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名师网络工作室出品:高考模拟专项训练之词语、标点符号运用20题
2020-07-23朱昌元陈益林沈坤林洪方煜
朱昌元 陈益林 沈坤林 洪方煜
朱昌元 名师工作室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题目。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大凡媒体的文章,总是权威和公正的,也是值得信任的。【甲】始料未及的是,在社交网络平台上,一些打着“媒体”旗号的自媒体,其实是在“挂羊头卖狗肉”,夹带似是而非的“私货”,混淆是非,甚至损害无辜者的合法权益。【乙】一些自媒体的庸俗解读,对他人名誉构成了侵犯;而洗稿、剽窃等行为,则对他人著作权构成损害。比如有的微信公众号文章,把鲁迅开三闲书屋、野草书屋等经历,解释成为赚钱而下海做书商,就有损害他人名誉之嫌。
值得关注的是,还有的自媒体表面上仗义执言,实则为“黑公关”。一些被不法金主所收买的自媒体,故意策划话题、制造热点并购买流量,甚至亲自扮演“网络水军”角色,对企业展开恶意攻击。而有一些所谓的“热点”报道,其实缺少基本的事实依据,甚至不乏恶意攻击。【丙】在如某电商平台《沦为博彩网站洗钱平台,單店日洗钱50万》等骇人标题的诱导下,受众时常被语焉不详的耸人听闻所欺骗。
(1) 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始料未及 B. 仗义执言 C. 骇人 D. 耸人听闻
(2) 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 甲 B. 乙 C. 丙
命题: 德清县高级中学 欧阳炜
浙江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朱昌元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题目。
近年来,传统文化不断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在公众眼前。年轻人更喜欢传统文化了吗?传统文化传播体现了什么新规律?传统文化为什么也可以很流行?【甲】悄然勃兴又猛然袭来的这股“国潮”,不仅让许多曾经对“传统”充满反叛的年轻人,心甘情愿成为传统文化的座下门徒,也让整个社会有些始料未及,惊讶透着欣喜。
放眼望去,几乎每一个年轻人感兴趣的时尚领域,都不难看到传统文化的身影。【乙】潮牌、球鞋这些年轻人热衷的时尚消费品,开始越来越频繁地呈现和使用传统文化的符号与要素;古筝、二胡等传统音乐不再曲高和寡,登上了弹幕视频网站的播放热榜。关注小说、影视、游戏、文创等领域,也可以看到传统文化为原创者们提供着源源不绝的灵感源泉,而那些从传统文化之中脱胎、嬗变而成的文化作品,更是倍受青少年群体的追捧和喜爱。
【丙】然而,崭新的局面,也带来了值得关注的新问题:传统文化为什么突破了过去的传承困境,这股传统文化的复兴潮流为什么来得如此迅猛,今天的年轻人为什么对传统文化如此钟情。
(1) 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座下门徒 B. 曲高和寡 C. 嬗变 D. 倍受
(2) 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 甲 B. 乙 C. 丙
命题: 德清县高级中学 欧阳炜
浙江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朱昌元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题目。
近两年,短视频火得一塌糊涂,却越来越透着点“邪性”。“记录普通人的生活”,某短视频App如是宣称。【甲】只是放眼望去,那些十来秒的短视频中,真正的普通生活、优质记录倒在少数,多半还是自虐式吃异物、无意义的搞笑以及刷底线的猎奇。【乙】回顾这些年网络流行的一些风向,不难发现其中也有一种趋势:载体从文字、图片到视频,浏览时间从以分计到以秒算;提供的信息日渐低俗,用户的时间被越切越碎,品位似乎也一降再降。互联网大潮起起落落,低俗短视频的风潮终会过去。只是,若按这趋势发展,下一次的流行物是否会更让人大跌眼镜?
