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策略浅谈
2020-07-23林广雄
林广雄
摘要:随着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实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正在不断更新,我国的教育教学水平也不断提高,但仍然出现教学模式生搬硬套,手段、方法单一,教学过程枯燥乏味的情况。主要表现在:(一)教师以自己为主体,学生死记硬背,被动接受。(二)追求高分,题海战术,课堂枯燥,缺乏兴趣。(三)有些教师采用游戏化教学的方式,但流于形式,没起到实质性的效果。采用游戏化教学,遵循一定的原则,讲究游戏策略,可以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溢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20)16-0179-02
一位数学家说过:“数学是如此的严肃,最好不要失去机会把它弄得略为趣味化。”通过自己的学习和研究,下面我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1.将游戏融进课堂教学的血液当中
教学要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才能将学生的学习兴趣点与注意力引向具体的教学内容,使数学学习既快乐又有效。只重视趣味性,容易表面热闹,缺乏内涵;只重视知识性,则容易枯燥乏味,学生缺乏动力。设计游戏活动时,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以生为本来审视教学内容,找准最佳的切入点,做好游戏与教学内容的对接,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主动学习。近来我校开展课堂教学呈现课活动,邱淑兰老师教学《分数的大小》一课,把游戏运用得淋漓尽致:她创设三组抽牌游戏,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分成男女两组进行抽牌游戏,一组是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3/5和1/5,学生轻松地理解了分母相同,分子大的数大;一组是分子相同的两个分数5/9和5/6,分子相同,分母大的数小;当抽到4/3和3/4时,学生也较好的理解了假分数比真分数大;当抽到3/10和2/7时,邱老师及时追问:这两个分数谁大谁小呢?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学生为了能取胜,很想知道谁大?思维马上被打开了,有的说,化为同分母分数,有的说画两个同样长的长方形,各涂出3/10和2/7,对比一下阴影部分的大小就知道…“那怎样化成同分母分数呢?”“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两个分母相乘做分母再比较。”“先求出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后把分数化成与原来相等的分数再比较。”“也可以化成同分子的分数6/20和6/21再比较”,邱老师顺势引导学生总结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最终分出胜负,前后呼应,后来邱老师让学生各写出真分数,并与老师的分数比大小,游戏高潮迭起,学生兴趣盎然。整节课中,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师生在游戏中愉悦地达成教学目标。
2.防止游戏与课堂教学内容脱节
近来,福田区大力推广小学数学课堂游戏化教学,我观摩了许多游戏化课堂,感觉数学课堂的游戏形式多样,如摸球游戏、大富翁游戏、骰子游戏、夺宝游戏、买东西游戏、猫捉老鼠游戏、警察抓小偷游戏等。不少游戏用得十分恰当,如教学《确定位置》一课时,教师将夺宝游戏运用其中,学生急于想夺取宝藏,运用科学的确定位置的方法找到宝藏的位置,教学过程中学生拥有福尔摩斯的勇敢和机智,游戏真正为课堂教学添彩。但同时,我也发现有不少课堂出现游戏与教学内容脱节的情况。如,有位教学基本功扎实的老师教学《图形密铺》一课,课的前十五分钟,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比赛电子版的快速找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和梯形的游戏,原来是为了巩固前面学过图形知识,并引入新课,变成了课堂教学时间的拖沓浪费,导致新课的教学时间不够,出现游戏与教学内容脱节,本末倒置的情况。还有一位老师教学《人民币的认识》一课,采用电子版的打枪计算的游戏,这游戏与本章节似乎没有什么关联,游戏目标不明确。还有一位老师上的是《分类》一课,创设了魔法城堡的情境,想让孩子们参加夺宝游戏,规定谁集够了法宝,谁就获胜。结果40分钟结束了,还没明确法宝的多少,谁胜谁负,虎头蛇尾,游戏与教学内容脱节,流于形式,游戏没起作用,反而浪费了不少教学时间。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目的都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要点和学习的技能,游戏只是一种辅助形式,其作用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如果沒有把控好时间,只是简单地设计一个游戏而不考虑与教学内容的相关性。那就失去了游戏化教学的实质意义。
3.精心设计,及时总结评价,提升数学思维
