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壁画“动画”记
2020-07-23沈杰群
沈杰群
将精彩绝伦的壁画转化为活泼平易的动画,是前敦煌研究院榆林窟讲解员许鑫盼了6年的梦想,现在终于实现了。以莫高窟经典壁画为原型的“敦煌动画剧”,最近在微信和QQ小程序“云游敦煌”上同步首映,共五集,每一集时长不超过5分钟,用户不仅可以观看和分享这些动画剧,还可以亲身参与配音和互动。
在做中英文双语讲解员时,许鑫总是小心翼翼地打开一间间洞窟,照亮壁画的精华部分,以同一种声调为游客讲解静止壁画的故事。而在这次配音动画剧里,他直接转变、自如切换为各种“画中人”,把故事演出来。在《神鹿与告密者》里,4个角色——国王、王后、九色鹿和背叛者,皆由他一人“全声线”配音完成。
对莫高窟极为熟悉的他,惊喜于这次壁画的成功“动画化”,“不是说重新画一个動画片出来,而是直接把壁画原作给做出来。动画对原壁画的细节还原程度挺好的,基本上和原作的风格是一样的。”
“敦煌动画剧”项目组非常注重壁画细节的还原,“历史久远难免会有一些破损缺失,需要在参考原画的基础上进行还原,在动态画面中去模拟和呈现静态壁画所描绘的状态,赋予人物灵动感,这是非常难的。”比如,敦煌壁画里一些人物是有“飘带”的,“当某个人物动起来时,飘带该怎么跟着人物一起动?每一条飘带都改了几十遍。”
敦煌莫高窟现存洞窟多达735个,在如此浩瀚的素材库里选取适合转化的“壁画IP”时,项目组也是煞费苦心。首先考虑的是哪些容易吸引观众。“‘九色鹿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故事,一定要拿出来。但很多人不知道,来自莫高窟北魏第285窟的经典连环画‘五百强盗成佛,也是现今有考证的最早的连环画式的因缘故事画。”
除了努力寻觅有意思的故事,项目组还想要找出大众喜欢的“美好的东西”,比如《伎乐图》中的“反弹琵琶飞天”,最终转化为动画剧《谁才是乐队C位》,过程相当不易。“反弹琵琶”只是一幅精美的画,故事只能全靠脑补,于是团队做一个乐队合奏的故事脚本,各种乐器如箜篌、笛子、琵琶等,弹奏不同的声音,最后剧本的呈现效果非常惊艳。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莫高窟景区从1月24日起暂停开放。敦煌研究院推出“云游敦煌”小程序,上线两个月,游览量累计突破1200万人次,相当于甘肃2019年国庆假期全省接待量的一半以上。
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说,这次的疫情既给文博界带来挑战,也推动进一步广泛运用人工智能、虚拟漫游等新技术,构建线上线下相融通的传播体系,多渠道传播敦煌文化蕴含的人文精神和时代价值。敦煌文化绵延千年,如何更好地走近大众,打造敦煌文化时代的新坐标,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命题。我们不断丰富‘云游敦煌里的内容,用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专业且生动地解读那些跨越千年的壁画故事,让更多人了解并喜爱上敦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