潮流代代不同,年年变化,不变的是年轻人始终能够敏感地追上潮流,乐在其中。【丙】古语有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年轻人正处于三观塑造期,他们所追逐的流行风潮,必将“润物细无声”般内化于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之中。相较于过往,如今的潮流风向标主要发源于网络,更新更快、花样更多,却也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如若不加选择地终日追逐,部分年轻人空虚迷茫的状态只怕更甚。
(1) 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塌糊涂 B. 日渐 C. 品位 D. 鱼龙混杂
(2) 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 甲 B. 乙 C. 丙
命题: 德清县高级中学 欧阳炜
浙江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朱昌元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题目。
传统表演艺术与普通民众生活休戚相关,【甲】其表演通常具有群体性特征:无论侗族大歌还是壮族山歌,人人都可展示歌喉;无论汉族的秧歌,还是藏民的锅庄,民众欢乐起舞的场面都蔚为大观。对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坚持其生活性、群体性,而不应仅局限于艺术团体或演出队等小范围内。广大民众为庆贺丰收、祭祖敬神、禳灾祈福而载歌载舞的即兴表演,寄托着他们深沉的精神追求和丰富情感。使传统表演艺术“雅化”,固然能彰显各类民族民间艺术的特色,但也弱化了传统表演艺术的民俗文化内涵。
当然,各类民间表演艺术经过充分提炼和艺术升华,进而搬上舞台,其成功之作会对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起到促进作用。【乙】如春晚舞台上,藏族舞蹈《飞弦踏春》、《赛马》,蒙古族舞蹈《吉祥颂》等节目都曾大放异彩。然而,在对民间表演艺术进行再创作的过程中,有些实施者没有坚持本真性的原则,将一些传统艺术改编得面目全非。比如,有些人在改造民乐时套用西方音乐编排方式,被改编的作品便失了自身的魂魄。【丙】因此,对民族民间艺术进行“二度创作”,应既不失其本真的艺术特性,又科学地融入现代元素,适应民众新的审美需求。
(1) 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休戚相关 B. 蔚为大观 C. 彰显 D. 进而
(2) 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 甲 B. 乙 C. 丙
命题: 德清县高级中学 欧阳炜
浙江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朱昌元
陈益林 名师工作室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题目。
【甲】在正常、健康的师生关系中,师生之间应当存在界限。并与雇佣关系、亲缘关系区别开来,学生的科研需求应具有相对优先性。【乙】2018年11月教育部发布的《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规定,高校教师“不得要求学生从事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无关的事宜”。所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导师能做也应做的主要是关注学生的研究方向,根据学生的需求給予指导。相应地,学生也应该接受导师合理的批评和建议,明确拒绝导师越界的行为。当权利和义务的范围清晰后,导师和学生的关系才能变得更纯粹轻松。
推动理想的导师和学生关系落地,弥合理想和现实的差距,高校和科研院所要改变以往师生之间不平等的权力结构,明确师生双方的权利义务。【丙】导师的权力也需要关进“制度的笼子”,通过制定行之有效的制度,加快教师行为规范落地,探索更专业的师生互动模式,形成“导师指点迷津,学生豁然贯通”的良性循环。
(1) 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界限 B. 权利 C. 弥合 D. 通过
(2) 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 甲 B. 乙 C. 丙
命题: 永康中学 万 森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题目。
