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竞合+创新”,烟台新争鸣

2020-07-23孙珂

走向世界 2020年22期
关键词:胶东烟台市经济圈

孙珂

48家上市公司、14家拟上市公司、57家新三板挂牌公司,这是截至2020年第一季度资本市场上的“烟台特质”烟台品牌,照鉴着世界,照亮了未来。

2019年末,在中国经济发展空间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的时代背景下,山东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推进胶东等三大经济圈一体化发展。长期位列山东“三强”、虎踞胶东的烟台市,无疑站上了新的发展高地。

“区域大棋局中,我们要实现合作与竞争的辩证统一、共性与个性的相得益彰、集群与辐射的相辅相成。”全国人大代表、烟台市委书记张术平,如是分析当下烟台所面临的地缘经济结构。

于是,人们看到了“后疫情”经济复苏中,烟台按照一盘棋谋划、一体化推进要求,在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中深入进行对接合作,全面提速各项工作,并在产业发展中依靠“创新红利”不断拓进新的成长空间。

以融合之桥形融合之变

站在世界的纬度,看一座著名城市的发展史,它们的崛起总有几个至关重要的历史节点。全国人大代表、烟台市委书记张术平曾用“三次历史机遇”标记这座有着“仙境”之称的城市,“1984年成为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2017年被列为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三核之一,去年山东自贸区烟台片区的启动建设,这是烟台城变过程中的三次重大历史机遇。

2020年5月中旬,“烟台脚步”再次迈上重要的十字路口。5月14日,烟台市党政代表团赴青岛市,对接协商胶东经济圈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有关事宜,青烟两市签署了合作备忘录。

两地合作备忘录上的签署,或将为青烟这两个山东经济“火车头”带来新的发展良机。

青岛是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领头雁”

烟两地地缘相近、人缘相亲、产业相融,合作空间广阔。烟台市主动融入胶东经济圈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上加强与青岛的全面合作,将实现互促共赢,形成促进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整体合力。

从地缘结构上看,胶东地区面朝大海、联通内陆,东望日韩、北接辽东。胶东五市的人口占到全省的1/3,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占到2/5,外资外贸占到2/3,在全省新旧动能转换“三核”占“两核”、自贸区“三片”占“两片”,是山东最具发展活力、开放程度最高的地区。

“烟台,作为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板块,将当好先锋、趟出路子,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张术平说,烟台已梳理形成该市《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重点工作任务》,将省里提出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创新协同共进、对外开放携手共赢等7个方面25条,分解成跨市合作实施的50个合作事项和该市独立推进的54个事项,逐一明确牵头部门,有力有序稳步推进。

5月19日,胶东五市共同签署《胶东经济圈文化旅游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即是在文旅板块上的“试水”之举。

借创新基因凝创新红利

2月20日,疫情期间,在韩国首尔,烟台开发区驻韩招商处颁发了2家公司的营业执照。这一创新,正是山东自贸区烟台片区实行的中日韩跨国审批制度。

山东自贸试验区下辖119.98平方公里,其中烟台片区面积29.9平方公里,叠加烟台开发区、中韩(烟台)产业园、烟台保税港西区三个国家级园区。

全国人大代表、烟台市委副书记、市长陈飞说,自贸片区不是开发区的升级版,也不是高级阶段的开发区,而是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的政策试验区。“自贸片区是整合全球资源的高位平台,是迈向全球产业链高端的重大机遇。经此桥梁,烟台能有效参与全球城市合作和国际交往,进一步提升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据介绍,目前烟台坚持“机制理顺、制度创新、平台搭建、产业发展、环境优化、宣传推介”齐抓并举,正有序推进烟台片区建设各项工作。截至目前,已细化梳理170项创新事項。其中凝练总结并,上报省商务厅制度创新案例20条,包括全国首创2条、全省首创9条、改革创新做法9条。烟台还设立了全省首个自贸区企业服务专区,积极开展涉企审批“自我声明制”,企业申报材料精简1/3;实行企业开办集成合一服务,最快2小时内办结。

