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攻坚谋跨越 奋进再攀高

2020-07-24谢霞

宁波通讯·综合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宁波全市攻坚

谢霞

工作落实更有力度、项目推进更有速度、为民服务更有温度、改革攻坚更有深度、氛围营造更有热度,在1月17日举行的宁波市“六争攻坚、三年攀高”行动2019年度推进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宁波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市抓落实专项办主任施惠芳用五个“度”高度概括了这一年“六争攻坚、三年攀高”行动的进展。

2019年是宁波推进“六争攻坚、三年攀高”行动的承上启下、持续发力之年。一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推进“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主题,以项目大攻坚、产业大提升、创新大突破、品质大提档、服务大增效、作风大提振为重点,瞄准最为薄弱、最有潜力、最有优势、最易见效的领域,以“争”的激情、“攻”的热度、“攀”的劲头,谋深做实各项攻坚行动,给宁波注入了蓬勃生机。

1月22日,宁波亮出2019年成绩单。经初步核算,全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985.1亿元,同比增长6.8%,增速高于全国0.7个百分点。全年人才净流入率、制造业人才净流入率分居全国城市第二和第一,常住人口一年新增34万人,达到854.2万人。2019年,宁波第十次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六争攻坚、三年攀高”行动已成为宁波突破发展瓶颈掣肘、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栽树工程”“首位工程”。

深挖增长潜力 产业层次持续提升

在经济总量突破1万亿元之后,宁波下一个1万亿元的增量在哪里?2019年5月10日,宁波召开全市建设“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动员大会,向全市发出实体经济尤其是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员令。

没有质量就没有竞争力,没有规模就没有影響力,更不会有应对风险的抵抗力。2019年,宁波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在做优做强的前提下做大经济体量,“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迸发出强大生命力。12个产业增加值全部实现正增长,实现增加值3170.7亿元,同比增幅达7.3%,增长率领先规上工业增加值,汽车零部件、绿色石化、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入围国家先进制造集群培育名单。

在“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的强大助力下,全市工业增加值首破5000亿元。2019年,全市工业增加值达5164.6亿元,同比增长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3991.5亿元,同比增长6.4%。这意味着宁波成为全国第10个工业增加值突破5000亿元的城市,也是继深圳之后第二个工业增加值突破5000亿元的计划单列市。

量大面广的传统制造业是宁波经济的基础和本钱。宁波鼓励企业以“点、线、面”形式深入推进智能化改造。“点”上大力推动企业实施自动化改造,截至去年底,累计已有7993家规上工业企业实施技术改造项目8815个;“线”上深入开展自动化(智能化)成套装备改造试点,累计实施成套装备改造试点项目18个;“面”上推进建设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累计实施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项目84个,康赛妮、万华等13家企业项目获评省级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

与此同时,宁波积极推进“互联网+”“人工智能+”“设计+”等与制造业的融合应用,全市传统制造业不断加快转型升级。目前,全市近95%规上企业已实施智能化项目,传统制造业企业生产效率平均提高60%以上。借助“亩均论英雄”改革,2019年,宁波规上工业亩均税收达44.8万元,同比增长12.5%,亩均增加值为153.5万元,同比增长13.7%。

产业争先,最终要靠企业争先来实现。2019年,宁波进一步做优做强做大龙头企业,14家企业被列为省首批“雄鹰行动”培育企业,雅戈尔进入千亿级企业行列。与此同时,宁波也十分注重激发体量相对较小的“单项冠军”的潜力。去年,全市新增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11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省隐形冠军企业7家、省隐形冠军培育企业61家。

