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我国商业银行中的应用

2020-07-23莫婧萱

大经贸 2020年5期
关键词:风险导向内部审计风险管理

【摘 要】 风险导向审计是基于账项导向审计和制度导向审计发展的一种新的审计模式,是强化内部控制、加强风险管理、提高内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的有效手段。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商业银行的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主要研究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有关理论,阐述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内涵和特征,对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商业银行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进行探讨和研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其发展提出了建议。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和对比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阅读大量文献了解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概况,再结合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应用的概况,对商业银行的风险导向审计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得出的结论是目前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应用中还处于起步探索时期,但它必会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现在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这种新的审计模式有利于改善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提高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风险导向 内部审计 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

风险导向审计在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持续健康发展,我国的商业银行必须要增强抵抗各色各样的风险的水平和能力。风险导向审计有利于改善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提高其风险防范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对促进其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一、风险导向审计的理论概述

(一)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概念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将单一的审计过程系统化,通过战略层面的管理动态全面地管理风险。与传统的内审模式不同,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审计贯穿了整个审计过程。从出现问题再解决问题、只关注事后审计到事前的监督审计和事中的管理审计,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有了质的飞跃,将企业风险降到了最低水平。

现代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指企业内部审计从业人员结合企业内外部环境和企业内部构成,了解企业业务流程,以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为方向,对组织的战略风险和经营风险进行识别,再按照风险评级结果评估的风险的水平确定没有被发现的重大风险。内审执业人员从始至终要把重大错报风险作为必须的指导思想和准则,根据其在审计实施的所有过程的变化范围更新审计程序的指導方针,确保在高风险领域实施更多的审计程序,达到审计资源的更优化的配置,进而提高审计效率。

(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特点

1、全面动态地考虑风险因素,强调控制风险的重要性

现代企业在经营过程和管理工作中更重视风险管理。随着经济全球化过程的加快和科技的发展,信息高速时代的到来得到了促进,发展机遇、激烈的竞争和大量的经营风险也随之而来。企业快速抓住机遇的同时也承担着相应的风险与冲击,所以管理层对内部审计有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和期望。对于内部审计而言,更应重视在这种大环境下行业和本单位自身存在的风险与可能遭受的冲击。风险导向审计基于这样的长远考虑,要求内审人员在进行审计工作时将重点放在对风险的全面动态的分析与控制上。

2、审计重心在事前的风险评估上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本质特征是是审计重点在事前的风险评估上,审计重心由之前的审计测试过渡到了对风险的评估上。企业对风险的评估开始走向结构化与正规化。其中,审计程序有风险评估程序、分析性测试程序、审计测试程序(包括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

3、以风险识别作为审计重点

传统的内部审计方法将内审人员的目光局限在企业内部,在与内控相关的经营状况方面做出判断分析而忽略了同样重要的外部环境可能对企业带来的影响。这种审计方法下审计人员虽然发现并补救了不足,但企业对于风险的承受能力仍十分薄弱,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和预期目标的实现。以此为基础,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以审计风险分析和控制为基点,督促审计人员重视社会对审计的要求,注重企业内控的同时也关注外部环境引起的企业的变化。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外部环境,通过系统的可靠的评估判断,分析出可能出现重大错误、舞弊的地方。确定企业内部能否有效控制这类风险,如果这些地方不能被审计出来就可能对审计结果产生风险,那审计工作在进行时需着重审计这些地方并据此设计审计流程应对风险。经过风险识别后通过不同的风险因素和风险程度,及时向企业管理层通报这类存在的风险并拟订方案进行有效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

4、风险评估的中心为分析性复核

原来的风险导向审计对信息的再加工不够注重,分析性复核主要用于对报表进行分析;其风险评估的方式是直接评估,评估的是重大错报的概率。现代的风险导向审计的中心是分析,管理方法也被分析工具运用了到分析性程序里,注重对再加工信息的应用。最重要的程序变为了分析性复核,对财务数据和非财务数据都进行了分析;其风险评估从经营风险评估入手,间接评估审计风险。

二、商业银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简介及其在我国的应用现状

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的核心是充分了解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和风险状况,深入分析评估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存在的固有风险、控制风险、重大舞弊风险,按照风险排序确定好审计范围和重点,按制定的审计方案实施审计,进而有效管理和控制风险。

以风险为导向的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目的是保证国家有关的金融法律法规和监管机构的规章制度的实施,在商业银行风险框架内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提高商业银行的经营水平,促进其后续发展。

1、关于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信息化建设有待加强

我们现在处于计算机网络的时代,银行业务的开展逐渐向信息化发展,这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银行的快速发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工作要根据银行的业务的发展而变化发展,银行要加强自身技术建设与信息化建设。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以风险为导向的内审信息化水平相对不高,银行与银行之间的发展相对不平衡,难以很好地满足商业银行风险防控的需求。

2、风险导向内审的相关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有待提高

审计人员应以应用计算机为基础,大量开发风险审计模型,有效筛选大量的银行数据,进一步进行数据加工和利用,把有价值的信息作为风险线索,不断提高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执业人员的工作效率。只有具备全面的业务、财务、风险、管理和法律等知识的综合性专业人才,才能满足以风险为导向的内审模式的要求。这样的人才目前为止在我国商业银行中比较缺乏,审计从业人员大多为财务背景,缺乏风险管理、法律等知识,与一个专业的风险导向内审从业人员应具备的素质有一定差距。

