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线并行”助力脱贫攻坚
2020-07-23李玉超
李玉超
社旗农商银行把精准扶贫作为政治责任和使命担当,急政府所急,想贫困户所想,认真落实国家金融扶贫政策,积极改进信贷服务,创新贷款品种,助力脱贫攻坚。截至2020年3月底,社旗农商银行扶贫贷款余额达3 49亿元,带动1. 02万户3 6万人增收。
围绕金融扶贫主线,做实信贷服务,让“钱”转起来
提升站位,做好政策落实和部门对接,形成工作台力。一是组织领导到位。制订了《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精准扶贫实行专门领导、专设部门、专列计划、专项考核、专题推进“五专机制”。主动向县委政府汇报,争当精准扶贫的主办银行;主动与扶贫办、财政局、农业局、乡镇、村组对接,研究精准扶贫政策;成立金融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设立金融扶贫办公室,建立专门扶贫贷款台账,强化扶贫贷款监测统计、日常指导协调。二是部门设置到位。成立三农事业部,专门负责全辖扶贫类贷款指导、管理、服务工作,开展与相关职能部门对接协调;积极做好人民银行扶贫再贷款的申请,建好台账,严格按照规定用途和利率发放贷款,共申请使用扶贫再贷款3 5亿元。三是风险控制到位。做实风险补偿保障,县财政建立风险补偿金,按约定比例分担实际发生的风险,该资金目前达5350万元。做实四方协议保障,按照政府、银行、省農信担保公司、省担保集团签订的四方协议要求,按3:1:4:2的比例分担风险,建立风险分散补偿机制。做实金融服务保障,以县、乡、村三级服务体系为依托,对扶贫贷款进行贷前推荐、业务指导和贷后管理,为贫困户、带贫企业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
积极探索,创新扶贫模式和信贷产品,优化信贷服务。一是模式上创新。推出“政府十银行十企业+合作社十贫困户”带贫模式,与牧源公司、民兴生物科技、满意蔬菜专业合作社等合作,通过企业带贫方式助力贫困户脱贫;联合农业局、工商局,对全县34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进行筛选,重点对安排贫困户务工多、带贫实力强、项目基础好的53家专业合作社进行重点支持,累计投放带贫类贷款2.3亿元。二是产品上创新。企业带贫方面,设计出“聚爱脱贫贷”“民兴脱贫贷”“蔬菜致富通”等产品;在小额扶贫上,设计了“扶贫宝”“创业通”等扶贫惠民贷款产品,重点解决了扶贫户、失业群体创业致富、融资难题,累计发放农户小额贷款1.1亿元。三是机制上创新。将原来的企业“捐赠”带贫扶贫模式改为“务工”增收扶贫模式,转变贫困户坐等帮扶的思维定势,增强其通过劳动实现脱贫的主动性。将原来的“申请公示一调查一放款”流程优化为“申请一调查一符合条件的按流程投放,不符合条件的直接向申请人反馈信息”,有效压缩了贫困户申请后等待时间。
围绕驻村扶贫主线,做优结队帮扶,让人“动”起来
履行使命,在驻村扶贫中承担责任,彰显风彩。一是在驻村帮扶上真用情。社旗农商银行37名党员先锋分包133户贫困户,上门送项目、送资金、送温暖,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在扶贫一线传递真情。选派朱集镇李庵村第一书记朱泰森,先后协调筹措资金160余万元,完成该村安全饮水、党群服务中心的建设、电网改造、村级道路硬化、拦河坝修建、太阳能路灯的安装,改善了该村的基础设施,赢得了群众一致肯定,由于工作突出,被省委组织部评为“全省优秀驻村第一书记”,他的事迹被省银行业协会和许多媒体转载。二是在扶贫宣传上真下劲。利用送戏下乡、入户宣传、网点宣传等渠道和手段,公示扶贫贷款的条件、额度、程序:把农业常识、技术和农商银行产品服务整合印成致富手册发给贫困户,让其了解农技知识,掌握贷款申请审批流程,为畅通办贷渠道提供保障。在85个贫困村党群服务中心悬挂公示牌,公示扶贫贷款包村客户经理、联系电话,广泛接受广大群众咨询和贷款申请,现场进行信贷扶贫政策宣讲、贷款“五步法”流程和利率优惠政策,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了解和知晓小额信贷扶持等相关政策。三是在履行社会责任上真担当。在春节、中秋等传统节日,向贫困户送去米面油及慰问金等;组织干部员工向贫困户捐赠棉衣百余件;开展“代理妈妈”活动,党员干部与11名贫困户孩子结对认亲,送去关怀和温暖;先后向贫困村、贫困户捐款、捐物累计30余万元。
统筹兼顾,在应对疫情中勇于担当,体现大爱。一是加大扶贫信贷投放,确保金融扶贫力度“不减”。班子成员带队到各乡镇党委政府拜访对接,听取金融支持复工复产、精准扶贫方面的建议,了解扶贫工作动态。分组到带贫企业、专业合作社实地调研,为快速投放提供科学依据,一季度新投放扶贫贷款2570万元。二是差异化信贷支持,确保金融扶贫政策“不松”。对于受疫情影响的贫困户和扶贫企业客户,通过无还本续贷、展期或调整结息方式的措施予以差异化支持,疫情发生以来,共办理扶贫类延期还本付息贷款1095万元。三是积极让利减息,确保扶贫客户还款压力“不增”。对于存量的带贫企业贷款客户和纳入名单的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客户进行利率优惠,幅度达50-200个基点,真正让利于企,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实体经济产生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