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归音乐本源 提升音乐素养

2020-07-23叶萍

小学时代·下旬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音乐作品乐曲素养

叶萍

小学音乐教学的任务不只是向儿童讲授乐理,更要调动儿童的音乐感官,提升儿童的音乐素养。从音乐本源来看,音乐素养包含音乐体验、音乐理解和音乐实践。其中,基于音乐实践的音乐创造表现是重点。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在强化儿童音乐感知的基础上,发展儿童的音乐感受和音乐表现能力。

一、培养音乐感知能力

儿童音乐学习的第一道关口是嘴巴、耳朵、眼睛、手等感官,音乐源自人的情感,所以,引导儿童倾听音乐、演唱歌曲是儿童音乐学习的本真回归,这也是儿童音乐素养构成的重要基础。

比如,在《森林狂想曲》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引导儿童通过聆听整体感知乐曲,因为《森林狂想曲》的美妙乐声大部分来自大自然中的动物叫声,并辅以乐器的伴奏,所以,儿童凭借感官可以轻松感知音乐。有的说,仿佛听到了小鸟鸣叫;有的说,仿佛听到了淙淙的流水声;还有的说,听到了蝉鸣……初步感知音乐内容,为儿童深入体验乐曲打下了情感基础。在儿童感知音乐的基础上,教师顺势向儿童简介这首乐曲的创作背景:这首乐曲把我们带到了茂密的森林,其实,它来自大自然,创作者长期扎根热带雨林,通过五年时间,精心选择许多种昆虫、鸟类、蝉类、流水声等大自然的声音,整合成了这首美妙的乐曲。儿童凭借感官初步感知音乐,再加上音乐创作背景的适时铺垫,也可以理解看似抽象的音乐作品内涵,他们凭借想象,在仔细聆听中走进乐曲深处。

引導儿童聆听音乐,可以让儿童的听觉变得敏锐起来,也可以加深儿童对音乐的理解,提升儿童的音乐想象能力。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打开儿童的感官,让儿童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想象、思考和探究。

二、提升音乐表现能力

儿童音乐素养不仅包含音乐感知能力,还包含音乐理解和表现能力。《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强调,儿童可以通过“歌唱、演奏、综合艺术表演和音乐编创”等音乐实践活动,表达音乐情感,提升音乐表现能力。

例如,在《森林狂想曲》一课的教学中,在儿童整体感知了音乐作品以后,教师可以把乐曲细分为几个部分,让儿童仔细聆听,进一步培养儿童对音乐的直觉能力。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导学,帮助儿童强化对乐曲的感知和理解。“孩子们,在这段奇妙的乐声背后,藏着许多有趣的故事呢。你发现了吗?流水声、蝉鸣和蛙声在这首乐曲中出现了几次呢?”“这些大自然的声音在乐曲的什么位置?”“同样的音效,出现在不同的地方,力度一样吗?”在教师问题链的指引下,儿童从对音乐作品的初步感知走向深度理解,进一步拉近了学生和音乐作品的距离。有的儿童认为,乐曲中的动物音效经过作者的剪辑,显得更动听了;有的说,这些动物音效来自于大自然,经过艺术加工,洋溢着美感;也有的自信满满,我也可以创编这样的动物音效。在充分理解音乐的基础上,教师要鼓励儿童运用音乐表现。儿童喜欢表演,教师可以引导儿童分角色扮演各种小动物的叫声。在深度理解教材音乐作品的基础上,儿童的模仿有了灵性,声音有了节奏,音乐表现在模仿中体现创新。

儿童如果没有进行音乐表现,其音乐素养的提升和发展就是一句空话。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儿童对音乐的直觉体验,引导儿童在感受和体验中提升音乐表现能力。

三、发展音乐创造能力

从儿童音乐素养的构成来看,其最高水平是音乐创造能力。所谓音乐创造能力,和音乐家的创作不同,意指儿童运用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音乐创造活动。

儿童学习音乐,不仅需要感知,更要通过想象促进音乐创造。比如,在教学《森林狂想曲》时,教师在儿童音乐表现的基础上,顺利引导儿童深入欣赏乐曲。例如:围绕乐曲“主题一”,引导学生潜心感受乐曲的旋律和速度,体验乐曲活泼跳跃的艺术特色,然后结合自身体验猜测演奏的主要乐器;围绕乐曲“主题二”,运用同样的教学策略,引导儿童感受乐曲风格,并鼓励儿童和“主题一”进行比较赏析,并猜想乐曲的情感、旋律和演奏乐器。然后,教师要鼓励儿童开展音乐创造。例如,乐曲的“主题一”以及“主题二”反复出现,在聆听乐曲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儿童用拍桌子或手势伴奏表现“主题一”,用画圆圈或摇手串铃表现“主题二”。在创造表现环节,教师和儿童一起研究乐曲的结构,体验笛子和小提琴两种主奏乐器相互映衬、相得益彰的艺术特色。

在引导儿童进行音乐创造时,教师要借助美的音乐作品指导儿童感知、表现和创造,熏陶儿童的情感,丰富儿童的体验,发展儿童的音乐核心素养。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最为重要的不是传授音乐知识,而是引导儿童围绕美的音乐作品,感知、表现和创造音乐,促进儿童音乐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猜你喜欢

音乐作品乐曲素养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钢琴音诗化的广西壮族民歌音乐浅析
从叛逆到妥协的音乐巨人
基于网络背景下的著作权保护研究
浅谈我国钢琴音乐作品的创作特征
悲伤的乐曲
STORIES ABOUT FAMOUS PERS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