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中心治理视角下城市广场舞的乱象治理研究
2020-07-23吉春业
【摘 要】 当今中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广场舞的出现不仅丰富了中老年人的业余生活,同时也符合了中老年人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在国家推行全民健身的大背景下,由于广场舞兼具娱乐性和健身性,所以深受中老年人的喜爱,成为了中老年人锻炼身体的重要方式之一。然而,由此引发的噪音扰民、场地纷争、管理服务不到位等问题成为影响其深入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结合多中心治理理论,根据我国因广场舞而引发的现实问题,探析问题形成的原因,提出其治理方式,以期为优化我国广场舞的治理模式,促进公共文体服务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广场舞 纠纷 多中心治理
一、广场舞存在的乱象
(一)噪音扰民。噪音扰民是在城市广场舞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的问题。广场舞的开始时间大多在早晨和晚上,持续时间也大多在3到4个小时,长时间音乐对“舞者们”来说是悦耳的,但对周边需要休息的居民来说却是噪音。然而这些广场舞噪音来源不仅仅来自于正常的音乐播放,还有“斗舞”引发的高音对决,广场舞跳的好不好,全靠音响声大小,将原本是自娱性的健身活动转变为具有竞争性的竞技运动。广场舞活动多在社区、广场和公园等具有较大空地的公共场所进行,隔音措施并不完善,加上部分小区建设时忽视了提升房子的隔音质量。噪声的传播没有得到有效的阻止,严重影响了周边群众正常生活,引起了群众的不满。
(二)场地纠纷。随着城市广场舞人员数量的逐渐增加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原有场地不能满足广大广场舞爱好者的需要,场地不足引发的纠纷,也成为城市广场舞发展中的严重问题。首先广场舞大多由群众自发组织,无法对场地进行合理调配,因此场地就成了每支“舞队”的必争之地,常会因争夺“地盘”产生纠纷冲突。其次有些未争到“地盘”的舞队,也会聚集到其他公共体育场所,与“健儿们”争夺一席之地,例如常有广场舞大妈抢占篮球场的相关报道会引发社会关注。还有部分舞者们会因场地不足乱占马路,与汽车“一教高下”。抢占场地和乱占马路问题的时有发生,不仅造成了道路拥堵而且还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三)组织管理。随着广场舞的规模不断扩大,组织管理的问题也日益突出。首先广场舞多为群众自发组织,舞队内部没有相应的管理规范,缺乏必要的公共意识,有时无法做到有效的管理。其次广场舞外部治理上缺乏专门的职能部门对广场舞进行统一的管理,管理工作由多个部门组成,例如公安部门、环保部门、城管部门等等,存在着“多部门负责,却又都不负责”的现象。虽然部分地区成立了广场舞协会,但由于成立的时间较短,也无法充分发挥其组织管理作用。
二、广场舞乱象的原因分析
针对以上问题的出现本人认为原因有二:一是我国城市体育公共空间的供需矛盾;二是我国对城市广场舞的治理缺失。
随着我国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城市人口对健身需求必然会快速增长,也势必会对城市体育空间的需求越来越大,加之以往我国普遍存在城市体育公共空间供给不足的问题,这就使得体育公共空间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根据《中国群众体育发展报告(2018)》披露的相关数据,我国国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仅为1.66平方米,和美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6平方米、日本的19平方米,相差甚远,由此可见,我国体育公共空间的供给上存在着严重不足,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仍任重道远。
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社区体育的崛起,虽然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城市体育组织管理上的缺位,但面对广场舞的诸多新问题,从深层次看还是我国对城市广场舞的治理缺失。我国目前关于广场舞治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可套用的仅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和《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条例》,且在执行过程中,冲突双方均具有群体性特点,导致公共空间内的权利边界模糊,执行起来具有很大困难。如上文所提到的,广场舞的治理还存在着“多部门负责,却又都不负责”乱象,地方政府、相关的管理部门以及社区居民如果不能共同参与,那么广场舞的乱象仍将在城市公共空间内上演。
三、广场舞的多中心治理模式
充分发挥政府作用。通过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并听取群众意见与建议,使广场舞治理有法可依,联合市公安局、体育局、文化局以及环保局等部门,明确各部门职责共同管理,在政策执行过程中不断磨合完善;要加大对广场舞治理的财政预算投入,增加城市体育公共空间,合理规划广场舞场地,优化资源配置;加大宣传法制力度,通过电视、网络、微信、微博等平台加大对广场舞管理的普法宣传,提高舞者的法制意识与环保意识,保障广场舞的绿色发展。
社会组织需要积极参与。民间艺术团体应当响应国家号召,定期对广场舞队伍进行专业培训,提升舞队的整体素质,提升艺术水平;要充分发挥社区居民委员会的作用,通过组织各方共同协商,尝试制定广场舞公约进行自我管理,规定广场舞的时间、地点、音响音量等细节;企业也应当充分承担起社会责任,建设小区时应当充分考虑到居民对健身场所的需要,以及完善隔音设施。
个人要增强自律意识。舞者应当努力提升个人的自律意识,规范自身行为,跳舞过后应当主动承担起卫生工作,保证场地的长久环保;要积极参加政府和社会组织的相关培训,不断提升广场舞的整体美感,更加吸引群众喜爱。群众也应当提升自身自律意识,意见与建议可以通过和舞队和居委会协商处理,不做擅自处理,避免出现纠纷,惊动警察。通过双方自律,才可以使广场舞得到文明发展。
【参考文献】
[1] 梅莹.社会冲突理论视域下广场舞引发争议的冲突分析[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No.791,50-51.
[2] 黄凰;侯云龙.社会治理视域下社区广场舞管理策略[J].江西社会科学,2019,v.39;No.388,241-246.
[3] 張爽.多中心治理视角下社区广场舞管理路径研究[C].南昌大学,2017.
[4] 赵静.城市广场舞治理对策研究[C].西北师范大学,2017.
[5] 邱建钢;方奇;李鸿.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广场舞治理与发展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9,v.45;No.255,74-79
作者简介:吉春业(1995—),男,汉族,河北唐山市人,研究生,公共管理学硕士,单位:西北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研究方向:区域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