制造业与服务业相互融合,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2019年,宁波积极实施《宁波市服务业三年攀高项目建设计划》,培育引进了北辰集团、汉诺威展览公司等知名品牌项目,全球云计算大会(中国站)永久落户宁波。启动实施“225”外贸双万亿行动,在建设“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的同时,发展壮大国际贸易,形成先进制造业与国际贸易相辅相成、互促共进的发展格局。宁波还制定了港航物流、科技服务、金融保险、工业设计、信息服务、文化创意六大重点领域年度实施方案,努力打造一批国家级、省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平台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努力构建形成制造业与服务业协同发展、融合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增强内生动力 创新能力逐步提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地方、一个企业,要突破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关键要靠科技力量。”联系宁波实际,创新实力不强,创新水平不高,一直是制约发展的一个短板。究其原因,主要是科技投入常年处于较低水平。2017年,宁波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仅为2.35%,而杭州、深圳、南京等城市均超过3%。

在认清“创新短板”后,2018年以来,全市科技工作围绕“两迈进、八倍增”发展目标,紧盯平台、投入、转化等科技创新关键节点,2019年更是积极推进“大平台、大项目、大产业、大团队、大投入、大协同”六大创新行动,全社会研发创新的“热度”显著增强。2019年,全市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预计接近2.8%,比2018年提高0.23个百分点,增幅创近八年新高。全市有研发支出的规上工业企业达到4859家,居副省级城市第一位,区域创新生态正向更高处迈进。

2019年,宁波持续致力于打造高能级平台,甬江科创大走廊启动建设,甬江实验室等重大科研基础设施抓紧布局,形成了高端创新资源要素集聚的“强磁场”效应,吸引中科院、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大学、国家电投等著名高校院所、央企来甬设立研发机构,先后引进共建高能级产业技术研究院15家,高端资源集聚的“浓度”持续增高。

一系列院地、院企牵手,有力推动了重大科技攻关实现新突破。2018年以来,宁波深入实施“科技创新2025”重大专项,累计申报立项235项,攻克掺锗直拉硅单晶、三尖瓣瓣膜置换系统等关键核心技术(产品)110项。2019年,全市有51项原创成果获省科学技术奖,数量较2018年度增加41.7%。在今年1月10日召开的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由宁波企事业单位合作完成的5个项目荣膺国家科学技术奖,分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

人才是战略资源、第一资源,没有大规模高质量的人才作支撑,就很难改变科技竞争、经济竞争格局中的跟跑地位。2019年,宁波将“谷雨”节气日设为宁波人才日,推出“与宁波?共成长”人才工作品牌,实施人才生态建设“1+X”系列举措、十大青年人才新政……系列“组合拳”带动形成了关键人才、青年人才万马奔腾涌向甬城的蓬勃态势。去年,全市人才净流入率居全国城市第二位,其中制造业人才净流入率居全国第一位。全年新引进顶尖人才8名,自主培养外籍院士实现零的突破;新增杰青1名、省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6个,创历史最好水平;成功引进海内外院士8名,总量累计达19名。

人才总量的持续增长,为创新驱动提供了智力支撑。同时,日益改善的区域创新生态,也让越来越多的人才相信:选择宁波,就是选择未来。

激发发展活力 营商环境日益改善

去年4月8日上午,宁波魔筷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经办人陈先生来到市行政服务中心商事登记窗口,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通过“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平台”一次性递交了营业执照领取、公章刻制、银行开户和发票申领等申请材料。下午4时,上述手续全部顺利办结。

据悉,从去年4月起,宁波实施开办企业全流程“一件事”一日办结,将营业执照领取、公章刻制、银行开户、发票申领等四个独立环节压缩打包成“一件事”,实现了“一次提交、一窗受理、一日办结”的集成服务。截至去年12月底,全市通过网上平台已办理企业开办4.77万余件,占同期企业开办数的89.66%。

“六争攻坚,服务当先。”2019年,宁波坚持以服务争效激发发展活力,营商环境日益改善。据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19年万家民营企业评价营商环境报告》显示,企业对宁波市营商环境满意度,居全国各大城市第一方阵、第三名的领先位置。

营商环境是生产力,更是竞争力。宁波坚持把“最多跑一次”改革作为服务争效头号工程。为推进投资项目审批升级加速,宁波启用推广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3.0版,开展投资审批事项清单化、标准化工作,实现一般企业投资项目从备案到竣工验收审批用时“最多90天”。

