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宜兴紫砂艺术浅谈

2020-07-23马国芳

神州·中旬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继承艺术特征紫砂

马国芳

摘要:宜兴紫砂工艺以其古朴、典雅、气韵生动的造型艺术,几百年来蜚声海内外,被世人所推崇。宜兴紫砂工艺除了它的历史悠久、艺术上繁荣的茶文化历史之外,它的历代传世佳作更体现了紫砂工艺的光辉艺术特性。

关键词:紫砂;艺术特征;继承;创新

宜兴紫砂闻名天下,不仅是本地城市形象的标志,更是江苏传统文化与历史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浩浩荡荡的历史长河中,紫砂一路前行,经岁月洗礼而不改朴实无华之本质。宜兴紫砂是我国具有优秀民族传统的实用工艺美术陶瓷,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很高的艺术成就,在国内外享有良好的声誉。在素有名家辈出的“瓷器之国"—中国,宜兴紫砂陶何以在中国的陶瓷艺术中独树一帜、异纷存彩、经久不衰?紫砂壶之形,是存世各类器皿中最丰富的了,素有“方非一式,圆不一相"之赞誉。鉴赏紫砂壶款一方面是鉴别壶的作者,或题诗镌铭的作者,另一方面是欣赏题内容、镌刻的书画、还有金石篆刻。紫砂壶质地古朴纯厚,不媚不俗,被誉为“温润如君子,豪迈如丈夫,风流如词客,丽娴如佳人,葆光如隐士,潇洒如少年,飘逸如仙子,廉洁如高士"

一、宜兴紫砂的起源和艺术特征

紫砂创始在何时,在中国陶瓷史上一直是悬而未决的问题。明、清时代的史籍中明确地说,紫砂陶器创始于明代弘治、正德年间,金沙寺的和尚和书僮是创始人。如明周高起在《阳羡名壶系-创始篇》中说:“金沙寺僧,逸其名,闻之陶家云:僧闲静有致,习兴陶缸翁者处,搏其细土,加以澄练、捏筑为胎,规而圆之,刳使中空,踵传口柄盖的,附陶家穴烧成,人遂传用”。周容《宜兴瓷壶记》说:“今吴中较茶者,必言宜兴瓷,始万历,金沙寺僧传供春者,吴氏小吏也”。供春和吴氏是何许人呢?据记载供春是明正德年间提学副使吴颐山随带的书僮,吴读书于湖洑金沙寺中。“阳羡茗壶赋”说:“彼新奇兮万变,师造化兮之功。信陶壶之鼻,亦天下之良工”。这些记载都说明紫砂文化创始于明代中晚期,不过今后还得作进一步研究,才能得出更正确的结论。

众所周知,宜兴紫砂具有它的独特性,如泥的蕴藏占尽地利,被称为“岩中泥”、“泥中泥”,成型技法以泥片镶接及拍打身筒为主要的成型方法,区别于其它陶瓷的各种成型法则,并联系到装饰上的文化层次等等,这些都应该是宜兴紫砂工艺所应具备的审美因素。面对一件具体的作品如何来加以鉴赏,譬如茶壶这个砂艺最著名的品种形式,从传统的造型来分析,在每件器型的结构中,根据造型艺术的理论和法则多是由点、线、面组成的,主体与附件如壶的嘴、鋬、口、底、足、盖、的子等等的配置关系,各个方面的比例是否协调,外轮廓线结构上的缓冲过渡,明暗面的技法处理,空间与实体所形成的虚实对比等等,这些都值得推敲,使器皿蕴含丰富的美感。抽象地讲紫砂陶艺的审美,可以总结为形、神、气、态这四个要素。形,即形式的美,是指作品的外轮廓,也就是具象的片面;神,即神韵,一样能令人意远体验出精美的韵味;气,即气质,陶艺所内涵的和谐协调色泽本质的美;态,即形态,作品的高、低、肥、瘦、刚柔、方、圆的各种姿态。从这几个方面贯通一气,才是一件真正完美的好作品。但这里又要区分“理”和“趣”的两个方面。若壶艺爱好者偏于理,斤斤计较于壶的容积大小,嘴的曲直,盖的盎平,壶身的高矮,侧重从沏茶茗饮的方便为出发点,那就是只知理而无趣。一种艺术的欣赏应该在理亦在趣,一件作品不管它是大是小,壶嘴是直是曲,盖子是盎是平,形制是高是矮都在乎有趣,有趣才能产生情感,怡养性灵,百玩不厌。所以观赏一件新的造型,应该在领悟到美的本质以后才始加以评点,从这样的审美态度作为出发点,才能赢得普遍爱好者的共鸣。当然,作为一件艺术品,它的使用性也是非常重要的,使用上的舒适感可以愉悦身心,引起和谐的兴致。因此,也就要依据饮茶的习惯、风俗,有选择地考虑壶体的容量大小,壶嘴的出水流畅,壶把的端拿省力舒适等等,这些都是必须作为具体内容来考虑的。

二、宜兴紫砂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兴紫砂陶艺是有着上千年悠久历史的民间工艺,历经一代又一代艺人与文人的不懈努力,形成了宝贵的优良传统,这些都是后人进一步地研究与创作的基础与财富。当前的广大紫砂陶艺工作者在创作时应继承优良传统、推陈出新,做到精益求精、继承传统、超越传统、敢于创新,促进宜兴紫砂陶艺的进一步繁荣和发展,这是后一代人的责任和使命。

