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幼儿在挫折教育中成长
2020-07-24杨小雷
杨小雷
幼儿挫折教育具有重要价值。幼儿挫折教育并不是消极地让幼儿经受挫折,而是让幼儿通过挫折教育完善人格,促进幼儿心理成长。挫折教育意在鼓励幼儿直面种种困难,正视挫折;教授幼儿克服困难、应对挑战的能力。教师要善于引导幼儿自主解决问题,抓住并利用机会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善于创设情境,让幼儿亲身体验解决问题;善于利用榜样和鼓励话语,增强幼儿成功的体验,让他们在挫折中成长。
幼儿挫折教育的价值
1.社会的需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人们心理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幼儿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技能,也要加强幼儿心理指导。挫折教育可以让幼儿更好适应社会,胜任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社会生活。
2.幼儿成长的需要。部分家庭过分宠溺幼儿,导致幼儿任性、脆弱、自我,依赖性强,独立性较差,其耐挫能力极低,对外界的刺激过于敏感,非常不利于幼儿的成长。
3.弥补家庭教育缺失的需要。家庭幼儿教育观念不容乐观,部分家长过分重视幼儿智力成长,较少关心幼儿心理发育,导致部分幼儿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不能很好地适应未来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所以,幼儿园应加强幼儿挫折教育,弥补家庭教育的偏差。
幼儿挫折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引导幼儿自主解决问题
在各种活动中,特别是在幼儿遇到困难时,教师要让幼儿知道困难普遍存在于事物发展的过程中。摔倒或游戏失败对于幼儿来说就是挫折。教师要引导幼儿正确认知和理解挫折,摔倒可以再爬起來;游戏失败了可以重来一遍。教师可以适当帮助幼儿,但不能代替幼儿解决问题,避免幼儿过度依赖他人。幼儿需要在克服种种困难中成长,遇到挫折,认识挫折,不怕挫折,敢于面对挫折。
(二)抓住机会帮助指导
教师要抓住每一个机会进行挫折教育。比如部分幼儿午睡醒来后不会自己穿衣服,此时,教师可以协助指导幼儿自己穿衣,直到幼儿自己成功穿好衣服。所以在幼儿的生活、学习活动中,教师或家长可以随机利用现实情景或模拟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难题,让幼儿开动脑筋,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经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难,完成任务。
(三)创设情境亲身体验
亲身体验挫折,能够锻炼幼儿意志。教师和家长可以适度放手让幼儿做一些难度较大的事情,让他们自己动脑筋想出最有效的方法;鼓励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让他们学会适应不同的环境。幼儿要意识到在没有成人帮助的情况下,他们自己也可以战胜困难。
(四)树立榜样互帮互助
幼儿思维感性,教师可以利用幼儿身边的事例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家长、教师如何处理问题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对幼儿的心理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集体活动也是进行挫折教育的重要途径。在集体活动中,幼儿们互为榜样,相互学习,共同面对挫折困难,一起解决问题。
(五)及时鼓励,增强成功的体验
幼儿需要持续的鼓励表扬。遇到挫折时,教师家长应多鼓励,让他们重拾勇气和自信;当幼儿很好地解决了挫折和困难,家长和教师应给予及时的表扬,增强幼儿内心的愉悦,强化幼儿的正面行为。家长要给予幼儿充分的信任和肯定,给幼儿克服困难继续努力的信心和动力。
幼儿的挫折教育要做到两点,第一,家长和教师要真正地放手,锻炼、培养幼儿的独立性;第二,让幼儿独立面对挫折,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但是教师在进行幼儿挫折教育时,一定要考虑幼儿的身心发展阶段性特征。幼儿身体较弱,心理稚嫩,能力和经验有限。教师让幼儿独自面对挫折情境时,必须衡量挫折的难度,即幼儿所面对的挫折一定要在幼儿能解决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