口岸整体通关时间是衡量口岸跨境贸易便利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2019年,宁波深化推进通关、通检一体化改革,进一步压缩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去年9月,宁波口岸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分别为35.91小时、4.16小时,提前完成省政府提出的“40小时、5小时”目标,压缩幅度均位列全国沿海八大口岸榜首。同时,宁波在全国率先实施进口“两步申报”改革,实现集装箱进出口“全程无纸化”。宁波还坚持以提升政务服务数字化水平为抓手,打造营商环境新优势。完善政务服务网统一受理平台功能,2019年全市网上办件比例达到71.5%。公共数据归集共享加快推进,共归集49个部门的702个信息资源,总计36亿条数据。同时,推进以“浙里办”App为统一入口的“掌上办事”,全市个人、企业注册数分别达到157.18万人、41.69万家。

加强城乡面貌管理,着力提升城市品质,有助于打造更好的营商环境。2019年,宁波坚持以城乡争优彰显城市魅力,积极对接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聚力雕琢“精致宁波、品质之城”。“三江六岸”、东部新城品质提升工程成效明显,东部新城明湖区块、宁波中心、南部商务区曼哈顿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高标准实施,美丽乡村示范村、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工作进展有序……城市核心区块品质更高了,城镇农村人居环境更优了,正成为市民的共同感受。

大抓干部队伍建设 根本保障更加坚实

去年3月,佳兆业投资(宁波)有限公司有意落户鄞州区福明街道。得知消息后,福明街道党工委书记张飞忠火速带领招商小组奔赴企业。当得知企业存在手续办理难题时,张飞忠一天之内跑遍区外管局、金融办等部门,破解政策瓶颈,帮助企业办妥所有手续,推动项目落地,6000万美元顺利到位。

宁海县茶院乡副乡长李孝国在担任宁海县力洋镇农业农村办公室主任期间,遍访全镇经济薄弱村庄,创新推出力洋“消薄六法”,推动全镇12个年经营性收入低于10万元以下的村全部完成“消薄”任务,力洋镇成为全县首批转化达标乡镇。

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推进“六争攻坚”,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当下,宁波正在“一带一路”建设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中寻找战略机遇,在高质量发展路上奋勇争先。

“如何找出实干担当、表现优秀的班子、干部,识别担当不力、表现一般的班子、干部,为选人用人提供精准精确的一手资料,为攻坚攀高提供原动力、强支撑,是组织部门面临的重大课题。”宁波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

为此,宁波把组织工作的战线推到攻坚最前沿,由市委组织部领导分别带队组成五大调研组,抽调熟悉业务的35名骨干力量,走出办公室、走出机关大院,走进工程项目、走到基层一线,精准了解掌握干部精神状态、工作作风、业绩成效、口碑评价等情况,让敢于担当的干部脱颖而出。

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极大激发了广大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干部纷纷以身作则,抢机遇态度积极,抢人才行动迅速,抢项目劲头十足。去年,宁波干部队伍中涌现了一批先进典型。象山县畜牧兽医总站站长陈淑芳获评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镇海区委原常委、区政府原党组成员熊澎桥被追授“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11名干部获评“浙江省担当作为好干部”,100名干部获评宁波市“六争攻坚”好干部。宁波市东西部扶贫协作在国家考核中进入第一梯队,援疆工作在全省考核中名列第一位。

在全市广大干部奋力攻坚破难下,大项目好项目纷纷加快落地。2019年,省、市重点工程项目投资完成率分别为124.8%和124%;37个计划投产项目实际完成投资150.39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129.52%;155个续建项目实际完成投资811.45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119.85%。

大道至簡,实干为要。今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六争攻坚、三年攀高”行动的交卷之年。在这新的一年里,宁波将坚决贯彻中央决策、省委部署,保持定力,持续发力,全面开展“六争攻坚”大冲刺,确保“三年攀高”各项任务圆满完成,推动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迈向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

猜你喜欢

宁波全市攻坚
一图看懂宁波金融“五强”提升工程
一图读懂宁波
拖起明天的希望
攻坚脱贫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11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喜相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