【甲】对生活的坚定,体现一个“作者”的责任。如果莎士比亚在创作戏剧时全然接纳他人的意见,何来穿越世纪的浪漫和不朽的艺术华章?【乙】人生亦如是。作为生活的创作者,自乱阵脚,又如何创作生活的杰作?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唯有对自我追求的坚定,才能指引我们不断充实精神、武装头脑,以对抗信息爆炸的虚伪与混乱。旁人尽情游乐时的多一分钻研,旁人休闲谈天时的多一刻练习,旁人呼呼大睡时的多一页阅读,都是我们在追求的道路上迈出的坚定一步。文艺作品怕没有精神,人生之书也怕没有灵魂。【丙】纵然如《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一般富裕、头脑空虚、精神贫瘠,也只能陷入无尽的混乱与茫然。想要付与生活之书灵魂,以坚定为驱使的精心钻研正是最优之解。
然而,坚定也并不是闭门造车、目不窥园。在前行的道路上,要善于反思总结,也要听听旁人的意见。一味的冲刺可能只是原地打转,甚至南辕北辙,相反,如果开门听听别人的意见,目偶尔窥园,那么以他人之语明得失,调整方向,就可以更好地为生活之书的写作注入源头活水。
(1) 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纵然 B. 付与 C. 南辕北辙 D. 源头活水
(2) 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 甲 B. 乙 C. 丙
命题: 东阳中学 王玲琳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题目。
病毒是最阴暗的黑客,总会出其不意地攻击人类。“非典”的阴影还没有淡退,各种变异和新型的病毒又接踵而至。2020年这个春节,大家被新型冠状病毒困在了家里。【甲】本来,这是一个严肃得不能再严肃的话题,可是依然有人拿冠状病毒开玩笑、耍段子、造谣言,可笑复可悲。灾难是一个巨大的伤痛,对待它的正确态度是反思、戒备、抱团抗击,而不是报以讪笑、戏谑。
在这场特殊的战“疫”中,“抗非”英雄、80多岁的钟南山院士再次挂帅逆行。【乙】还有很多平凡又特殊的身影,他们是医生、护士、建筑工人、外卖小哥……他们身处前线,坚持、坚韧、坚守,成为奋战者、摆渡人。【丙】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一个个感人的场景、一句句温暖的祝福、一箱箱紧缺的物资,生命因顽强而感动,民族因众志成城而凝心聚力。多难兴邦,负能量的天灾人祸激发出无穷无尽的正能量,这才是一个民族奋进的原动力。
(1) 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出其不意 B. 淡退 C. 接踵而至 D. 激发
(2) 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 甲 B. 乙 C. 丙
命题: 义乌市第六中学 李新地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题目。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然而,多少古人有过的,今天的视野中却杳无了。【甲】比如古诗词中的盛大雪况:“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似我等之辈,虽未历沧海桑田,但儿时的冬天还算是雪气蓬盈,那一夜忽至的“千树万树梨花开”,好歹也亲历过。【乙】可满嘴冰淇淋的现代孩子,谁堆过雪人?谁打过雪仗?令之捧着课本吟诵那莫须有的“大如席”,真够难为那一颗颗小脑瓜了。
在新生代眼里,【丙】不知所云的“古典”比比皆是——立在常年断流的黄河枯床上,除了唇嗓的焦躁,除了满目的干涸与皴裂,你纵有天才之想象,又如何模拟得出“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磅礴之势?谁能打捞起千年前李太白心中的那份激情与豪迈?现代的孩子,除了疑心古人的夸饰骄言或想入非非,还会作何想呢?
(1) 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然而 B. 杳无 C. 沧海桑田 D. 想入非非
(2) 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 甲 B. 乙 C. 丙
命题: 舟山市岱山中学 钟楚楚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题目。
【甲】陆放翁有一联诗句:“偶呼快马迎新月,却上轻舆御晚风”,这是他做地方官的风流。【乙】我在康桥时虽没马骑,没轿子坐,却也有我的风流:我常常在夕阳西晒时骑了车迎着天边扁大的日头直追。日头是追不到的,我没有夸父的荒谬,但晚景的温存却被我这样偷尝了不少。有三两幅画图似的经验至今还是栩栩地留着。只说看夕阳,我们平常只知道登山或是临海,但实际只须辽阔的天际,平地上的晚霞有时也是一样的神奇。有一次我赶到一个地方,手把着一家村庄的篱笆,隔着一大田的麦浪,看西天的变幻。有一次是正冲着一条宽广的大道,过来一大群羊,放草归来的。偌大的太阳在它们后背放射着万缕的金辉,天上却是乌青青的,只剩这一条大路,一群生物,我心头顿时感着神异性的压迫,我真的跪下了,对着这冉冉渐翳的金光。【丙】再有一次是更不可忘的奇景,那是临着一大片望不到头的草原,满开着艳红的格桑花,在青草里亭亭玉立,阳光从褐色云斜着过来,幻成一种异样紫色,透明似的无法直视,刹那间在我迷眩了的视觉中,这草田变成了——不说也罢,说来你们也是不信的!
