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园地摄影月赛入选作品
2020-07-23
裘志伟
资深媒体人、高级记者
好摄之友创始人
浙江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
浙江省新闻摄影学会秘书长
《火把节》,徐正勤 摄
几乎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对于快门速度的理解与运用,是衡量摄影者技术水准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但是,无论摄影师运用慢速快门让影像形成以虚衬实、实中有虚,还是虚实相映的效果,都是为烘托主体和强调主题服务的。慢速快门的运用应是围绕表达进行的,只有了解主题内涵,才能明确自己想表达什么,怎么去表达。《火把节》的慢速快门运用便是如此。
《旅途遇险》,李海峰 摄
居高临下的视角,1.6秒的快门速度,在避免了人物重叠的同时,又将围着篝火翩翩起舞的人群虚化得犹如流动水波一般,与场景中的静态人物形成鲜明的动静与虚实的对比效果,营造出轻松灵动的方向性动感的影像,给人以新异的感觉。作品中体现出作者内心独到认知的外在表达,将自身情感与眼前景观完美结合。
《水潭里的世界》,周能发 摄
不过,画面中静态的旁观者略显得呆板,让人感觉与动态人群的关联度不大是一个遗憾之处;过于慢速,使得动态细节模糊不清,可以适当加快一或二挡快门速度;右下方过亮,可适当进行压暗处理,以此烘托主体;高光部位也有些过曝,可降低曝光补偿来加以弥补。
《家乡的云彩》,张经宏 摄
《城墙外的故事》,孟祥阳 摄
《聊天》,李奇渊 摄
能打动人心的摄影可以没有技巧,却不能没有情感。《旅途遇险》这幅作品之所以引人注目,一方面来自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另一方面则来自于画面的非同寻常,作者偶遇并及时捕捉的就是这样转瞬即逝的感人一幕,可圈可点。一位从斜坡不慎滑下去的女子被两位路人伸出的援手牢牢抓住,有效地突出了主体感;手牵手形成的一条“长绳”,使得画面富有可诉说的内涵,传递出特有的情感氛围,增强了阅读空间,让人动情。
《古镇今昔》,张正道 摄
《童話》,周子鱼 摄
《窗》,付邦 摄
《池鹭广播操》,杨未冰 摄
《天门山缆车风光》,鲁洋 摄
《同乐》,叶启和 摄
《水乡年味》,韩粟 摄
《一个保安》,江晓平 摄
《伦敦眼》,张童俊 摄
从可遇不可求的画面来看,作者现场对视角的选取,以及对人物情感的表达稍显不足,这也是画面中的一个遗憾,如果选择在对面拍摄,把人物的表情也流露出来,画面的生动性会更强。
繁多中求简洁、杂乱中求有序、具象中求抽象,这是摄影基本规律。《水潭里的世界》就给了我们这样的印象。作者利用“倒影正像”来强化“水潭景观”的丰富与创意,更好地把具象的景观加以夸张、融合,更好地创造置于现实与臆想、具象和抽象之间的超现实境界。作者巧妙运用岸边野菊花作前景,让画面更具空灵效果;通过水潭倒影180 度旋转,让其产生关照、类比、联想,使画面更具想象力和感染力,进而让观者看得下去,品出滋味。天空中的云彩是不可忽缺的拍摄要素,白云下的点缀人物也是不可忽缺的亮点所在,具有画龙点睛之效。
如果说画面还有可提升之处的话,那就是画面有些左轻右重之感,若点缀人物左移些,画面的平衡感会好些;点缀人物的状态没有展现出足够的视觉情趣,略显呆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