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策略分析

2020-07-24杨小平

内蒙古教育·理论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杨小平

摘 要:阅读这项综合性的学习活动,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增长知识;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够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培养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20)04C-0112-02

当前,高考语文阅读题型越来越灵活,这就对学生的阅读基本功以及思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将“钻”和“浮”结合起来,矫正语文阅读教学目标,尊重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引导他们进行创造性地阅读,以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

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问题

(一)语文阅读目标偏离

明确的语文阅读目标,在教学中会起到引领的作用,能够有效引导课堂活动朝着目标方向发展,让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实现这一目标,这才是有效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然而,现实情况并非如此,许多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并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或者目标发生偏离,一味地强调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忽略了对学生阅读学习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阅读教学目标制订得模糊或者过于宽泛,在实际的阅读教学过程中会缺乏方向的引领,教师也不知道选择怎样的方法来进行阅读指导,学生在信马由缰的课堂上无目的地阅读,阻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更有甚者,部分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没有遵循新课程标准,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展开阅读教学,导致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出现低效甚至无效的结果。

(二)语文阅读深度不够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为了提高自己所在班级的升学率,教师会进行大量的理论知识讲授,让学生做大量的应试训练,生怕自己懈怠成绩就落后了。这导致学生的阅读时间大大减少,阅读量不足。在阅读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只是局限文本阅读的层面,自己并没有深入理解文本,更没有引导学生去理解与把握文本阅读。相反,为了让学生在高考中稳妥地得分,教师只是以答案的形式向学生讲授内容。

(三)学生阅读能力不足

当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面临的最大问题是阅读时间少、阅读量不够、阅读能力不足。阅读时间少,阅读能力的培养只是一句空话。再加上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并没有改变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模式,满堂讲解,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致使学生感觉阅读教学枯燥乏味,缺少自主思考与质疑的时间,学生的自主阅读、个性化阅读、合作探究学习也比较少,严重阻碍了对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

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阅读和写作一样,都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加强语文阅读教学,能够促进学生阅读水平与能力的提高,学生在阅读中也可以近距离地与作者对话,从而使自己的思维得到拓展,视野得到开阔,培养自身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当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种种弊端,教师在了解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后,应深入钻研原因所在,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丰富多彩的阅读模式,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阅读素养的提高。

(一)正确把握高中语文阅读标准

在现代语文课程改革背景下,正确把握高中语文阅读标准,能够为语文阅读教学的开展提供依据。

将阅读标准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在选择教学资料时,教师需要依据语文阅读标准进行。教师在此基础上制订出明确的教学内容,并对其进行适当的规划和改变。同时,采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教学方式,如可以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播放朗诵音频、电影视频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尊重学生的阅读体悟

1.问题式阅读。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面对的群体是一群16~18岁的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独立阅读与思考的能力。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无需像小学阶段、初中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一样,全篇朗读讲解,而是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使其形成一套自己的阅读习惯。如在教学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教师在课前可以向学生提问:荷塘上的月色、月下的荷塘是什么样的?作者在文中运用哪些写作方法来描写,然后要求学生针对性地讨论与回答。

2.点评式阅读。

我国许多文人志士都是通过阅读和鉴赏的点评式阅读方法,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与经验,他们十分注重对作者与作品的探究过程,强调阅读作品的过程和体验。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必让学生根据语文课程的“文本预设”来进行阅读,而是让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或学习需求进行阅读。如在高中语文专题“乡关何处”与“漂泊的旅人”中,该板块中的四个部分便是点评式阅读,教师在点评中着重于对阅读方法的渗透,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并应用在语文课文的评点与解读中,要发挥学生的主动学习作用,促进学生多角度地涉及阅读内容,选择精读、略读的方式,提高阅读能力。

(三)深化阅读教学内容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实现对文本作品的理性认识。因此,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绝不能仅仅局限于文本的层面上,而是要注重学生对阅读文本的思想感情、文章意旨的理解与把握,让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特色,并将其运用在写作中。

具体来说,通过多元化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引导学生多问“为什么”,不断深化高中语文阅读内容。如在教学鲁迅先生的《为了忘却的纪念》一文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是想忘却什么?纪念什么?既然要忘却为什么还要纪念呢?忘却、纪念本身是一个矛盾体,难道是真的矛盾吗?针对这些问题,笔者组织学生进行了讨论。有的学生说,题目为“为了忘却的纪念”,是作者在愤怒情绪下的一种反语,其真实的含义不是“忘却”;有的学生说,这个题目表现了作者对爱国学生的哀悼,对反动势力的谴责;还有的学生说,鲁迅先生纪念的是爱国学生,而想忘却的就是由此产生的悲哀情绪。这些答案看来都有道理,但是哪个是最符合作者的本意呢?于是教师让学生阅读课文中这段文字“……至今没有停止, 我很想借此算是竦身一摇,将悲哀摆脱,给自己轻松一下, 照直说,就是我倒要将他们忘却了。” 由此分析,学生提出的鲁迅先生写文章纪念爱国学生的目的是为了摆脱悲哀,是符合作者本意的答案。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忘却悲哀以写文纪念的方式,难道这是作者真正的目的吗?”从而在课堂上掀起了又一轮探究高潮,让学生在探究中理解文本意旨,促进学生对文本更深层次的理解。

(四)优化语文阅读形式

语文阅读教学不是一项简单的教学活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给予必要的阅读指导,优化学生的阅读形式,引导学生进入更高的阅读层次,以促进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

1.分文本阅读指导。

不同的文本类型,教师给予的阅读指导也应不同。比如古诗文类文本,先要借助工具书扫清阅读障碍,接着结合作者生平经历、创作背景理解古詩文的内容;论述类文本阅读,重点引导学生把握文章观点的科学性和思想的深刻性;文学作品类阅读,引导学生理解作品,注重他们的主观情感体验。

2.个性化阅读指导。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从不同的角度对文本进行解读、评价、质疑,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如在学习《项羽之死》一文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对项羽这个人物进行个性化评析。许多学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或积极肯定,或扼腕叹息。当然,只要学生表达得有理有据,教师都应该予以肯定。

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阅读教学一直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无论是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还是情感的体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面对当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低效的局面,教师应该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从学生的特点与语文阅读标准出发,明确阅读教学目标,尊重学生的阅读体悟,深化语文阅读内容,优化语文阅读方法,重视课外阅读积累,进而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车瑞华.浅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切入点[J]. 西部素质教育 ,2017,(19).

[2]陈玉水.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阅读思维能力的培养[J].黑河教育,2017,(12).

[3]乔素萍.探析高中语文阅读能力提高的有效途径[J].才智,2017,(5).

[4]刘晓颖.高中语文阅读体验教学及其有效性实践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6).

[5]董卫国.高中语文阅读课堂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1).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