1、继承传统是基础

对于从事紫砂壶艺术创作人来说,首要的任务是要继承传统,因为只有通过对紫砂传统的很好把握,才能不断地汲取古人技法的特色和优点,并加以临摹学习,不断地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去,才能创作出优秀且富有生命力的作品。紫砂壶的搓、拍、打、刮、接、光等传统成形技法,同中华民族文化意识审美观念的艺术造型有机结合,造就了宜兴紫砂文化的文明。紫砂作为传统工艺品,有 着根深蒂固的民族艺术根基,有着前辈们丰富知识和经验积累,正是由于一 代代紫砂艺人的传承创新,才能得到紫砂壶的日趋完善,虽古犹新,才能得到辉煌的今天。

在有序可查的历史文献中,我们知道紫砂工艺历经了从供春、时大彬、陈鸣远、邵大亨、朱可 心、顾景舟等这些名家的 实践经验 沉淀,总结出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成熟制壶技艺,紫砂工艺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既有 民间的倾向,又有历代民间艺人注重个人价值、个性的 发展,更有鲜明个性 色彩,许多名人的佳作,代代相传,如掇球壶、供春壶、仿鼓、石瓢等都 是前辈的 呕心沥血,毕智穷工造就了 紫砂传统文化,是 我们宜兴市陶 文化的 精髓。我们后人必须全力加以 传承,只有 在传承文化的 基础上,贯融自己的 创新理念,才能创作出更好的符合时代潮流的作品。

2、开拓创新是关键

今天的宜兴紫砂已经发展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期,传统的、现代的,新潮流、新时尚都在同一舞台上争奇斗艳,人们也根据各自不同的审美观点审视着作品的价值观念,有人欣赏花塑器,因为制作者把那些蔬果虫草刻画得栩栩如生,泥色层次丰富;有人喜欢素器,制作者线条挺括、简洁大方;有人则喜欢新潮流现代陶艺,认为其代表了一个全新的艺术感悟,所有的一切都是人们审美取向的差别。而紫砂工艺是一门张扬个性的艺术,需要创作者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艺术修养和丰富历史文化知识,在创作中不断实践,不断总结,牢牢把握时代变迁中人民大众所喜爱的 紫砂作品。紫砂工艺经过千百年的演变、众多历史文化的加入,从雕刻印、点彩、泥绘等装饰技法中体现文人雅士的爱好和兴趣,将其融入紫砂艺术中极大地丰富了紫砂文化,我们提倡在紫砂壶艺术创新的同时,同样要吸收世界陶艺人的精华,取长补短,这样才能使紫砂壶文化有更强的生命力。而当今紫砂已經达到了历史的繁荣时期,其技艺人员队伍超越了以往任何一个历史时代,新品、新作、新人层出不穷,紫砂的发展空间非常宽广,所以在继承弘扬传统紫砂文化的同时,紫砂工艺的创新更显得重要,是摆在我们广大紫砂艺人面前新的课题和紧迫的任务。近来在开拓创新上,笔者也作了一定的尝试,首先从不断自我学习充电方面来说,从2004年起到现在,先后参加了工艺美术专业的中专、大专和本科的学习,并且完成了清华大学陶瓷艺术高级研修班的学习。专业知识的不断摄取和补充能让自己得到更加专业系统的艺术酝酿。其次是经过多年的艺术磨炼,把紫砂独有的“泥片镶接法”娴熟的运用到了钧瓷制作中,并且开创性的把唐卡和紫砂壶做了完美的结合。所制作品风格既继承传统,又不乏自我的鲜明个性,形成了独特的个人艺术风格。近年来笔者 作品受到了广大客户的赞许和青睐,同时在2013年作品《六方掇球壶》荣获第十五届(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2017年作品《紫砂壶—高峰亮洁》荣获第十八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手工艺术精品博览会银奖的荣誉。

3、个人风格与创新

在传承和创新中逐步形成了个人风格,创新中体现出传承,对传统有所突破才算得创新,创新归根结底是归入传统,当某一创新获得肯定与承认,便修成了正果,亦即汇入了传统,而创新的价值,便是使传统保持活力,并得以 不断延续下去。

我们作为紫砂艺人,应该不断开拓自己的创作视野,不断实践和思考,和 时代互相结合,不断学习和研究传统文化,了解和应用相关艺术门类的科学技术,大胆尝试新技术,新工艺和表现手法,不断积累经验,努力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和综合素质在传承和创新中逐步形成自己的个人艺术风格,创作出优秀的紫砂艺术作品,开辟出条紫砂艺术发展的新路。

三、结语

历代宜兴陶瓷工匠用烈火使陶土放出异彩,也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千古之谜,现代科学技术的手段提供了打开这个宝库的钥匙,让我们不断深人地进行紫砂陶的科学研究,探索奥妙,总结经验,古为今用,促进陶都繁荣昌盛,促使宜兴紫砂陶的优秀传统发扬光大。当代紫砂壶在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又有了空前的发展。新一代富有开拓精神的陶艺师正茁壮成长,我们的作品将注重仿创结合,力争展现出百品竞艳的时代气息,把紫砂壶的艺术化推向一个新的水平,充分展示紫砂壶的艺术风采,给爱壶者和收藏家更多更美的享受。紫砂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分支,推陈出新、继往开来,不断更新自身的文化体系,保有中国特色、融入时代符号,使中华文明走向世界,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新时代下,丝路精神不单是中国的文明,更是世界的文明。

猜你喜欢

继承艺术特征紫砂
大美紫砂,无声的艺术——论紫砂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画家张宜与紫砂
文质彬彬的紫砂新境——吴鸣紫砂艺术品读
浅谈杜审言、杜甫的祖孙关系:推崇、继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