(1) 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荒谬 B. 辽阔 C. 变幻 D. 亭亭玉立
(2) 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 甲 B. 乙 C. 丙
命题: 杭州市萧山区第八高级中学 施利兴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题目。
【甲】电视剧《庆余年》是去年底今年初当之无愧的热播剧,播出时,几乎每天都有相关话题登上热搜榜。剧中让人印象最深刻的一幕便是范闲借酒斗诗,唐诗宋词张口而来,不仅让剧中的大文宗庄墨韩目瞪口呆,也让屏幕这边的我们大惊失色。【乙】穿越到古代的范闲,教科书般展示了什么叫做知识的力量,那些读过的书、看过的诗都成了武装他的铠甲。闲来无事,他默写《红楼梦》,书籍刚出就风靡整个京城。参加宫宴,他在百官面前狂背唐诗宋词元曲,一夜之间成为“诗神”,名望大涨。他说:“我看过的每一个字,读过的每一本书,都记得丝毫不差,屡试不爽。”【丙】在“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的今天,范闲实打实地告诉我们:“你读过的每一本书,都不会被辜负。”
(1) 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惊失色 B. 风靡 C. 屡试不爽 D. 甚嚣尘上
(2) 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 甲 B. 乙 C. 丙
命题: 东阳市巍山高级中学 曹丹霞
沈坤林 名师工作室
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题目。
【甲】從艺术表达上来说,《故事里的中国》(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文化节目)将戏剧、影视、综艺三种形态融合呈现。【乙】以首期节目《永不消逝的电波》为例,主持人董卿分别对1958年版电影中何兰芬的扮演者袁霞、李侠原型人物李白烈士的孙子李立立先生、以及当年在西柏坡接收李白电报的报务员苏采青女士进行深入采访。他们真诚、动情的讲述,从各个维度丰富了观众对《永不消逝的电波》台前幕后的认知,不仅展示了时代经典是如何呕心沥血创作出来的,更道出了影视作品背后荡气回肠的英雄故事。当观众带着这些认知再来欣赏胡歌、刘涛的表演时,不会觉得自己是在纯粹欣赏戏剧,而且是仿佛重返了历史现场,走进了英雄内心,经典因此有了呼吸和心跳,充满了浓烈的感染力。
爱国主义、英雄情结和对真善美的向往,是每一代人共同的追求,但不同时代的表述方法都会具有自己时代的特征和烙印。【丙】如何在当代激活经典艺术作品中的故事,让它们对当下观众尤其是青年群体产生影响,拉近传统经典与当代人的距离,这是对当代艺术创作者的考验。
(1) 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融合 B. 呕心沥血 C. 荡气回肠 D. 而且
(2) 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 甲 B. 乙 C. 丙
命题: 仙居中学 项海燕
1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题目。
每一代的年轻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流行范式。深谙年轻语态的网络春晚,一网打尽年度焦点、热点,【甲】同时悉心听取广大网友的心声,用创意的脑洞串联过去一年的流行符号,力争让广大年轻用户在这场“青春嘉年华”中玩得尽兴,看得过瘾。
【乙】网络春晚满足网友的期待——尼格买提、朱广权、康辉以央视boys的全新组合亮相,用脱口秀的形式对2019年进行年度总结。【丙】应邀来到现场的,还有一群风华正茂的“最美奋斗者”: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杨长风与他的团队,把“火焰蓝”穿在身上的国家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奋战在扶贫一线的“松茸西施”“扶贫书记”……网络春晚不仅在气质上更具网络感,还打通线上线下,贯通小屏大屏,以不拘一格的形式,在网络文化和综艺晚会之间搭建一座沟通的桥梁。
(1) 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范式 B. 串联 C. 贯通 D. 不拘一格
(2) 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 甲 B. 乙 C. 丙
命题: 桐乡市凤鸣高级中学 钱志强
1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题目。
【甲】新冠肺炎疫情之下,白衣天使们坚守阵地的精神让人为之动容;但与之同时,事发之因——即愚昧无知的野味交易,让人为之憎恶,也为之痛心。