烟台市充分利用了自贸片区的制度创新空间和试点优势,在营商环境、投资便利、贸易自由、金融开放等方面不断加大探索创新力度,将建立起与国际最高标准和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真正把自贸区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推动烟台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我们希望年内再提报创新案例10个以上,自贸片区注册市场主体5000家以上,其中外资企业160家以上、外贸企业800家以上。”陈飞说。

抓项目建设塑产业生态

项目建设,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最有力的支点。

“我们要盯紧抓牢百项重点工程、重点项目、重大事项,强化推进措施,努力把失去的时间和工作量补回来。”全国人大代表、烟台市委书记张术平介绍说,对780个省市县重点项目,将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54个当年开工建设的省级重点项目,,上半年开复工率会达95%以上。

如今,“平台思维”在烟台微观市场主体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实际应用,正在逐步改变着产业生态。在拥有1038公里的绵长海岸线的烟台市,现有船舶海工研发人员1500余人,形成了中集海工院、杰瑞工业设计中心、蓬莱巨涛技术研发中心等一批国家级研发创新平台。

烟台企业界深刻认识到,如今的经济增长核心不仅靠物质资本的积累,更多的要靠创意或创新,只有人力资本的积累才能实现这种创意或创新。

以中集来福士为例,该企业目前拥有烟台、上海、挪威、瑞典4个海洋工程研究院,其设计建造的全球最先进超深水钻井平台“蓝鲸1号”、“蓝鲸2号”实现了海洋工程能源及动力系统优化的重大突破。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38亿元,同比增长65%。

目前,烟台在海洋领域的重大项目建设正加快推进,并推动参与中国海.工战略重组,加快启动建设中国海工北方总部,努力打造技术先进、分工专业、集约高效、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海洋优势产业集群。

2020年,烟台还锁定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生物技术与大健康、航空航天、海洋经济、新材料、新能源和数字创意”等八个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国家发改委公布的首批66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中,烟台的先进结构材料产业集群、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双双入选,位列山东首位、全国前列。有数字表明,2012至2018年,烟台市生物医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由263亿元增长至833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21%。

截至目前,烟台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0%以上,高于GDP的增长。“四新”经济投资占比53%,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82家,新备案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242家。

强营商磁场吸八方来客

3月5日,烟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烟台市民营经济促进条例》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这也是山东首部关于民营经济的地方性法规。

营商环境是一个城市的核心竞争力,《烟台市民营经济促进条例》在制定过程中强化了这一理念,重点规定了市、县(市、区)政府应当建立政务服务平台,推广“互联网+政务服务”和公共数据平台服务,推行“一个窗口受理、集中办理、限时办结、一次办好”;主动公开有关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比如在创业指导和服务、用地保障、人才引进与培养等方面,为民营经济组织查询和享受有关政策提供条件。

“烟台把双招双引作为经济.工作的牛鼻子,全市专业招商机构总数由31个增至56个,一线招商人员由666人增至1335人。”全国人大代表、烟台市委副书记、市长陈飞说,该市设立了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制造等8个新兴产业招商办公室,在日本、韩国、美大欧、东南亚设立了4个国际招商办公室,聘任了一批国际招商顾问。

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烟台累计举办或参加各类招引活动105场,签约重大项目80个、协议投资总额1000亿元。今年以来,面对疫情烟台创新招商方式,开展“不见面”招商,主动联系对接中外客商1万多人次,网签项目46个,总投资955亿元。

数字表明,今年第一季度,烟台市实际使用外资为4.4亿美元,同比增长4.2%。新增各类人才6058人,同比增长达到20.7%。下一步,烟台会对100个以上重点项目进行重点推荐,力争全年引进三类500强项目100个以上,持续扩大烟台城市知名度和招商影响力,扩大“朋友圈”。

增长有后劲、产业有空间、市场在壮大……烟台的这些变化,预示着未来巨大的潜力和机遇。

猜你喜欢

胶东烟台市经济圈
烟台市张格庄镇大樱桃生产流通现状及对策探讨
党旗高高飘扬
2020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大事记
古韵悠长,“大汉胶东”
“汉长昌”经济圈可行性分析及其影响
三虎争粽
上海自由贸易区试点对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分析
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