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献是一支爱的歌谣
2020-07-23吴应海
吴应海
思路点拨
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所给的材料为三则名人名言。分析这些材料,不难发现,它们都指向同一个关键词,那就是“奉献”。因此,写作时应紧扣“奉献”这一主题进行。
何为奉献?有一首歌唱得好:“长路奉献给远方……江河奉献给海洋……白鸽奉献给蓝天……”奉献是一种无怨无悔的付出,更是一支动人心弦的爱的歌谣。生活中,奉献无处不在:父母用奉献营造温馨的家庭,老师用奉献托起明天的太阳,军人用奉献保卫祖国的安宁,科技工作者用奉献换来一次又一次的举世瞩目……同学们可从中精选事例,写一篇记叙文,讲述感人的奉献故事,抒发敬佩之情。
当然,除了写人类社会的奉献故事之外,也可以写动物世界、植物世界中的奉献故事。这类故事,往往能令人有耳目一新之感。
如果你对“奉献”这一话题有独特的看法,也可以提炼观点,以此为中心论点写一篇议论文。比如,“奉献精神需要从小培养”“奉献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都是不错的论点。
美文引路
校长爸爸的快乐午餐
董玛瑛
章站亮是江西鹰潭余江县春涛镇黄泥小学的校长,可学生都叫他“校长爸爸”。
这是一所农村留守儿童小学,全校只有25名学生。2018年9月,章站亮被分配到新学校担任校长,他一来就爱上了这里,特别是孩子们那纯洁无邪的笑脸。可是,开学不到两天,他被一件事情困扰到了。孩子们的家到学校都有一定的距离,每天的午餐都要家里的老人送过来,这些爷爷奶奶们大都老态龙钟、步履蹒跚,往往送到学校,饭菜都凉了。老人们通常比较节省,章站亮看到,孩子们的菜大多数时候不是咸菜就是青菜。他想,孩子们正在长身体,如果营养跟不上,对孩子们的成长就会带来影响。他又想,过了9月就入秋了,山里凉得快,让孩子们吃冷饭冷菜就更不好了。
一番思虑后,章站亮决定自己给孩子们做午餐。学校没有做饭吃饭的场地,他想到了以前带领学生搞野餐的情景,那就自己买口大锅在操场上支起来吧,做好后,就和孩子们一起吃午饭。第二天上午上完课后,章站亮就去镇上买齐了做饭所需用品,一到学校,就在操场上张罗起来。不多时,炊烟袅袅,饭菜的香味弥漫在操场上空。
“丁零零”,下课铃一响,早已闻到香味的孩子们一窝蜂地向操场奔来,一个个眼神里充满了好奇,小鸟似的叽叽喳喳起来:“章老师,您怎么在操场上做饭啊?”“章老师,怎么烧这么一大锅啊?”“章老师,好香啊!我们可以尝一尝吗?”章站亮看着兴奋地问个不停的孩子们,满脸微笑,和蔼可亲地说:“以后啊,我每天中午给你们做饭吃,和你们一起吃饭,好不好?”孩子们一个个开心得一蹦三尺高,异口同声地欢呼起来:“好啊好啊,太好了,章老师您太好了,我们每天都能吃到热乎乎的饭菜了!”看到孩子们如此开心,章站亮心里也乐开了花。
此后的每一天,章站亮天不亮就骑车去镇上市场买菜,遇到刮风下雨的天气,乡间小路泥泞不堪,他就起得更早了,推着车往来。为了让孩子们营养全面,他让每一周的菜都不重复。除了给学生准备午餐,看到有孩子感冒咳嗽了,他就给他们炖冰糖雪梨。寒冷的天气,他一早就给孩子们煮好汤羹,让孩子们一到学校就能喝上,暖暖身体。知道山里的孩子最喜欢吃肉包子,他就时常给他们蒸上满满一锅。一到中午放学,孩子们就纷纷围过来问:“校长,今天中午吃什么呀?”然后一个个都变成了能干的小帮手,有的生火,有的洗菜,有的摆放碗筷。
孩子们的懂事让章站亮内心非常感动,看着他们每次都吃得心满意足的样子,他的内心由衷地感到快乐。每天和孩子们一起共进午餐,使得师生间的感情越发亲切。不知道从何时起,孩子们的称呼起了变化,都叫他“校长爸爸”。
为了让孩子们在外务工的父母也能知道孩子们在学校的情况,章站亮用视频记录孩子们每天的成长,取名“快乐小学堂”,放到短视频平台。孩子们的父母看到后,都为自己的孩子遇到这样的好校长而感到幸福。
(选自《做人与处世》)
【写作借鉴】
作者记叙了章站亮为了让自己的学生能吃上一口热饭,克服困难,亲自给学生做饭的故事。章站亮乐于奉献的感人形象跃然纸上,令人难忘。行文过程中,作者按时间顺序,把这位“校长爸爸”义务为孩子们做午餐的经过娓娓道来,同时对章站亮买菜、做饭等情景,以及孩子们围观他做饭的场面展开描寫,使人如临其境,油然而生一股敬意。通过学生对其称呼的改变,则从侧面烘托出了章站亮的高尚品质。
