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非一番寒彻骨 哪得梅花扑鼻香
2020-07-23周琦
周琦
江西古老的戏剧艺术,从乡村演到城市,从土戏台演到大剧院、国际大舞台,精彩地传播着江西的人文特色和精、气、神。这其中,包含多少代戏剧艺术家对传统文化深入骨髓的坚持,抑或对人生、人格不懈磨砺,从籍籍无名到不负我才的奋争历程。忆往昔,江西“七朵梅”得之不易,我们感慨万千、激情点赞!
开枝散叶 首朵梅
“红尘自有痴情者,莫笑痴情太痴狂……”世上真有痴情者,若无,何来戏文故事里的情爱之美?再问:江西有没有销魂之音、天籁之曲?当然有!若无,又如何见得那戏剧舞台“红梅”披雪凝香?
“为戏苦、为戏累、为戏痴”,是涂玲慧几十年的生活写照,1972年,她考入江西省赣剧院便一心一意扎根在藤梨园深处不能自拔。
她对学艺没有褊狭.广为延师、多方求教。有一次,当她看到山西蒲剧演员表演的椅子功,堪称一绝.故而不远千里,北上学戏。回来练时,因扶把的人小熟悉,使她滑了下来,两只脚卡在铁制的椅框里,两腿骨似断裂般地痛。她哭了,一边哭一边又咬咬牙上椅把练开了。刻苦学艺,让涂玲慧成长为著名赣剧表演艺术家。1985年,25岁的涂玲慧凭赣剧《窦娥冤》荣获第四届中
国戏剧“悔花奖“,成为江西首位获梅花奖的演员。
20多年过去了,涂玲慧从锣鼓铿锵的戏剧舞台走向了导演之路,在平凡中追求一种简单的生活。
姹紫嫣红数朵梅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这是汤显祖在《牡丹亭》题记中的名言
这位髓写“梦”的临川才子,怎会料到百年年后,有一位同乡才女陈俐为他的“梦戏”既痴、又狂?
陈俐17岁那年便以“白素珍”一角技惊全城。1990年.22岁的陈俐为江西摘得第二朵“梅”,并成为获奖年龄最小的演员,圆了人生第一个梦。此后,她在近三十年的赣剧表演生涯中,成功地主演了几十个生动感人的角色。2010年,在她的精心创意下,南昌大学排演了新版《临川四梦》,汤显祖的四部“梦戏”被浓缩成为“精华版”,令人耳目一新;2013年3月,她积极规划实施赣剧进课堂、赣剧新苗计划,将赣剧《 临
川四梦》带进清华人学、北京工业大学,为两会的召开增添喜庆;2015年9月,由她作为首席专家组织申报的赣剧《贾元妃与北静王》,从全国专业院团上千个申报剧目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15年度大型舞台剧作品……
古老的声韵如鄱湖赣水百转千回,有谁甘愿它淡远老去?如今,站再多元文化纷乱并存的背景前,身为南昌大学赣剧文化艺术中心主任、艺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的陈俐,她的“忧思”与“渴望”有谁能解?唯有恒情于先辈“挟技艺,趂食四方”积攒的基业,以百般锤炼的意志、千般努力的才情去凤凰涅槃,拓出一片辉煌的天地。
江西地方戏积淀深厚。其中,明代中叶就流行于民间的赣南采茶戏,是傲富乡土韵味的老戏种,汤显祖在他的诗中就有“僻坞春风唱采茶”的吟颂。
在采茶戏行当中,有一他当红明星、名导——张曼君,她年轻时是赣南采茶戏J优秀演员。张曼君才思敏捷,自编自导自演,曾在上犹采茶制团、赣南采茶剧团主演几十出传统、现代戏剧目。1994年,由她导演的《山歌情》荣获文化部主办的专业舞台艺术政府最高奖“文华大奖”和”文华导演奖”,张曼君因在个人表演专场中的出色表现而获第1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在《山歌情》这出戏中担任女一号的龙红,也以其精湛的唱功、“抓人”的艺术力量征服了观众,荣获第1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说到采茶戏,不能不提萍乡才女赵一青。上高中的时候,赵一青通过考试顺利进入萍乡采茶戏团。1986年,因《牛二宝经商记》中的出色表演,获江西首届“玉茗花”戏剧节主演二等奖。然而,正当她的事业处住上升期时,戏剧市场变得萧条,剧团陷入经济危机 为了挣钱补贴家用,她曾为别的歌星伴过舞、买过歌带唱通俗。但是,只要剧团有演出她立马就去,毫不犹豫担起重任。有一次,她甚至捐出自己“打工”挣来的2万元钱,解了剧团排演《榨油坊风情》缺钱的燃眉之急。
