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数学课堂不再枯燥
2020-07-23崔晨
崔晨
数学是一门高度抽象、系统性很强的学科。由于小学生的思维水平正处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致使不少学生感到学习数学枯燥、乏味,抽象难懂。面对新课程改革的大潮,如果把数学课上得死水一潭,没有生气和活力,又怎么可能让学生喜欢上数学呢?如何能让学生从怕学、厌学到不怕,甚至喜欢数学?如何能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让枯躁的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是每位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十分重视的问题。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使数学课堂不在枯燥,谈谈以下我的几点体会和看法。
一、创设有新意的“开场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段设计巧妙的“开场秀”往往能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自然想听、想学。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多设计一些独具匠心、形式多样的开场,例如我在讲《分数除以整数》时采用了以下方法:由于上课时间临近中秋节假期,我采用了猜“月饼”和猜“中秋节”的谜语导入。学生都怀着极高的热情,自信满满的猜出了谜底。接着我用月饼引出与新课相关的例题。如“两块月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得多少块?一个月饼的分成2份,每份是这块月饼的几分之几?”等相关知识。因为整节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学习过程积极主动,参与度高,课堂效果较好。
二、巧妙创设课堂内容,增加数学课的趣味性
为了把数学课上得生动有趣,不枯燥。我经常利用课间休息与学生聊天谈心,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然后投其所好,课堂里尽可能融入他们感兴趣的内容,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数学的感染和熏陶,自然而然地获得数学知识。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创造情境。以“大情境”为线索,串连起各“环节情境”以形成一个完全的课堂情境,在这样的课堂情境中学生自然好学、善学、乐学。学生在有趣、现实的问题情境中,对数学会有更加浓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只有充分利用新教材的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联系实际,创设情境,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学会创造性的解决问题,才能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三、创设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直观的数学感受。
在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搭建活动、操作的平台,具体做法是,把数学问题设计成“动手操作题”。我在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时,同学们把课前准备好的圆形物品,线,直尺,卷尺等工具拿出来后,要求学生先分别测量出圆形物品的周长和直径,再计算出周长与直径的比值,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分小组讨论,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记录并汇报本组数据,总结发现引出新知圆周率的意义。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学生体验到了创新的乐趣;在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聆听、互助、接纳和赞赏;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增加了克服困难的勇气,树立起自信;在发展问题,应用问题过程中,学生深刻体验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制造认知冲突,活跃课堂气氛
小学生往往都好出风头,爱表现自己,遇事都喜欢打赌、较劲,争强好胜,不甘落后。由此看来学生的表现欲望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而课堂上制造认知冲突就是激发学生的表现欲,积极性必不可少的要素;也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源泉。所以教师要在课堂上不断地设置认知冲突,让学生整节课都处于积极表现的状态中。比如:我在讲《圆锥的体积》一课时,首先请学生说说通过预习你知道圆锥的体积怎样计算?它与圆柱的体积有怎样的关系?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圆锥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然后教师拿出既不等底也不等高的圆柱和圆锥让学生做试验,实验结论发现它们不是的关系,教师及時引导:到底大家刚才说得对还是不对呢?有的同学说对,有的同学说不对,双方产生了认知上的冲突,展开了激烈的争辩,各持己见,僵持不下。为了打破僵局,教师说:“别争论了,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还是再次通过实验来解决这个问题,看看问题到底出在哪儿?”结果学生通过再次试验,终于发现圆锥体积要是圆柱体积的,必须要满足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两者必须等底等高,否则结论是不成立的。把握时机制造认知冲突,教师既巧妙的质疑,又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表现欲和积极性,活跃了数学课堂的气氛。
五、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使枯燥的数学生动有趣
多媒体技术能为教学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活跃课堂气氛,运用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数学课堂中许多知识点,光凭教师的讲解很难让学生理解其中的重难点,而利用多媒体课件能够模拟、演绎的特点,将学生带进形象、生动、色彩缤纷的数学学习情境之中,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减轻了学生的认知难度。使学生在活动中思考、探究,让知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如我在教学《圆的面积》时,这个内容很抽象,教学的重难点都是要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还渗透着“极限”的思想。如果运用传统方式教学,学生很难理解“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长方形”这个道理。如果教师改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把一个圆平均分8份,16份,32份…学生通过观察对比,发现圆的面积近似于长方形的面积。利用课件的演示帮助学生加深了对新知运用转化思想的理解。
六、锤炼数学语言,产生情感效应
数学本身是枯燥单调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用好语言这剂“调味品”为课堂增色添彩,用语言的魅力来打动学生,感染学生。当然,教师的语言离不开教师的表情、动作、手势、姿态等等。教师微笑的面容,优雅的谈吐,落落大方的仪表会给课堂定下一个愉快的基调。数学教师的语言也应该丰富多彩,富于变化,时而轻松欢快,时而幽默逗趣,时而大气磅礴,时而轻声慢语。这样的语言,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力保证,是调节师生关系的高效润滑剂,有利于良好情感氛围的创设,使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爱因斯坦曾说过:“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只有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才能让学生热爱学习、认真学习,体会到数学带来的快乐。只要我们用心去设计每一堂课,用数学独有的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数学课堂就一定不会再枯燥乏味。学生也会自觉的爱上数学,迷上数学,学好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