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应急采购思考
2020-07-24王贵志
王贵志
摘要:通过分析装备应急采购的特点和规律,梳理装备应急采购存在的矛盾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装备;应急采购;军事代表
装备应急采购是指国家在紧急状态下,为满足作战部队对装备的需求,保持和提升部队的作战能力,所进行的科研生产动员、装备研制、改型、改装、补充订购以及技术服务等一系列活动。所谓紧急状态,一般是指国家遭遇严重自然灾害或处置突发事件需要动用部队和国家发布战争动员令宣布进入战争状态的情况。因此,应急状态下军队需对装备采购活动全过程进行严密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管理活动,以保障应急采购任务的顺利完成。
1装备应急采购特点和规律
装备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其采购不同于一般商品的采购,因此装备应急采购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1.1时间紧、任务重
装备应急采购任务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和责任性,往往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由于战争或其他紧急状态的突发性和规模、强度的不确定性,要求在较短的时间内扩大装备采购的数量和品型,或具备满足需求的生产能力。装备应急采购从紧急需求的提出、采购计划的下达,到生产的准备与实施、成品验收与交付,要求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过了该时间节点,便不再具有其原先既定的特殊使用价植。因而军事装备应急采购的紧迫性、针对性强,而且重点突出,数量巨大。有时采购需求甚至大大超过了生产能力。
1.2程序简洁
应急采购紧迫性的客观要求必須简化采购的程序,注重灵活性和快捷性。其合同订立方式、合同格式,以及军事代表实施军检验收、处理质量问题的程序和方式都可能采取十分简化的方式。例如,招投标可能就不适用于装备应急采购,复杂的装备合同文本可能要简化为格式合同,军事代表的过程监督检查可能减少,而采用最终的成品验收等。
1.3装备技术状态复杂
装备应急采购中,新研制装备通常较多。正是由于战争紧迫性的客观要求,新装备往往刚定型就立刻转入大批量生产。有时为了争取时间,有的装备甚至刚刚完成验证性试验,其定型试验和首批投产就开始同步进行。在这种情况下,生产工艺尚不稳定,操作人员还不熟练,技术状态也未固化,甚至定型试验可能会出现颠覆性问题。这些都给装备应急采购项目带来了诸多不确定的因素。
2装备应急采购存在的矛盾问题
2.1 应急采购体系和政策法规尚不健全
装备采购管理机构及其职能分工是按照预定的规划计划要求设置的,针对应急采购的高效性、及时性、准确性的特殊要求,目前我军并没有建立起应急采购的专门机构,导致应急采购缺乏必要的实施主体。尽管《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采购条例》中指出:在紧急情况下,总装备部可以制定装备应急采购计划。装备应急采购计划可以越级下达,但事后应当向有关部门通告,并补办相应手续。这样的表述较为笼统,没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必须高度重视应急采购的特殊性,完善体系和政策法规建设。
2.2军事代表检验验收工作存在漏洞
通常情况下,装备采取竞争性采购的方式进行。由于应急采购有其特殊性,采购程序上作了简化处理。如某单位2017年接到上级任务通知,急需采购某型电池,某民营企业正好研制出了此型产品实物,各项战技指标也满足军方要求,通过了应急性采购程序,但未进行军方试验定型,技术指标也可能没有完全固化,未编制检验验收细则。加之,由于时间要求的紧迫性,采购合同一般为事后补签,经费结算周期长,装备承制单位积极性不高。同时,军事代表检验验收工作只能按照技术状态确认的方式进行,产品的质量及可靠性难以完全满足要求,大大增加了产品的质量风险和军事代表的责任风险,存在严重的监管漏洞。
2.3平战结合演练少,缺乏经验
