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昆:用诗句向抗疫英雄致敬
2020-07-23
他连续11年登上央视春晚舞台,其相声作品《如此照相》《虎口遐想》等是很多人的青春记忆。如今年届七旬的他,第一时间创作出长诗《我在你们的面前泪崩》,向战斗在抗疫一线的英雄们致敬。
“这里有白衣天使,这里有建筑公司的员工……我们甚至不知道他们的姓名。在祖国召唤的面前,义无反顾,在人民需要的时候,陷阵冲锋……”
2020年新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年届七旬的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第一时间创作出题为“我在你们的面前泪崩”的长诗,深情满满地向战斗在抗疫一线的英雄们致敬。
用文艺作品讴歌真善美,抨击假恶丑,用演出为大家带去笑声和欢乐,是姜昆作为一名相声演员的初衷和信仰。
似乎是一眨眼的工夫,姜昆已经70岁了,虽然岁月在他的脸上没有留下太多的痕迹,但那些从小听他相声长大的孩子,很多都已为人父为人母,他的《如此照相》《虎口遐想》《着急》等经典相声作品也成了很多人的青春记忆。
“我一個凡夫俗子也没什么更大的抱负,只觉得我生就个欢乐的性格,喜欢自己高兴,也乐意瞧人家开怀。”早在1997年的自传《笑面人生》中,姜昆就用看似云淡风轻的语言表达了对相声的热爱与敬畏,以及对人生境遇、周遭言论的坦然,“既选定了幽默事业为终生职业,就应该不遗余力地为这个世界寻找和创造欢乐。至于别人说什么,咱们就认命,不太往心里去就是了”。
记者第一次见到姜昆是在一场晚会的现场,他与夫人李静民坐在台下看演出。中场休息时,现场亮了灯,有人发现姜昆在现场,一会儿工夫,他的边上就围满了人。很多人表达敬意或请求合影,这位老艺术家全程面带微笑,一边回应着别人的寒暄,一边配合着拍照,毫无距离感。兴许是性格使然,加上相声职业带来的亲和感,简短的几句话,他笑着,周围的人也开心地笑了。
如今,姜昆在相声界的影响有目共睹,然而,他一路走来并不容易。
1950年10月,姜昆出生在一个不太富裕的家庭。他从小的梦想就是能够“穿上漂亮的衣服,和伙伴们在水彩般的生活中玩耍、歌唱、欢舞”。但是家里“弟弟妹妹多,爸爸工资低,妈妈没工作”,姜昆的童年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和顺利,既没有漂亮的衣服,水彩笔也都是最廉价的。
他羨慕在少年宫学习乐器和表演的同龄人,经常扒着门缝往里看,每次都被人轰走。进入少年宫学习的执念,促使年少的姜昆绞尽脑汁跟父母软磨硬泡,斗智斗勇,最终如愿考入了少年宫笛子组。后因买不起乐器,他又考入了“不用花钱买这买那”的戏剧组,由此开始了在文艺道路上的摸爬滚打。
年轻的姜昆总有使不完的劲。尽管因为出身问题(爷爷是资本家)挫折不断,但他靠着一股韧劲,不断创作剧本,登台表演,逐渐在文艺舞台上找到了方向。
1968年,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大潮中,18岁的姜昆报名去了“北大荒”。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使他的创作热情异常高涨,尽管经历了一些风浪,但文艺之火在他的心中从未熄灭。姜昆在连队取得过不少成绩,也跌过很多跟头,这些都成了他日后的宝贵财富。
1973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姜昆现场观看了郝爱民与李文华的相声,观众忘我的大笑让他深受触动。于是,他开始模仿和创作演出,后经马季和唐杰忠发掘引荐,由此与相声结下了不解之缘。
1979年,姜昆与李文华合作的相声《如此照相》在相对保守的大环境下横空出世,作品通过在照相馆的见闻对“四人帮”大搞形式主义的丑恶本质进行了严厉批判,“正常人没照这种相的”“形式主义就是害人不浅”等语出惊人,说出了当时人们想说又不敢说的话,让人眼前一亮,姜昆也由此走进了大众的视野,逐渐有了一定的名气。
1983年开始,他连续11年登上央视春晚,连续8年主持央视春晚。2017年,他与搭档戴志诚登上央视春晚,为观众奉献了相声作品《新虎口遐想》。有人评价说:姜昆撑起了中国20世纪80年代春晚相声的一片天,创造了中国相声最辉煌的时代。
曾经的辉煌,姜昆已很少提及,作为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和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名誉主席,他有很多事要做:以“你离人民有多近人民与你有多亲”为题,开展“崇德尚艺做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新时代文艺工作者巡回宣讲”;组织老中青演员一起创作演出大型曲艺节目《姜昆“说”相声》;走进曲艺培训班、高校、艺术团体,分享从艺做人心得,言传身教带新人,培养新人,推出新人;创设“送欢笑到基层”演出活动,带领广大文艺志愿者深入基层一线,为广大人民群众送去欢声笑语和祝福。
如今,70岁的姜昆依然充满激情,埋头做事,不计得失,他说,唯有这样才对得起“德艺双馨”艺术家、优秀共产党员、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才对得起党和人民的信任。
本篇整理自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