赵一青在该剧主演“俏姑”一角,她用一连串自然而准确的眼神变化,准确地诠释了一位“山里女人”“风一样的野、水一样的柔”。《榨汕坊风情》的成功演出,使她一举夺得第14届梅花奖的殊荣,并分别荣获国家文化部“文华大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眼传“情”,心传“神”,赵一青就是这佯一朵怒放在观众心里的俏“红梅”。
喜看“梅”梢綻双梅
雪漫江南,一抹独芳,凌寒报春光。无论坎坷、无论沧桑,江西戏剧届,总有那么一批“痴情者”,不因时事的变迁而变心,他们勉强于唱、念、做、打,痴情于寂寞舞台,用青春与汗水续写与戏剧表演的精彩篇章。
时至2015年5月,春燕剪柳,第27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竞演落幕。江西男演员杜欢、杨俊,凭借在民族歌剧《回家》和赣南采茶歌舞剧《永远的歌谣歌》中的出色表演,双双摘“梅”这可真算是江西戏剧届在沉默18年后“阳”“梅”吐气、可喜可贺的日子了!
2014年9月12日,杜欢被选入《回家》剧组,导演告诉他,“离9月23日展演只有12天时间,如果这段时间你能把这部戏拿下来,23日的男一号就是你”。杜欢勇敢地接受了这次挑战。
12天时间,他在歌剧表演艺术家万山红等人的帮助下,不分昼夜地苦练,边演出边调整爿,渐入佳境9月23日,他如愿登上了舞台,在“海边的咏叹调”“与文竹心灵对话”等多幕戏中,根据罗旺篼的不同心境,杜欢的演唱一会儿像讲故事般娓娓道来,一会儿如爱人在耳边呢喃细语,一会儿惊涛骇浪般令人窒息……他毫无争议地变成了罗旺篼,唱出生命中最动听的“欢歌”……
与杜欢同时拿大奖的杨俊,是一位对赣南采茶戏事业执著追求的青年。获奖之前,“梅花奖”在他心目中只是一个偶尔闪过的念头,直到2014年,杨俊开始担任采茶歌舞戏《永远的歌谣》的男主角。
《永远的歌谣》讲述中央红军在苏区群众的支持下,取得反“围剿”胜利的故事,在戏中,杨俊饰演村官李
龙槐,一位近乎80后的演员,要演一位80多年前的苏区干部,怎样跨越这种年代的差距,让角色出彩、让人物鲜活呢?为了让角色特点更加突出,杨俊整理了60 多段红军及其后代的录音,反复听。为了走近李龙槐的 内心,杨俊前往瑞金市、兴国县当年苏区干部办公室的老屋子,在里面一呆就是一整天,他要悉心体验那个时代苏区干部的所思所想。
梅花香自苦寒来,从2011年2月28日到4月初,《永远的歌谣》连续公演60多场,平均一天两场。高强度的演出,让杨俊的体重从70多公斤锐减到55公斤一次演出,因为饥饿.杨俊仰面倒地昏了过去,此时同事们才知晓,他一直忍受肋骨骨裂老伤复发的痛苦,坚 持演了一场又一场……
杨俊说:“此番‘摘梅,非我一人之功,而是几代采茶戏表演艺术家的耕耘和江西文艺厚积薄发的 结果”
是的,“梅花奖”的意义,是奉献,是还戏于民,是鼓励获奖者推动传统文化走向复兴的动力,今天,我们欣慰地看到“梅花奖”获奖者们在各地舞台活跃的身影。因为他们的引领,江西戏剧事业不断涌现出新生的力
量,茁壮出创新的春芽,他们努力作为,在时代前行中 不断丰满着自己的灵魂、散发出更加耀眼的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