游戏教学的最大好处就是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但是在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也容易引发一系列问题,比如课堂失控,学生完全没有学到知识,而是一味地玩,反而教学效率低下。因此教师应该精心设计教学游戏,有选择地进行游戏编排,在关键处及时总结评价,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归纳提升,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本学期,我在教学数学好玩中的《反弹高度》一课时,同样的设计,在两个班的教学,教学效果大相径庭。六(2)班的孩子好动、活跃,容易兴奋,进行分组做落球游戏时,他们七嘴八舌,因分组活动时间拖沓稍多,影响了整个教学时间,导致在数据整理、找规律不充分,教学效果不好。接着在六(1)班上课时,我把落球游戏的要求细化,让学生猜测、验证、找出实验中可能存在哪些困难,小组活动井然有序。在小组的汇报中,我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并及时归纳总结,验证猜想,得到不同材质的球的弹性不同,同一材质的球的弹性基本相同的道理。如果没有精心的设计,严谨的游戏编排,不能把控好课堂,再精彩的游戏,也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实现教学目标。学习《摸球游戏》一课,设计学生分组游戏,小组及时总结规律,验证猜测,才能理解可能性有大有小,明确事情发生的情况是随机的。
4.合理使用游戏
数学游戏不只是为了轻松、为了玩,数学游戏最终的目的是为教学服务的。因此,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教师在创设游戏的时候都应该也必须依据课标的要求,科学地把握住课程的重难疑点,并不是信手拈来的游戏都能全盘适用于我们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合理、有针对性地设计数学游戏,使用游戏。这样才能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4.1 猜想。
利用孩子的好奇心,以猜想的形式引导学生一步步探究,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拓展思维。如教学一年级上册《数一数》这一课时,因为教学目标是指导学生认识10以内的数,培养其观察能力。教师上课前用课件放出一张有若干颗星星(10以内)的夜空图,让学生猜猜图上有几颗星星,答案可能不同,教师再引导学生数出星星的个数,使学生学会用数数的方式获知指定物体的个数,然后指导观察课本插图,回答观察到了什么,什么的个数是1,什么的个数是2……深化学生的认识。
4.2 竞赛。
在学习了加法乘法的简便计算后的复习课堂,老师可以设计两组各5道的脱式计算题,分男生女生两组进行计算,结果可以简便计算的一组很快算完,教师让胜的一方介绍计算经验,让大家感受到简便计算的优点。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老师让一位学生写出一个三位数,老师与其他同学一起比赛,看谁能较快地说出这个三位数能否被3整除。几次pk后,这位老师都胜了,学生觉得很奇怪,很想知道为什么,这位老师因势利导进行后面的教学,学生兴趣浓厚。
4.3 动手操作。
动手操作可以让学生亲历得出结论的过程,培养探究意识。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教学做合一”的观点,在美国也流行“木匠教学法”,让学生找找、量量、拼拼……因为“你做了你才能学会”。如教学《认识钟表》时教师课后布置学生自己制作一个钟表,学生在操作中深化对钟表的认识。学习《搭配》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用预先准备好的贴纸上衣和裙子裤子进行搭配,在操作中寻找搭配的规律。在教学《反弹高度》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利用乒乓球、篮球和足球做落球实验,一起研究反弹高度。在教学《抛硬币》一课时,教师安排分组进行抛硬币的游戏,并总结出抛出正反面的可能性等。将动手操作游戏贯穿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会使抽象的内容变得直观,课堂氛围也自然地活跃起来,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
4.4 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游戏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使抽象的数学内容形象化,学生在玩中学,效果更佳。如教学《相遇问题》一课时,很多学生很难理解速度和的意思,教师让两名学生扮演甲乙两车,分別从两个车站同时出发,相向而行,最终相遇。教师让学生进行分解动作表演,同时经过一分钟,两车一起走过的路程,形象生动的表演,学生们很容易就理解了速度和的意思。接着两名学生背靠背表演两车同时从一地点相背而行的情形,效果不错。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巧妙地运用游戏教学模式,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教学效果。
当然,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需要基于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关注小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讲究游戏化教学策略,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合作交流能力,挖掘小学生的潜能,真正让游戏教学为小学数学课堂添彩。
参考文献:
[1]李道博.试分析小学数学游戏性教学策略的设计与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4(36):118-119.
[2]任望菊.如何有效开展小学数学游戏教学[J].学周刊,2014(14):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