细而究之,野味交易与病毒传播背后的社会文化因素,其实不外乎面子文化和对野味补身的迷信。【乙】在《说面子》一文中,鲁迅曾言,“面子”是“中国精神的纲领”。所谓“面子”,其实就是指一个人的社会地位的体现。爱面子本是无可非议、自然不过的事。然而,在过度的自我膨胀和民俗传统“吃什么补什么”观念的影响下,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带动了盲目的“面子消费”,由此酿成不堪设想的恶果。【丙】因此,即便有“非典”的前车之鉴,野味依旧被冠以“无添加剂”“纯天然”等美名,使得部分群众趋之若鹜,由此导致了生灵的浩劫和病毒的肆虐。
(1) 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迷信 B. 无可非议 C. 然而 D. 趋之若鹜
(2) 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 甲 B. 乙 C. 丙
命题: 桐乡第一中学 张 磊
1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题目。
在公共说理中,首先要分辨“事实”和“看法”的区别,任何看法、想法都不具有自动的正确性,都需要证明其正确性。【甲】证明也就是说服别人,清楚地告诉别人,为什么你的想法是正确的?理由又是什么?要清楚地表达主张和理由,就需要对重要的用词有清晰的概念和定义。
【乙】演员阿特金斯(《青青珊瑚岛》中饰演男主角)接受采访,谈起自己的“成功”时说:“对我来说,成功就是别人怎么看你。”在媒体上,“成功”是常用词,但关于“成功”的公共讨论却像阿特金斯一样,很少有对这些字词细加定义的。定义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从论据中排除暧昧含混的成分,明确地将注意力集中到正在进行讨论的实际问题上。【丙】具有说服力的说理必需遵守定义清楚和概念准确的原则,否则会给人造成不良印象——支吾搪塞、故弄玄虚、耍滑头。
(1) 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分辨 B. 自动 C. 暧昧含混 D. 必需
(2) 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 甲 B. 乙 C. 丙
命题: 桐乡市凤鸣高级中学 钱志强
1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题目。
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很多农村人背井离乡,从农村迁徙到城市。【甲】故乡,就像游子远行之前,父母交给我们的盘缠,一点一滴地为我们提供精神营养——无论顺利或挫折,无论成功或失意,它都寸步不离地跟着我们。为什么说故乡已是一个驿站呢?【乙】唐先武从三个方面诠释了这种认识:故乡这个概念,对于更多的人来说,已然成为记忆而不是实体;经过岁月的洗涤,记忆中的故乡已经被诗化了,而不再是原貌,对于一个融入城市生活的人,无论是空间意义的故乡还是时间意义的故乡,我们都很难返回了。唐先武的故乡记忆,是魂牵梦绕的,是经过岁月沉淀之后依然儲存的意象,进而他笔下的故乡往事能够栩栩如生。【丙】那个地方,那个时代,那些人,那些事,我们能够从中读出他的欢快,因为那是他纯真的童年。
(1) 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迁徙 B. 诠释 C. 魂牵梦绕 D. 进而
(2) 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 甲 B. 乙 C. 丙
命题: 桐乡市凤鸣高级中学 钱志强
洪方煜 名师工作室
1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题目。
2020年伊始,我国影视行业仍处于深度调整态势当中。【甲】一方面,2019年内地电影爆款叠出,创下642.66亿元的票房新高,在诸多动漫电影中,《哪吒之魔童降世》一骑绝尘,票房近50亿;另一方面,各类市场主体仍能明显感受到调整的“阵痛”。调查显示,横店影视城的开机率同比直降45%。此外,2019年以来共有超过3228家名称及主营业务涵盖“影视”的公司注销,远高于2018年的1946家。
【乙】业内人士认为,当前中国影视市场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国产片更加自信,不再“谈好莱坞色变”。【丙】观众和市场的选择标准更趋理性,2020年将涌现出更多源于现实生活,紧扣时代脉搏,更具普适价值观的精品力作。而且,在呈现形式上也会有创新探索,从前被互联网视频抢占的传统市场,将迎来基于5G技术的新视频类型的挑战。
(1) 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叠出 B. 一骑绝尘 C. 涵盖 D. 基于
(2) 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 甲 B. 乙 C. 丙
命题: 仙居中学 马星星
1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题目。
奥德修斯用计逃脱塞壬的诱惑,是《荷马史诗》中的经典段落。有趣的是,这则故事被现当代的人们赋予了各色各样的意义。他们的阐释不但各有侧重,有的甚至相互冲突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甲】这则故事为什么能引起研究者这么大的兴趣?谁的阐释更能让人信服?