3、缺乏对金融创新领域风险点的认知判断

随着供给侧改革不断加快,“互联网+”已成为推动经济转型的重要引擎。如果一个银行想要脱颖而出甚至要成为众多竞争者中的明星银行,就必须加速金融产品的创新。但与国外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的风控体系缺乏数理模型和统计模型的定量分析。另外,我国商业银行的创新供应链金融业务起步较晚,风控体系更不完善。

三、商业银行的风险分析与评估

(一)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风险的确定与控制

1、重大错报风险

重大错报风险指的是会计报表整体层次(即战略风险)和认定层次(包括传统的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上的风险。对重大错报风险审计执业人员只能进行评估而不能控制。对商业银行重大错报风险有影响的因素包括商业银行的内部与外部环境、银行业务及经营中存在的重要风险等。银行的内审应重点关注银行的像贷款业务、票据业务、联行业务等主要业务领域。抓住每个环节的重要风险点,如在贷款业务中要关注在一定时期内企业异常变化的贷款、贷款用途失去监控的贷款等;在经营领域应关注银行的金融创新领域以及金融衍生工具业务带来的重大的风险,主要有金融创新业务的设计是否合理,内控是否健全等,并要及时对业务经营风险进行宏观和微观的分析评估和管理。

2、检查风险

检查风险是指一个账户或一项交易可能产生的内部审计人员无法发现或没有发现的重大错报的可能性。控制检查风险,要从配置好审计资源、确保审计重点(以重大错报风险的分析为基础明确高风险点)等方面考虑。为对实际检查风险进行控制,审计资源应重点倾向于审计重点,对审计重点进行深入检查。另外要科学合理的选择审计方法控制检查风险,而审计风险因素之间的关系由审计风险模型显示。在制定审计计划时,审计人员要先确定预期的审计风险,然后估计重大错报风险,最后根据上述关系,确定检查风险和实质性测试的程度以及收集的证据的数量。

(二)商业银行的风险评估标准

对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和控制是商业银行的以风险为导向的内审的核心。因此,对商业银行不同分支机构的规模、内部控制及审计的有效性等风险评估因素进行分级并给予其权重十分重要。通过对商业银行的内部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得到商业银行内部各审计单位和经营组织的风险具体得分,再根据风险评级标准得出各自的风险等级,对重大错报风险进行定量评估,最终达到动态地分析和评估商业银行的审计风险的目的。风险等级根据商业银行的风险大小被划分为五个阶段:风险较小、风险可控、值得关注、局部风险和较大风险,级别不同的区间代表不同的风险程度。

四、商业银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现代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规范体系

主管部门应按照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真实情况,有选择地吸收国外的先进经验,全面规范内部审计制度。监管当局应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具有实用价值和提高审计效率的国际标准和方法,使操作基层层面具有指导和可操作性。商业银行领导层需要按照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需要以及现行的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审计制度的现状,通過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有关的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具体规范的深入分析,不断完善现行审计准则,完善内部审计规范体系,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二)加强风险评估体系建设,提高风险评估技术

商业银行应加快金融产品创新,加强供应链金融业务创新,提高风险评估技术。商业银行要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体系,继续判断风险指标的灵敏度,经过风险的识别、银行的产品设计、风险定价、风险营销等环节,建立信用风险转嫁制度和缓释制度,加强商业银行信息系统安全管理。风险转嫁制度的核心是风险定价技术,一般可采用信贷资产组合保险策略进行定价,并以此为银行其他产品定价的基础。

(三)拓展内审职能,加大审计目标与商业银行战略目标匹配度

价值增值的职能对我国商业银行增加审计目标与银行的战略目标的匹配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应该不断提高领导者对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增值作用的了解,注重强化商业银行经营战略控制。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职能要注重事前控制,从监督职能向增值职能转变。

(四)加强内部审计队伍建设,保障内部审计有效发挥作用

商业银行应建立内部职业审计人员人才储备库,保证内审工作人员的配备比例。首先,我国商业银行要加大对现有的审计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知识更新力度,使其专业水平和技能与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发展要求相匹配。以加强传统业务学习和新金融衍生品业务审计能力培养为基础,不断学习风险管理、法律法规知识,有组织地开展银行的内部审计工作。其次,要培养专业带头人,组织课题攻坚团队,引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最新理论和技术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广泛运用。

(五)加强对商业银行主要业务风险的控制

进一步开展对房贷、银行理财产品及中小企业贷款业务等主要业务进行风险控制的审计项目。建立操作风险监测系统,通过设立关键业务环节的预警指标,用计算机和人工辅助实时监控操作风险,及时预警,定期分析报告,实现对操作风险的日常控制。

【参考文献】

[1] 常月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人民银行内部审计中的应用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8,(21).

[2] 程子逸.风险导向审计在企业内部审计中的应用[J].江苏商论,2019,(01).

[3] 杜洲.A商业银行现代风险导向内部审计问题探讨[D].江西财经大学,2017.

[4] 曹志民,苟建林,王一平,张娟.如何以风险为导向编制审计计划[J].中国内部审计,2017,(02).

[5] 刘冰.商业银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问题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16).

作者简介:莫婧萱(1992年3月18日)甘肃省庆阳市人,审计硕士 学校:兰州财经大学 研究方向:内部审计

猜你喜欢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风险管理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基于风险导向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研究
内部审计在企业境外投资中的运用研究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风险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