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源县火烧迹地森林植被恢复规划设计
2020-07-24郭鑫
郭鑫
摘 要:以森林培育和生态学理论为基础,针对沁源县“3·29”森林火灾给当地造成的生态脆弱现状,通过立地类型分析,结合培育目标筛选14个适生树种,追求绿化、彩化、财化的有机统一,设计了8种造林模式,并提出了具体技术措施,使火烧迹地森林植被得到了科学有效地恢复。项目建成后,将有效弥补森林火灾带来的负面生态影响,实现良好的生态、景观和经济效益,助力全县生态建设再上新台阶。
关键词:火烧迹地;植被恢复;森林培育;造林模式
中图分类号 S72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20)13-0058-02
1 引言
沁源县环邑皆山,群山拥翠,是全国著名的林业大县和生态强县,森林覆盖率居山西第一,素有“油松之乡”的美誉。2019年3月29日,沁源县王陶乡境内突发森林火情,火势迅速蔓延。为此,山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科学组织救灾工作,广大森林消防战士奋力扑救,终于在4月5日将森林火灾全部扑灭。沁源县历来重视林业生态建设,而森林火灾的发生却成为全县谱写生态文明乐章的一个不和谐音符。基于此,为了将森林火灾的危害和负面影响降至最低限度,实现“绿色立县,建设美丽沁源”的发展目标,沁源县委、县政府决定实施火烧迹地森林植被恢复工程,科学实施生态修复,重塑和打造多样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将沁源县生态兴县的传统延续下去。
2 区域概况
2.1 地理位置 沁源县位于山西省中南部,长治市西北部,地处太岳山东麓,系沁河发源地,系晋中、晋南、晋东南的交界处。东连沁县,南接屯留、安泽县,西邻霍州市、古县、灵石县,北靠介休市、平遥县。地理坐标为东经110°58′03″~112°32′30″,北纬36°20′20″~37°00′42″。项目区所处的赤石桥乡、官滩乡、郭道镇、景凤乡整体位于县域的东北部。
2.2 地形地貌和土壤 项目区火烧迹地所在区域属黄土高原土石山区,沟壑纵横,自然环境复杂,地形地貌多样。成土母质有砂页岩、红黄土、黄土及近代河流冲积、淤积物等。褐土是项目区主要的地带性土壤,广泛分布于项目区的山地、丘陵、河谷二级阶地等不同地形部位上,土壤质地以砂土为主。
2.3 气候 沁源县地处暖温带半干旱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由于境内山峦起伏、地形复杂,致使主要气候要素时空变化非常大,其特点是温带季风气候明显,四季分明,春季干旱风大,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湿润,冬季漫长严寒。
2.4 水系 主要包括沁河及其8大支流、石口河及其4大支流、山涧流水以及时令河。大部分河流坡陡流急,洪水暴涨暴落,属暴雨性山区河流,河道水量的主要来源是沟溪泉水和雨季积蓄的洪水径流,全县年均径流量2.594亿m3,主要集中在汛期。
3 规划思路与原则
3.1 规划思路 沁源县火烧迹地森林植被恢复规划设计应以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科学理念,坚持绿化、彩化、财化同步推进,聚焦增绿、增收、增景有机统一,宜绿则绿,宜彩则彩,采用人工辅助和自然修复相结合的方法,高效科学治理,着力营造混交林,提高生物多样性,提升生物防火等级,恢复可持续的森林生态环境。
3.2 规划原则
3.2.1 自然修复与人工辅助更新相结合 根据火烧迹地不同立地条件和灾后状况,因地制宜,合理区划,有针对性地设计相关修复措施。坚持以自然修复为主导,保护保留林地中更新萌生的幼树和灌木,在林下“见缝插针”挖穴补植,使原有植被与新增植被形成大范围“插花”式混交林,以期达到近自然效果。
3.2.2 绿化与美化相结合 在树种选择和搭配方面,坚持生物多样性原则,坚持营造混交林,提高阔叶树比例,在临近通道两侧、人口聚集区的小班合理配置彩叶树种,做到造林与造景相结合、绿化与美化相结合,打造绿彩相间的生态景观。
3.2.3 乔、灌木相结合 根据项目区不同区位特点和立地条件,合理设计造林绿化树种和森林生态结构,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在造林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坚持乔、灌结合的生态理念,打造稳定、多样、健康的森林生态系统。
3.2.4 植被恢复与林火阻隔、森林景观相结合 充分利用山脊、沟谷、坡脚下部等有利地形设计防火阻隔林带,带内适度密植阔叶树种,山脊隔离带宜多用灌木,沟谷、坡脚宜用阔叶乔木,生物隔离带可合理配置彩叶乔木或花灌木,既能起到防火屏障作用,又可打造生态景观。
4 布局与主要修复措施
4.1 总体布局 按照“四横三纵”布局,“四横”是指项目区由北向南打造4条东西走向的生物防火隔离带;“三纵”是指沿项目区南北走向的3条主要沟谷和山梁,自西向东依次打造“桃花沟”“黄花梁”“红叶谷”,依不同季节形成3条各有特色的生态景观带。
4.2 树种选择 针对不同立地条件和培育目标,本着适地适树同时兼顾经济和景观效应的原则,优先选用乡土树种。可选用油松(Pinus tabuliformis Carr.)、白榆(Ulmus pumila Linn.)、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辽东栎(Quercus wutaishansea Mary)、五角枫(Acer mono Maxim)、白蜡(Fraxinus chinensis Roxb.)、火炬树(Rhus typhina)、山桃[Amygdalus davidiana(Carri.)Franch.]、山杏(Prunus armeniaca Linn.)、金银木[Lonicera maackii (Rupr.) Maxim.]、丁香(Syringa pekinensis Rupr.)、连翘(Forsythia suspensa)、榆叶梅(Amygdalus triloba)、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subsp. sinensis Rousi)等14个树种作为本项目造林绿化树种,做到针、阔,乔、灌相结合。
4.3 立地类型与造林模式 根据山西省森林立地类型划分,项目区位于东部土石山立地区(V)→晋东土石山立地亚区(J)→土石山立地类型小区[1]。基于“绿化、彩化、财化”和“大力培育混交林”的指导思想,共设计8种造林模式(见表1),包括生态景观型和生态经济型2种。
4.4 主要技术措施
4.4.1 整地 依据项目区实际地形条件,宜采用鱼鳞坑整地,整地规格一般为80cm×60cm×50cm和60cm×50cm×40cm。
4.4.2 栽植 可選择春、秋季,或者在雨季造林,采取人工植苗的方式沿等高线栽植。植苗时应做到根系舒展,不窝根、不露根,扶正踏实,栽后及时浇水。
4.4.3 幼林抚育 造林3年内进行培土、除草、松土、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措施。
5 结语
沁源县火烧迹地森林植被恢复工程对于恢复因灾损毁的森林植被、预防水土流失和森林病虫害、优化林分结构、提升森林质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项目建成后,将有效地弥补“3·29”森林火灾对全县生态建设带来的负面影响,美化森林景观,提升生态文化档次,推动沁源县生态建设更上新台阶。同时,工程的实施将带动当地贫困户在造林绿化和资源管护的过程中增加收入,脱贫致富,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使森林植被恢复工作成为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两山论”的生动体现。
参考文献
[1]邝立刚,梁守伦,雍鹏.山西森林立地类型区划——山西省立地类型划分与造林模式研究(Ⅰ)[J].山西林业科技,2008(4):1-4.
(责编:施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