20世纪80年代,我军就开始了武器装备全寿命管理的研究。由于思想认识上的不统一,缺乏武器装备采购管理改革的紧迫感,收效不大。相应的应急采购的研究更是严重滞后。20世纪90年代前,我军装备建设本着“多研制少装备”的指导思想,各类装备的订货量较少,同时从1979年后,我军没有经历真正意义上的实战考核。
十八大以来,备战打赢意识日趋强烈,但是无论演习规模还是演习装备都极为有限,并且军事演习由于时间短,又是在本土实施,预先安排,总让人有种“弹药打不完”的观念,所以并没有涉及到应急采购的深层次问题。原有的装备应急采购机制存在的问题很少有机会暴露,缺乏足够的实践检验。由于没有从更高层次认识到装备应急采购的迫切性,缺乏危机意识,缺失全面考核装备应急采购机制的机会,导致了应急采购的理论研究相对滞后,实践经验较少。
3装备应急采购管理重点及对策
3.1加强制度建设
要保证应急状态下装备采购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高度重视制度建设,尽快理顺、完善相关法规制度,使各种因素在受控范围之内;明确国防和装备动员的地位和作用、动员方式和程序、职能划分等问题;确立军品合同优先履行,满足军事斗争准备急需的原则和实施方案;明确规定对各种重要战略储备物资的品种、数量、质量和管理办法、处置权限;明确应急状况下对民品、民用技术及人员的征用程序和相关要求确保在应急状态时能有效组织,并迅速为部队提供急需装备。
3.2减少应急采购管理层次,提高采购时效
未来战争信息技术含量高,时效性强,这就要求快速、高效地实现装备采购供给。而平时金字塔式装备采购管理结构信息流程长、中间环节多,远远满足不了信息化战争的时效性要求。提高采购时效的关键路径是将管理结构调整为扁平网状结构,减少指挥层级,拓宽指挥幅度,提高指挥效率。通过减少环节,从而确保决策、指令传递迅速快捷,组织落实及时有效,为应急装备应急采购赢取时间优势。
3.3准确把握需求动态
实时关注情况的发展变化,及时收集、汇总、分析相关信息,以便准确判断、确定装备应急需求,为装备应急采购计划决策提供强有力支持。一是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及时和上级指挥机构、装备使用部队沟通,及时和承担应急采购任务的装备承制单位以及技术支援队伍沟通,充分了解情况、广泛地搜集各种相关信息,密切关注战争等应急情况的变化。二是跟踪情况发展变化,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实时调整装备应急采购计划。根据战争的发展变化和部队作战的需求,及时、果断地对计划决策进行相应的调整完善,及时调整保障的重点和顺序,同时采取一切行之有效的措施,确保部队作战需求。
3.4制定军代表机构和装备承制单位应急采购规范
作为应急采购行为的具体执行主体,军代表机构的地位与作用极为重要,需要明确应急采购期间军事代表机构的权利与义务。可以采取军代表机构应急采购业务直接归属各战区装备机关指挥管理的方式,当然军代表机构应及时向原有上级机关汇报。从职责分工上说,各战区装备指挥机关负责把好应急采购输入关,军代机构则是把好应急采购的输出关,主要负责向部队交付应急采购的装备及元器件。必要时甚至可以授权军代室行使应急情况下的生产安排权力,优先保障应急采购需要。由于应急采购的突发性强,在经费结算上,应该建立完善资金结算链,减少中间环节,以加快资金的流动,提高承制单位的积极性。
在对军事代表制定规范的同时,也必须对装备承制单位制定规范,将责任直接落实到具体法人。目前承制单位的售后服务工作大多归口质量部门管理,由于应急采购涉及面广,需求资源多,应该提高管理层次,使其高效运行。在应急采购备件与正常装备生产发生冲突时,要从立法上给应急采购的优先排序提供依据。要制定技术服务的规范,确保一旦需要,技术服务人员必须无条件全程保障。将应急采购机制作为装备承制单位的重要建设目标,比如将装备承制单位的应急采购工作纳入武器装备承制单位资格审查的内容。
3.5坚持平战结合,做到预有准备
一是做好平时动员准备工作。平时必须积极准备,积蓄强大的装备生产动员潜力,以保证战争对装备生产动员的需求。二是加强训练和演练。平时必须按照遂行部队任务的需要以及信息化战争的要求,有步骤、有计划地对装备生产动员计划和预案进行演练,搞好装备生产动员潜力转化的训练和演练。通过按计划或临机实施装备生产动员演练和战备训练,从而提高各单位、部门、人员的平战转换速度和适应能力,检验战争潜力转化机制的可行性和科学性,提高潜力转化的精确度,注重总结摸索新形势下潜力转化的特点和规律。
(作者单位:陆军装备部驻南京地区军事代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