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雪花片游戏 激发幼儿创造力

2020-07-24冯梦娜

幸福家庭 2020年7期
关键词:常识雨伞雪花

冯梦娜

雪花片游戏是幼儿教育中一种常用的游戏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幼儿了解生活常识,培养其动手能力和团队配合协作能力,但仍存在教师引导不足等问题。本文以自我效能理论为工具,试图探究利用雪花片游戏激发幼儿创造力的可行路径。

 雪花片游戏存在的问题

雪花片游戏是指幼儿利用雪花材料拼插、模仿并创作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动作和物品,从而积累生活常识,培养动手能力、創造力以及团队配合协作能力。雪花片游戏将学习蕴含于游戏之中,适合幼儿的年龄和心理特征。但在游戏实践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即幼儿在雪花片游戏过程中没有得到充分的引导,导致作品重复性较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未得到明显提高。另外,幼儿年龄较小,其自发学习效果较差。为了更好地实现游戏型学习的目的,教师应充分结合理论工具和实际举措,充分发挥引导功能。

 自我效能理论

自我效能理论由社会学习创始人班杜拉提出,其核心内容为:如果主体在完成某项工作任务前,对任务内容、自己完成任务的水平有充分的评估与感受,并对任务有详实了解和积极正面的心态,便会产生浓厚兴趣,提高完成任务的效率。在雪花片游戏中,运用自我效能工具能够让幼儿的创新建立在一个客观认识和主观兴趣的基础上,这对于创新至关重要。

 自我效能与

雪花片游戏的结合

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自我效能工具与幼儿雪花片游戏的结合进行了实践探索。

第一,事前教授幼儿一些基本的知识。雪花片游戏以幼儿自主拼插、搭配和创造为活动主体,但这并非让认知程度较低的幼儿信马由缰。教师要在事前通过活泼有趣的方式教授幼儿最基本的生活常识,比如雨伞的基本功能是遮雨,幼儿可以在此基础上自主设计雨伞的形状、尺寸、色彩以及新功能等。如果完全没有教师的引导,幼儿在不知雨伞为何物的情况下设计出的“雨伞”可能会完全脱离了遮雨的基本功能,便不属于有意义的创新。创新能力建立在基本社会现实基础之上,而不是反生活常识的创新。

第二,注意培养幼儿对雪花片游戏的兴趣。兴趣不但是幼儿学习最好的导师,也是创造力的源泉,因此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比如,教师可尝试使用解构的方法激发幼儿的兴趣,将“人”这个整体解构为头、躯干、四肢以及服饰四个要素,再混搭和适度夸张这四个要素,从而造成一种喜剧效果。教师也可以趁机教授幼儿一些服装和民俗方面的内容,让幼儿的“造人”过程不仅包括形体的变化,还包括服饰的不同搭配。

第三,培养幼儿自信心。自信心是提高自我效能的核心,也是创造力的基石,教师应根据不同情况培养幼儿自信心。对于成功欲望较为强烈的孩子,教师可通过分配其一定难度而又能够完成的任务,让他们始终保持“我能成功”的心态,为其探索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而对于害怕失败的幼儿,教师要多运用鼓励的话语使其敢于迈出尝试的第一步,并及时给予反馈和表扬,让幼儿逐渐消除对失败的畏惧,增强自信。

第四,通过团队合作培养创造力。稍微复杂和大型的“工程”,往往会涉及团队合作,比如一艘太空飞船,可能要多个幼儿分别负责外观、方舱、屏幕以及遥控器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幼儿负责其擅长的部分,让其充分与其他幼儿沟通交流,确保衔接配合,尤其是在出现分歧时,教师要教导幼儿学会倾听对方的看法和理由。

本文从雪花片游戏在幼儿教育中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出发,指出教师强化引导是激发幼儿创造力的根本途径。实践证明,自我效能工具对幼儿创造力的提升有着较为明显的作用,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猜你喜欢

常识雨伞雪花
靠不住的常识
雨伞树
雨伞
近视600度以上,这5条常识务必知道
如果我是一片雪花
雪花
淘气的小雪花
雨伞的“家”
回归常识
小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