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油污泥高效分离处理剂的研发与应用
2020-07-23张凯
摘要:在油田开发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污油泥组分复杂,处理难度大,在清理、运输、处置过程中,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同时给环保带来一定压力。通过实验筛选了常见的表面活性剂,分析其洗油效果,并通过实验验证了硅酸钠的助剂作用,最终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污油泥分离剂的组成为:LAS:APEO:Na2SiO3=2:2:3。该分离剂在中原油田得到应用,分理出的原油含水<1%,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关键词:污油泥;分离剂;表面活性剂;洗油效率
前言
含油污泥是指被丢弃的含油固体和泥状物质,是石油生产的伴生品并且是石油化工行业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在《国家危险废弃名录》中,明确表明含油污泥属于废矿物油,同时《国家清洁生产促进法》和《固体废物环境污染防治法》中也要求必须对含有污泥进行无害化处理。
含油污泥组分复杂,处理难度大,随着油田原油开采力度不断加大,各种驱油剂、水处理药剂等大量投加使用,致使集输系统生产过程中油泥砂产生量逐漸增多,油泥砂的组分越来越复杂,处理难度和费用也随之增大。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含油污泥高效分离处理剂,实现含油污泥中原油的分离回收,实现含油污泥的无害化处理。
1.含油污泥处理分离剂的研制原则
(1)有利于泥/油的分离
所选用的药剂必须能够有效地降低水/油、泥/油和原油的表面张力,不但要保证有利于固体与油的分离,还要保证在加入药剂的情况下水的表面张力不会大幅度降低。
(2)有利于水/油的分离
处理含油污泥的最重要步骤是保证水/油分离。油水分离的效率将直接影响整体工艺流程的顺畅性。在选择药剂的时候要注意同时考虑固/油,水/油分离两个过程。
(3)有利于泥/水分离
含油污泥处理的终端为泥/水分离,在提高分离效率的同时,不仅要发挥药剂的分离作用,同时还要考虑药剂的凝聚性能,为高效的泥/水分离提供条件[1]。
2.表面活性剂的筛选
试验选用了近年来国内外常用于环境降解的表面活性剂。试验中所选用的表面活性剂无毒,可生物降解,在工业中较常用且价格低廉,Cc.m.c较低,用量少。
研究中使用了五种表面活性剂和一种助剂分别在液固比10:1,温度70℃,溶解时间1h的条件下,对污泥样品进行处理,表面活性剂筛选试验结果如图1所示。
由图1可以看出,在浓度较低时随着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高,残油量呈线性下降的趋势,随着浓度的增高,残油量的降低速度逐渐减慢直至平缓,所使用的的洗涤剂中LAS效果最好,在浓度为12g/L时,残油量降低至1.38%。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中,APEO的洗涤效果最好,且在较低浓度时曲线就能达到平缓的趋势,在12g/L时,残油量可达2.34%。
3.硅酸钠助剂作用
分别配置LAS+硅酸钠和APEO+硅酸钠的混合溶液,使溶液中硅酸钠浓度保持为3g/L,改变表面活性剂浓度(0.5、1、2、3、4、6、10、14g/L)作为处理剂,考察硅酸钠作为处理剂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由于硅酸钠的加入,表面活性剂在较低浓度时就有明显效果,LAS在3g/L时可使残油量降低到3.72%,6g/L时达到作用平衡,残油量降至1.41%,比LAS单独作用时浓度降低6g/L。平平加在6g/L时达到作用平衡,使残油率降至2.21%,比单独作用时浓度降低6L。
4.表面活性剂处理剂的复配研究
实验选用单因素实验第选出的LAS和平平加以及助剂Na2SiO3进行洗处理剂复配。由于药剂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交互作用,所以选用正交实验。技照表1中的实验点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如表2所示。
可以看出,所有配方对污泥样品均有分离效果,但各配方分离效果差异较大,其中实验5的效果最好,可使污泥残油量降低至1.23%。因此选定处理剂配比为:LAS:APEO:Na2SiO3=2:2:3。
5.应用效果
中原油田某联合站1#5000m3罐已连续运行8年,罐内含油污泥仅初步检测达到2m,预计含油污泥量约700m3,含油污泥收集到气浮罐,按试验配型调节到适宜的稀释度,加温至60-65℃并气浮,分次加注四次反应药剂[2]。注剂后的含油污泥经气浮,进入自然沉降静置24-84h实现三相分离,回收分离后的油。经测算分离出的油含水<1%,回收原油65.4t,环保和经济效益可观。
6.结论与认识
(1)通过对常见表面活性剂的筛选,分析了常见表面活性剂的洗油效果,初步确定处理剂的基本组成。
(2)通过实验分析了Na2SiO3的助剂作用,最终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处理剂的组成。
(3)该处理剂在中原油田得到应用,分离出的油含水<1%,环保和经济效益可观。
参考文献:
[1]裴艳玲.含油污泥处理药剂优化和应用[J].石油石化节能,2019,9(06):50-54+11.
作者简介:
张凯(1988--),男,硕研,中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濮东采油厂,工程师,主要负责井下作业工艺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