合阳回华县去看望张老师,一进门,喊一声“张老师”,他老人家翻身下炕,张落给我倒水。牛师母笑着说:“老头病了一冬了,好多天没下过炕。你一来,他病都好了。”我还记得张老师八十大寿时,来了好多他各地的学生,大都是有成就,有名望的人士。寿宴在华县新华饭店举办。家里人和客人催促张老师从家里出发,张老师说:“瑞礼不来我不走。”可见我们师徒情深。

其实那次祝寿,我是和几个同学去取制作的寿扁,故而迟到了一步。

还有一件事情,上小学第一天,发了新书,我放学回家,手提着语文书的书皮,结果把书皮撕掉了。父亲十分生气,晚上罚我头上顶个小板凳,跪在正在纺线的母亲面前思过,直到母亲睡觉为止。

笔者按:此情此景不正如欧阳修娘亲教“画荻”训贤郎之典么!

父亲年幼时家境贫寒,上不起学,他把自己的遗憾悄悄埋在心底,总希望孩子能够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学习。他说学习好光靠聪明不行,非下苦功夫不可。记得冬季周六回家,母亲把炕烧得热乎乎的。可我总是在厦房里学习。父母睡了一觉醒来,我还在学习,冻得又跺脚,又搓手。父亲又心疼了,他强硬吹了煤油灯,把我拉去睡。此情此景,至今记忆犹新。

至于中学得奖,实在不值一提。我是学校学生会文体部部长,毕业那年还在演戏,呵呵。

“云路鹏程九万里,雪窗萤火二十年!”“得胜归来喜笑浓,气昂昂,志卷长虹,饮千钟,满面春风!”中学毕业的李瑞礼鲤跃龙门海天阔,虎啸云端山川摇。

伊甸园里的美丽一瞥

1965年李瑞禮以非常优异的成绩自高塘中学考进北京师范大学英语系。但他的理想是北大!到了北京以后,他才知道其实他的高考分数远远超过了北大的录分线,不过,国家需要大批的英语教师,就把高考总分高并且英语分数高的学生(尽管他的总分很高完全可以进入北大)录取到北师大了,而当时北师大录取他们的主旨是给高校培养英语教师的,如此阴差阳错,他成为了一名北师大英语系的佼佼者。

一入大学,李瑞礼就积极报名参加了学校文工团,期间还和同学们演出过话剧《野营路上》《青春之歌》等剧目。1966年五四青年节,在北京工人体育场参加大型中日青年大联欢晚会上,李瑞礼担任大合唱的男高音主唱。

才华如江、聪颖率性,又极富艺术天赋、高大帅气的李瑞礼,除了皮肤黝黑,几无缺点,恰恰是这“黝黑”耽搁了一位大使馆外交才子的呼啸云端,却在日后成为了黑池人民的“荆璞美玉福宝贝”!

下面这是李瑞礼老师北师大的同班同学、现为北师大副教授的贾元科老师写的一个回忆片段的一部分,那次生死一线救火中,李瑞礼同学荣立三等功。“心有余悸那场火!”

记得那是在1969年初冬。我校外语系师生在东方红炼油厂学工。一天下午,一名电焊工操作失误导致大油罐起火。国家财产、人民的生命危在瞬间。

其时外语系师生们正在开会。听到爆炸声,火光就是命令,师生们和军宣队解放军、工宣队师傅们冲出会场,直奔大油罐拼命跑去,在消防车到达之前就快速赶到失火现场。四班的李瑞礼同学一马当先,呼喊着,向油罐顶上冲,冲,冲。此时他眼里只有火,只有快快扑灭火龙的念头,心里只有冲上去一个念头,压根忘了自己是独子,家里父母早已年迈……

消防车呼叫着赶到了。消防员接通水源,举起喷枪,水压火势,火渐渐地没了威风,终于被扑灭了。庆功会上,大家被表彰,如果没记错的话,李瑞礼同学荣立了三等功,被老师和同学们举得好高,宠爱喧天……

还真的不敢想象啊!试想:假如油罐爆炸,那么,冲在最前面的李瑞礼同学将会第一个着火牺牲,人间将会多了一位大无畏英勇悲壮的烈士,却没有了华洽两地千千万万学子的锦绣前程……

殷勤传播知识的火种

一年一届“长征路”,莘莘学子战犹酣。昏黄池水孕红榜,“黑池中学”盛名传!英语教师李瑞礼,教育明星传万里。烛光照耀启懵懂,八月频频“鹿鸣宴”!