模拟金题
阅读下列材料,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奉献乃生活的真正意义。
——阿德勒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陶行知
对于我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替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
——爱因斯坦
佳作展示
老郑
吴佳佳
老郑是我们的宿管,今年62岁,退休后返聘回来的。我们叫他郑老师。
听说,老郑20多岁就来我们学校了,一开始是当炊事员,给老师和学生做饭。听说当年他为了能够把菜做得可口,专门利用暑假自费外出学习厨艺,红案、白案都有一手。他做出的菜,不仅师生赞不绝口,还吸引了周围不少单位的工作人员来学校搭伙。为了降低食堂成本,让大家吃得好一点,他总是和同事一起去农家采购鸡蛋、蔬菜,从不叫一声苦,喊一声累。在这个岗位上,他一干就是20多年,奉献出了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
后来,随着学校规模扩大,就餐学生人数增多,学校便将食堂对外承包,老郑不再负责做菜了,他的工作变成每天和几名值班教师一起进城采购食材。这采购可是个苦活儿,每天3点钟就得起床,一路颠簸一个多小时才能到达菜市场,然后是挑选食材,讨价还价,再一路颠簸回来,风雨无阻。春、夏、秋三季还好,冬天可就难熬了,天天冻得手脚失去知觉。听老郑自己讲,他的关节炎就是那几年得的,但他从没有叫一声苦,而是默默地承受着。
几年后,学校门卫室缺人手,领导又让老郑到门卫室当门卫,负责看门、收发报刊。这个工作看似轻松,其实更辛苦。且不说每天要把那么多报刊分发出去,累得够呛,就谈值班,人进人出的,光登记,就让他手忙脚乱了。另外,还要负责门前三包,每隔一天就要值夜班,巡逻校园。老郑明知这份工作更累人,但他服从安排,愉快地“走马上任”。
这一干又是数年,老郑到了退休的年龄。办完退休手续后,他人还未到家,就有一乡村帮厨队高价来请他当厨师,发挥“余热”。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老郑愉快地答应了。
然而两个月后,学校的宿管生病做了大手术,一年半载上不了班。学校领导又想到了做事认真负责的老郑,想返聘他回来担任宿管,但大家又不好意思开口。校长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拨通了老郑的手机。老郑得知情况后,二话没说,立刻辞掉“高薪”工作,回来给我们当宿管。他这个人基本闲不住,做了许多分外事。过去我们都是自己下课后去热水间打热水,老郑来了后,把每个人的热水瓶收过来,打完水后再送回去。他每天还帮各个宿舍定时开窗通风,从不间断。现在,如果谁的被子、衣服忘了收,不要担心,有老郑给盯着呢。
老郑的工作赢得了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学校破例把他这个退休人员表彰为优秀职工,并组织人把他的事迹撰写出来,通过校园电台进行宣讲。
校长在一次大会上说,老郑这个人,把一辈子都奉献给了学校,奉献给了师生,虽然没干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值得我们每个人尊敬!
老郑,好样的!
【评点】
作者用朴实无华的文字记叙了宿管老郑踏实肯干、无私奉献的故事,精心选取了老郑当厨师、负责采购、担任门卫、返聘当宿管等典型事例,通过学生、家长及校长的评价,从侧面烘托出老郑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塑造了一个服从安排、默默为师生奉献的老校工形象,字里行间满怀着对这位老人的敬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