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读前活动的开展分析
2020-07-23杨子萍
杨子萍
摘要:对于英语阅读教学而言,读前活动是非常必要的,在一定程度上,能决定阅读教学的质量,基于此,对于读前活动进行了如下分析:开展与主题活动有关的讨论;开展与文本标题有关的猜测活动;借助于绘本的标题,开展有关的思维活动;利用文本图片资源信息开展读前活动;读前活动中进行故事角色扮演等,希望能为需要的人提供帮助。
关键词:主题活动;读前活动;思维活动;猜测活动
引言:
一般来说,针对于英语阅读课,可以分为三个环节,也就是阅读之前的环节,阅读进行中的环节以及阅读之后的环节。展开有效的读前活动,能提高小学生阅读的兴趣,在进行英语阅读之前,要积极发挥老师的引导作用,为英语阅读创造良好的氛围,以便能确保阅读活动顺利进行。
1.开展与主题活动有关的讨论
小学生使用的英语教材,教材中的每一篇英语文章都是为围绕着主题描述的,每个单元的主题内容包含功能、主题的意义以及阅读的价值等。因此,在进行英语阅读之前,开展与主题有关的活动,促使学生头脑里有着对应的图式,激发起学生的阅读思维,从而能以良好状态进入阅读环节。比如在进行英语阅读之前,老师组织学生对“My Favourite Animal”主题展开讨论,其教学过程是这样的:首先,由老师引出“My Favourite Animal”的主题,并随机点名要求学生对喜欢的动物进行描述,描述动物长什么颜色,喜欢吃什么等,同时说出喜欢动物的原因,并对动物与人类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其次,老师给予学生一定的准备时间,进行小组之间的讨论,并由同学们推荐代表或者个人自愿,来进行展示;之后老师与学生对展示情况进行评价,再由老师提出与主题活动有关的问题,进而引入英语阅读课的内容。通过这种形式的讨论,能促使学生对以往的英语阅读进行总结。在开展课前活动时,学生依据老师提出的要求,对自己喜欢的动物进行描述及分析,进而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得到提高,促使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思维习惯,以便学生在今后的英语阅读课中,能以良好的的思维去阅读课本、分析课本。
2.开展与文本标题有关的猜测活动
对于一篇阅读课本而言,标题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能很好的归纳出文本的主要内容,学生通过观看本文标题,对文本内容能得到一定的了解,并能对文本进行猜想,从而能培养学生的思维,总的来说,标题对于学生养成一个好的思维是非常重要的。在进行进行英语阅读课之前,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观看文本标题,并开展与标题有关的猜测活动,促进良好思维的培养。开展课前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激起学生阅读英语的欲望,为学生进行英语阅读注入动力,开展与标题有关的猜测活动,是激发学生阅读英语欲望的有效办法。
3.借助于绘本的标题,开展有关的思维活动
绘本在小学生之间很受欢迎,因为绘本里面有着很多的信息,而这些信息是学生们所喜欢的,比如绘本里会注明制作者、图形绘画者以及绘本的题目,甚至绘本里还会有故事发生的背景,故事中主人公的介绍,以及主人公所经历的故事情节等。因此老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利用绘本封面所具备的优点,进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以及观察身边事物的能力,促使学生养成好的思维习惯。可以在阅读英语之前,借助于封面所具备的特点、开展与故事有关的思维活动,比如让学生对绘本内容进行观察,对图案进行分析,对故事情节进行推测等,在进行思维活动的过程中,要求学生依据绘本的内容提出问题,并猜想答案,通过这样的方式,更能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养成较好的思维习惯。
4.利用文本图片资源信息开展读前活动
通常情况下,为确保学生能更好掌握课本的内容,在设计教材文本时,都会在文本中插入有关的图形。在有关故事类型的教学中,文本中的插图更能便于学生了解故事内容。因此老师在开展英语阅读教学之前,要充分利用文本插图的作用,充分使用插图之间的内在含义,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思维,提高英语阅读教学质量。在开展故事类的阅读活动中,学生通过观察文本中的图片,进而能分析故事内容,并理解故事内容,在英语阅读教材中插入图片,在一定程度上,能激发起学生的思维,在进行英语阅读之前,利用文本图片资源信息开展读前活动,要求学生去观察图片,分析图片,并对故事内容进行推测,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培养,进而促使学生有阅读的动力,为之后的英语阅读,提供强有力的基础。
5.读前活动中进行故事角色扮演
故事角色贯穿于整个故事情节,是故事的重要内容,阅读文本中的故事角色,在一定程度上能决定学生的兴趣,比如个性鲜明、有着丰富经历的故事角色将会受到学生们的喜欢。对于故事的学习而言,掌握故事角色的语言,对故事角色的心理进行分析以及体验故事角色的行为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对故事文本中角色的扮演,能更好达到故事学习的目标。在读前活动中进行故事角色扮演的活动,将会得到学生们大力的支持,从而激发学生们的思维,并形成好的思维习惯,同时还能更加了解文本故事角色。有效发展学生的思维,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外界事物的认知能力,在对事物进行判断时,能用正确的态度去对待。在阅读之前开展读前活动是非常重要的,能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养成一个好的思维习惯,对于学生思维的发展而言,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结论: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得知,在进行进行英语阅读课之前,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观看文本标题,并开展与标题有关的猜测活动,促进良好思维的培养;借助于绘本的标题,开展有关的思维活动,能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养成较好的思维习惯;在读前活动中进行故事角色扮演的活动,能激发学生们的思维,同时还能让学生更加了解文本故事角色。
參考文献:
[1]陈剑.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读后活动”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策略[J].辽宁教育,2019 (05):63-66.
[2]李蕤.浅谈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读前活动的设计[J].亚太教育,2018 (03):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