1979年开始,在黑池初中校长王通运老师、李瑞礼老师以及黑池高中校长杨增祥老师之三方商榷、英明决策下,李瑞礼老师在黑池高中办起了英语教师培训班(那时候根本没有啥补助的,就是额外的他非常挚爱的一份殷勤传播知识火种的神圣的工作)。为初中高中培养了一大批一大批英语教师,不遗余力传播英语知识的火种,他那知识的光华发散到需要的每个乡村学校的各个角落,犹如苏东坡之当年在海南岛启悟懵懂、点燃知识的火把,石光迸火,惠及南岛,功在千秋……

他把一个个学生高中红榜的成功当成自己的成功,这也是一个教师最崇高的使命感所在。出于这样的使命感,李瑞礼老师发出豪言壮语说:“黑池虽然贫穷落后苦焦,但这里的学生和家长需要我,我宁愿过着贫穷的生活,也绝不会辜负黑池人民对我的信任和期盼!”这是他的肺腑心声,也是他的座右銘。

原黑池初中校长、文化局副局长王通运老师掷地有声地讲:李瑞礼老师和我是肩膀弟兄,我比他小一岁,但我对李瑞礼老师非常崇拜!!他是合阳县南马、黑、新地区人民的宝贝、瑰宝啊!活宝(他加重语气眼睛放光非常喜爱的盛赞口气)啊!!

其实,瑞礼在文学艺术以及后来舍弃繁华高薪聘请,坚持扎根黑池的教授英语方面的成就,乃至成为教育巨擘,是置个人利益于度外,舍小家而顾大家,挣脱“熙熙攘攘,皆为利往”的束缚,不事取巧趋势,反而以播洒知识火种为己任,以矻矻奉献为风骨,使“明珠加磨莹之功,荆璞发採琢之荣!”为黑池地区整个儿文化经济的繁荣、为改变无数农家弟子的命运做出的任何人无法替代的巨大贡献。他是寒家出身,不是豪门出身(语气强烈声音大),是穷人家庭出身,他单纯,道德基础好,他也不嫌弃农村不嫌弃农民,扎根黑池,他教书非常认真,夙夜勤厉,功绩甚美。

听王老师讲到这儿,我不由想起李老师告诉我的他和爱人王菊梅老师柔美缱绻的情爱故事:

“我是1972年秋与妻子菊梅订婚,当年冬天即春节前一日与其完婚。她是华州柳枝镇人。因此我自拟自书大门婚联:‘柳枝轻摇送秋菊,瑞雪漫舞迎冬梅婚后曾赠妻几首:古诗云:‘浮世三千,吾爱有三。日、月、卿。日为朝,月为暮,卿为朝朝暮暮。‘亲卿爱卿,是以卿卿;吾不卿卿,谁配卿卿!‘双心一意共徊翔,吐情寄君君莫忘!”李老师的爱妻宠妻之柔情溢于言表,真乃情意缠绵、性情中人的饱学之士大才子!