在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的《启蒙辩证法》中,奥德修斯与塞壬的对立,构成了启蒙与巫魅之对立的原形。【乙】他们认为奥德修斯与塞壬之间的遭遇是“一场既成功又不成功的遭遇”。说是“成功”,表面上指的是奥德修斯的成功,按照两位作者的阐释,实则是启蒙者的成功。【丙】奥德修斯通过“有理性形式的抗拒”,祛除了笼罩在塞壬之歌上的“巫魅”,启蒙者完成了对自然、对远古的至高无上之权力的胜利。同样,所谓“不成功”,指的是塞壬及其代表的原始自然力的失败。
(1) 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水火不容 B. 原形 C. 至高无上 D. 及其
(2) 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 甲 B. 乙 C. 丙
命题: 仙居中学 张灵侠
1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题目。
【甲】红色崇拜的滥觞,普遍认为有三种:来自太阳、火和血液。《淮南子·天文训》言:“日为德,月为刑,月归而万物死,日至而万物生。”看到阳光下万物生机勃勃,古人便产生了对太阳的依恋和崇拜,自然而然,象征太阳的红色便备受青睐。
【乙】《说文解字》中则提到:“赤,南方色也。从大,从火。”红色也是火,燧人氏钻木取得火种,带来光明和温暖。人类走向文明的历史进程中,更让红色成为流淌在血液中的革命基因,彰显出力量和权威。
然而正红、朱红地位不可一世,一度和“黄”一起,成为皇家垄断色。按照传统的五德与五方、五色的对应体系,皇城中的黄色属土,乃是中央之色。【丙】而红为火,土赖火生,火多土焦;火能生土,土多火晦。用红墙举黄瓦,有滋生、助长之意,亦象征稳固,表兴旺发达。
(1) 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滥觞 B. 生机勃勃 C. 不可一世 D. 乃是
(2) 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 甲 B. 乙 C. 丙
命题: 台州中学 王则璎
1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题目。
那时,广场的灯光还不足以亮过漫天的星光,双向两车道的马路对来往车辆来说绰绰有余。【甲】一个个寻常的夜晚,构成了我对“城”的最初印象——颠簸、混杂,却又热闹得很。
人在不断长大,城市也在逐渐生长。背上行囊,离家求学,时而返乡——此后与县城的每一次相遇,总能发现新的变化。【乙】广场告别了散落的地摊,步行街上人头攒动;原来宽敞的路口开始变得拥堵,新的车道正在扩建;满眼尽是五光十色的霓虹彩灯……记忆中的那个只能供人短暂享受夏夜的小县城,已经悄然升级为繁华的“不夜城”。
不胜枚举的小城故事,可说是城市空间演绎的生动样本,见证着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巨大变迁。【丙】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市品质跨越式提升,城市群格局基本形成……时光荏苒中,我们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
(1) 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绰绰有余 B. 五光十色 C. 演绎 D. 尤其
(2) 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 甲 B. 乙 C. 丙
命题: 桐乡市凤鸣高级中学 赵云强
2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题目。
唐人诗中的雁门、玉门、阳关、阴山、燕然等,有时是实写,有时是虚指,只是边境之地、汉胡分界的代称。但是诗歌中的玉门和阳关,比起其他地方来,更多了一份孤独荒凉。【甲】玉门和阳关之外,便是游牧民族的天下,与中原腹地之间隔着一段长长的空白,杜甫《送人从军》就说“阳关已近天”,西去之路“累月断人烟”。这样一段人烟稀少的路途,音书不通,也难料归期,更让人忧心忡忡。唐诗中的玉门和阳关从来都是秋冬之景,这不但是自然气候的特征,也是诗人心中的映象。【乙】在许多诗人的眼中,玉门、阳关以内是中原故土、文明腹地,一旦出关,踏上异域土地,似乎就进入了蛮荒、孤独的所在。【丙】所以王维对西去的友人道一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西出玉門、阳关的人,怕被战争吞噬,也怕被孤独包围,更怕被世人遗忘,这都让西去的征途倍添离别的忧伤。
(1) 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空白 B. 忧心忡忡 C. 映象 D. 一旦
(2) 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 甲 B. 乙 C. 丙
命题: 台州市新桥中学 李巧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