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城市景观助益人类健康的三个原则
2020-07-23张高超
张高超
我们常常在城市中看到一些这样的景观或者说绿地:一些大型硬质广场,不仅使用率不高,夏季高温炙烤,给人难以名状的不适感和疏离感,冬天雪后,部分光滑区域更存在安全隐患;一些小区绿地,居民可达性最高区域往往“过于精致”或者追求“风格”,其美观度与实用性却不为居民认可,反而侵占了本该实现健康生活所需空间。
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指出“城市绿地是当地政府对于市民和他们的切身健康福祉的重要投资”。显而易见,这样的绿地与之相去甚远。究竟什么样的景观或绿地有利于健康?又应基于怎样的标准进行设计?
一个有益于健康的景观核心,是环境与其所面向的目标人群的生心理需求能够契合,并能对健康行为有效引导。我们认为,健康设计应该是一个依据研究证据的全周期的过程。
健康设计的一个核心特征在于循证(evidence-based)。所谓循证就是遵循证据,依照来自于科学的方法所获得的证据。设计师可以遵循科学的研究方法,产出此类证据,不能把仅仅通过拍脑袋想出来,或者直接从网络搜索出的、来源不明的陈述作为证据。
同时,一个最佳的循证健康设计过程,应该是始于系统的证据收集,然后对收集的证据进行解析,结合场地状况,目标群体的特点,产生与健康相关的设计目标,提出可能的设计策略,规划健康相关的使用,进而再进行实际的设计来将上述内容具体化。
最后,在建成后要对其使用效果,尤其是健康相关方面的表现进行科学的考量和验证,这个过程所获得的结果再补充相关证据库,用于未来的设计实践。
在具体设计实践中,整体景观应该从过分关注形式感与装饰感,转到关注使用者对于环境的需求、理解和健康使用上。不同人群的需求是极为多样的。比如说我们的研究就发现,总体的精神状态较差的人和精神状态正常的人相比对于环境的感知与偏好存在明显的差异。所以为一个特定的人群进行设计的时候,核心在于一定要充分去了解這个人群,并通过设计满足他们的相关需求。未来的健康设计实践,可以根据人群的不同从几个层面来开展:
首先, 增强景观设计中的社交功能。
良好的社交机会可以减少孤独感,增加幸福度,社区中的绿地是居民重要的社会交往空间,能够带来明显的邻里关系满意度的提升。同时一些社区的园艺项目,不仅能够增强人际之间的交往,而且能够带来邻里的守望,增加社区的安全感。
因此,对于健康状况正常的居民,设计中要以健康提升为目标,在居住和工作的场所或者周边设置更多的、能够让居民更为舒适的场所,并优化可达性,便于他们进行锻炼、休息、社交,让他们在这些活动融入自然,并有意识地增加一些诸如园艺活动等方面的设计介入。
其次,因地制宜、科学地规划相关的自然康复类活动。
从基于皮质醇、脑电、皮肤电导率变化的生理指标和各种量表所测量的心理指标等的实验研究,到各类覆盖更多人群的问卷调研,都支持自然对于人的精神健康方面能够提供维持与恢复的效益。普遍认可的一项理论是,人的定向的注意力是一种有限的精神资源,在现代城市中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会对这一精神资源进行消耗,因此需要在恢复性的环境中重新补充,自然环境就是典型的、具有恢复性特征的环境。除了精神健康,一些研究发现,树木能够释放对人体有益的物质,吸收污染物,固着空气中的有害颗粒等;有的研究甚至发现,生活在森林群落周围的人身上的菌落与远离森林的人身上的菌落存在差异,并且由此带来了对于一些物质的过敏性的差异。
因此有必要去探索在一些自然状况较好的地方,建设一些带有精神康养功能的森林等,科学地规划相关的自然康复类活动,以便帮助那些因为压力等精神问题困扰的人群。在日本和韩国,此类活动甚至已经成为非常成熟的产业。
最后,注重以弱势群体使用需求为标准进行景观设计。
在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11.7 中明确提出:到2030年,向所有人,特别是妇女、儿童、老年人和残疾人,普遍提供安全、包容、无障碍、绿色的公共空间。这就要求景观设计关注弱势群体,尤其是在机体或者是在精神上具有一定的局限的人,比如说中文语境下的残疾人。联合国在残疾人公约中指出,“残疾”问题更多的应该看作是,因为环境的不合理设计建设导致了行动上的“残疾”,而非他们本身机体缺陷导致无法使用日常的环境。这就要求,我们在健康的景观设计中要关注一些在这些层面存在局限的人群,要将无障碍纳入到健康设计的范畴之中。
比如每个人在特定环境中都可能感受到一种使用可能性的丧失,区别在于一个身体健全的人无法登上1米多高的台阶,而一个中文语境下的残疾人无法登上0.1米高的台阶,那为何我们的设计不应该以满足更广泛的人群的使用为着眼点呢。再比如,在对于一些主要面向特定人群的环境(如养老院等),在对无障碍进行充分考量的同时,也要去关心这些人群在使用环境上的一些核心需求,比如更加珍视环境中视觉以外的感官体验,并且更加重视安全绿色的社交空间等。
在这些原则的基础上,我还建议,在健康的景观设计中加强科研与实践的沟通合作,同时通过科研机构等来设置相关的评估认证,通过对于项目进行科学的评价,以评估项目在促进居民健康方面的实际表现,帮助更好地建立证据库,更好地发展相关教育,指导实践。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溪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九百多年前,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的苏轼在游蕲水清泉寺时,被美好的自然风光扫除了悲观低落的情绪,变得豁然开朗。在现代城市中,我们希望有更多科学设计让这个钢筋混凝土森林中多一些属于你我的 “蕲水清泉寺”。
作者为哥本哈根大学博士,清华大学水木学者博士后,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健康城市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