乌鸦反哺回馈桑梓

上世纪的八十年代中叶,即1986年的7月19日这天,对黑池地区的人民群众及无数学子来说,是极其不情愿的日子!人们的心情低落暗淡而又无可奈何!黑池人民的瑰宝李瑞礼老师就要返回家乡华县工作了。大家的心里都不是滋味,座谈会上,黑池中学的领导和教师争相发言,忍泪失声,表达对李瑞礼老师的不舍、崇拜、敬意及爱戴,有好多同事本身就是他的学生啊!朝夕相处、声气相投、熬夜刻蜡板、给学生印题卷、烤红薯、饮池水、同呼吸、共克时艰十几年挚爱的领导同事,一旦要分开,还真的令双方都心酸难过、唏嘘不已!人们在依依不舍、涕泗滂沱的泪水中和他们夫妇话别,只见李瑞礼老师用双手揩掉腮边的泪水,代之以洒脱豁达富有磁性魅力的语气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华洽共婵娟!”听他之乐观豪气里难掩的不舍,以及富有真性情的浪漫情怀,人们惟有以“隔千里兮共明月”来奔着他的浪漫情怀自慰自安了……

李瑞礼老师携爱人王菊梅老师恋恋不舍地离开了他们为之奉献付出了15载青春年华的黑池中学,而随着华县王县长及教育局一干人等怀着实现“乌鸦反哺、回馈桑梓”的伟大抱负,“登车揽辔、雄心不减”驶回了故乡华县。

辽鹤归来,别有一番滋味漫心头……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5年的黑池奉献岁月已经深深凝结沉淀在他的心房,亦是他一生里最为珍贵辉煌的里程碑,成为记忆中一笔丰厚永恒的财富。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

李瑞礼老师自1990年3月至1999年8月担任咸林中学校长,已经卸任20年了,可是,他当年率领全体师生创造的咸中辉煌、徽声善誉,至今为人们津津乐道,虽时过境迁,仍赞声溢耳。正如:“人过留名雁过留声。”

原咸中政教主任李波老师深情回忆道:李校长为了教师的事情,像教师家属的工作、教师的职称评定等等,他就是屡屡跑上级单位、磨破嘴皮子、踏破人家门槛也要把教师的这些关乎每个人切身利益的事情办下来,而为他爱人的工作他却脸面金贵,不愿求人,纵使书记县长许诺过的他也不愿意张口。正是:“安贫乐道,清高恬泊;德行卓绝,海内无偶;不贪富贵,不好仕宦”也!

2008年华县遭遇百年不遇的洪水灾难,温家宝总理曾赶赴华县灾区慰问。

纵使身负原咸中校长、原人大副主任身份的李瑞礼同志已经退休,到了颐养天年、含饴弄孙的年龄,但是,在无情肆虐的洪水灾难面前,一向正直正义、勇于担当的李瑞礼同志怎么能在家里坐住享福。他应命和县委王民才副书记一起负责守护赤水河一带,由于身负天职、敬业不怠,他们负责坚守的区域未出纰漏,李老师还被上级部门评为“渭南市抗洪救灾先进个人”!

正如李老师所赋心声:“不负组织压重担,筑铁壁,立铜墙;为保家国齐心力,看我辈,战洪殇!”

与时俱进宝刀不老

李瑞礼老师千万门生弟子恐怕都已知道:2019年的10月8号这天,由合阳《金水文学》平台隆重推出了一篇4000多字的励志文章《青春无悔》,这篇文章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就获得16000的点击率!这是怎样的轰动效应啊!千万学子难忘师德、怀旧感恩,多年来沉淀的感恩戴德的悠悠情愫得以在《青春无悔》里得到散发、倾泻及弘扬。

“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桃李情怀满天下,莫负韶华逐梦行!”全国优秀教师李瑞礼老师是真正无愧于我们时代的典范楷模。李老师一生扎根于三秦乡村教育沃土,以渊博的才学,开启了乡村学子的文明之旅,用深情的目光,注视着苗圃中每一株桃李,在这篇热土上播洒甘霖,润泽大地;他不仅仅是同龄人中的翘楚,更是千万学子心中永远崇仰的高山!

作者简介:范小琴,女,合阳作协会员,有文字在纯文学平台发表。

猜你喜欢

老师
老师,我总是想起你
好特别的老师
“制定”和“制订”
老师都做过哪些糗事等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追老师
请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