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BS+SP在神经内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2020-07-23颜建辉陆桢黄克敏赵胡娟郭立军黄丽娟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0年9期
关键词:成绩神经内科满意度

颜建辉 陆桢 黄克敏 赵胡娟 郭立军 黄丽娟

【摘 要】 目的:探究CBS+SP在神经内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9月至2019年8月,以神经内科实习生为研究对象,选取76例,按照实习生姓氏拼音顺序编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8例,前者给予传统带教模式,后者采取CBS+SP模式,比较两组实习生的成绩和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理论成绩、实操成绩和综合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带教满意度为94.73%,高于对照组的78.95%,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教学中,应用CBS+SP模式能够提高实习生成绩,教学满意度较高。

【关键词】 神经内科;教学模式;CBS;SP;成绩;满意度

神经内科疾病种类多且病情复杂,患者病程较长并呈反复发作的特点,临床治疗难度较高,对医护人员提出较高要求,医学生应该具有较强的推理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且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以此适应临床工作需求[1]。教学是提高实习生上述能力的主要方式,但目前教学方式较多,具体选择尚无共识,其中以病例为导向的教学模式(CBS)和标准化患者(SP)应用较为广泛,但二者联合使用的研究较少,具体效果值得进一步探究。本文作者探究了CBS+SP在神经内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6年9月至2019年8月,以神经内科见习实习生为研究对象,选取76例,按照实习生姓氏拼音顺序编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8例。对照组男15例,女23例;年齡20~24岁,平均(22.18±5.21)岁;其中本科23例,研究生15例。研究组男14例,女24例;年龄19~24岁,平均(22.55±5.39)岁;其中本科24例,研究生14例。上述资料组进行组间比较,差异较小(P>0.05),不影响研究结果。

1.2 教学方法

对照组给予传统教学方法,教师事先了解实习生基本情况,按照教学大纲设定教学方案,以教师讲解为主,实操课程由教师示范,学生观摩,设置答疑环节,出科前参加考试;研究组给予CBS+SP模式,措施:1)确定SP患者,由临床医师辅助选取患者,5~10例,严格遵照如下标准选取:①熟练了解神经内科疾病特点;②具有表演能力,能够声情并茂地将病情反应展现出来;③具有良好的沟通和记忆能力;④需守时、时间有弹性且可靠。对SP患者进行培训,疾病包括:癫痫、周围神经病变、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脊髓疾病和运动障碍等,每位患者掌握2种神经内科疾病模拟能力;2)开展CBS教学,教师将学生分组,选出小组长,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教学,教师参照教学大纲,设计两个模拟病理,由SP患者模拟表演,表演内容课前提供给学生,小组讨论,自行查阅资料,解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学过程中可由SP患者现场模拟病例,教师旁观,由小组独立进行诊断和治疗,教师对具体情况进行总结,提供深入探究方向,引导实习生深入探索,以癫痫为例,SP患者表现癫痫发作状态,教师要求实习生完成接诊、查体、检查、信息采集、诊断、鉴别诊断全过程操作,教师对实习生的表现进行评估,梳理重点和难点;3)完善考核方式,以教师考核和出科考试为主要部分,配合开展小组互评和实习生自评方式,二者比例为3∶2。

1.3 观察指标

1)成绩包括:理论成绩、实操成绩、综合成绩,由科室权威专家制定题库,出科前进行考核,结合日常表现综合评定,每项满分100分,分值越高说明成绩越佳[2];2)带教满意度评估,使用调查问卷方式,评估实习生对课堂氛围、教师态度、教学探索性、课堂讨论、评估手段、课程延伸性等满意情况,满分100分,划分3个等级:非常满意:91~100分,满意:71~90分,不满意:0~70分,满意度为前两个等级占比之和[3]。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24.0软件,计数资料[n(%)]和计量资料(±s)分别行卡方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实习生成绩比较

研究组理论成绩、实操成绩和综合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带教满意度

研究组带教满意度为94.73%,高于对照组的78.95%,P<0.05。见表2。

3 讨论

神经内科知识复杂且抽象,患者病因和病情复杂,很多疾病发病机制尚未完全确定,相关知识体系庞杂,对医学工作者提出了较高要求,尤其对于尚未接触临床工作的学生而言,实操、病例分析等均存在较高难度,因此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意义重大[4-5]。既往教学模式以传统教学方式为主,但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实习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思维训练和实操锻炼不足,效果欠佳,因此本次研究中旨在找寻更为高效的教学方式。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各项成绩和带教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原因分析如下:CBS模式中教师发挥引导作用,以病例为基础,综合应用小组讨论、分析、探索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SP患者需接受系统规范训练,逼真的展示疾病状态,在教学中扮演患者,模拟诊断或治疗场景,供学生实操演练。CBS+SP模式在神经内科教学中优势明显:1)能够调动实习生的积极性,SP患者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真实展现疾病状态,营造了逼真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兴趣,引导实习生积极参与其中,而不是在传统教学中被动接受知识;2)锻炼实习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教师在课前向其发放病例信息,提出相关问题,实习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预习工作,根据问题处理需求自主查阅资料,组间讨论,激发了实习生的探索精神,在问题分析、资料查阅、问题处理过程中锻炼了其综合能力;3)促进其全面发展,创新考核模式,增加互评和自评内容,帮助其确定自身的优势和短板,可在今后学习和工作中予以充分利用,进而实现全面发展。

综上所属,在神经内科教学中,应用CBS+SP模式能够提高实习生成绩,教学满意度较高。

参考文献

[1] 许薇,李继.浅谈SP与C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神经内科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8,12(24):104-105.

[2] 胡平,曾令琼,刘艳萍,等.微信群在神经内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8,17(07):710-713.

[3] 朱余友,王娟,王黎,等.基于BOPPPS教学模型的微课体系在神经病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9,39(01):47.

[4] 廖艳,林殷,张聪,等.CBS和PBL整合教学模式在老年保健与康复教学中的应用[J].中医药导报,2018,24(04):122-125.

[5] 张贵丽,潘华.以问题为基础联合以病例为基础教学模式在神经内科进修医师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卒中杂志,2017,12(11):89-91.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湘教通[2013]223号,课题名称“《神经病学》理论教学中基于标准化病人教学新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作者简介:颜建辉(1974-),男,硕士,教授。研究方向:内科学/神经病学

*黄丽娟为本文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成绩神经内科满意度
神经内科护理中脑卒中康复护理体会
神经内科患者焦虑与抑郁症状的临床观察
2021国庆档总票房43.85亿元 满意度创历史新高
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观察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论如何提高高中化学成绩
剖析累进评分法对体育成绩评定的必要性及其应用
影响高中体育特长生成绩的因素及对策分析
电子商务通识课程考试成绩多维度分析
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