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长安用一生书写篮球传奇
2020-07-23王亮
王亮
王长安老先生是我国篮球元老,曾于1956年被国家体委授予中国第一批国家级裁判称号,并在1979年被国际篮联正式授予篮球国际裁判称号。1978年,王长安来到上海体育学院篮球专业授课并担任副教授。退休后,他被国际篮联授予终身荣誉国际裁判。
去年,王老先生90岁寿辰前夕,上海体院教职工一行数人前往老人家中探望。人们或许能从这次见面合影中管窥老先生在篮球道路上走过的传奇一生。照片中,老先生端坐中间,怀抱鲜花,笑意盈盈;客厅一角,悬挂着一幅书法作品,上书“公正”二字,这是北京篮球协会前主席白金申多年前赠给他的礼物。老先生所穿的暗红色西装上衣,是为了这次见面特地换上的。他曾穿着它多次代表国家和学校出国访问。西装左胸别着国徽,右胸缀满奖章。
“天下第一哨”
熟悉王长安的人说,老先生严以律己,宽厚待人。據媒体报道,老先生有一次却为姚明“红了脸”。当时,年纪尚轻的姚明在国内打球,比赛中遭到不规范的判罚。为此,王长安“生了几天闷气”,最后忍不住给篮协写信,有理有据地细说了判罚规则。篮协欣然采纳了他的意见,姚明也为此向他道谢。
王长安把“公正”二字看得最重。他一生吹罚了4000多场比赛,是我国执裁场次数量最多的裁判员,其中包括200多场国际比赛。他曾多次担任全国和亚洲篮球比赛裁判长,被誉为“天下第一哨”。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际篮球比赛吹罚难度很大,王长安总是能够准确、公正地吹罚,受到国内外人士一致好评。
熟悉王长安的人说,老先生严以律己,宽厚待人。
王长安曾透露自己有过一次“不公正”的执裁趣事。那次他吹罚的对象是相声大师侯宝林。那是一场文艺界的篮球友谊赛,“侯老其实不太会打篮球,但他替补上场那一刻,全场3000多名观众一齐起立欢呼。”王长安回忆道,一次进攻中,侯宝林拿球后多走了一步,然后投篮入框。按照规则,这应判违例,但他转念一想,观众不是来看打球的,而是来看侯宝林的,“于是我马上示意,两分有效,博得全场喝彩”。多年后,王老曾这样给学生们解释,“很多东西要根据实际情况决定,裁判需要学会这一点,灵活应对很重要。”
王长安的大儿子王崇东说,父亲小时候,经常把母亲给他的点心、鸡蛋等藏起来,送给篮球场的管理员,为的就是能早一个小时进入球场训练。对于裁判工作,王长安同样热爱,十分钻研,并且苦练基本功,“裁判也讲究手、眼、身、法、步”,脚步要跟得上运动员,眼睛要明察秋毫,判罚手势要干净利落。他将基本功的练习融入生活,有媒体曾报道,坐公交车时,王长安要求自己在行驶的车上,用眼神快速捕捉路上行人的动作。
王长安对一场比赛吹罚成功与否如何体现,有自己的鲜明见解。他曾说:“一名优秀的裁判不能自己想着当主角,最好能做‘隐形人,一场比赛下来,让人感觉不到他的存在,那样才算成功。”
桃李满天下
上世纪70年代,王长安曾在上海彭浦机器厂当工人。在这期间,他被指派训练上海工人队。由于训练方法得当,球队实力大增。在上海市举办的比赛中,王长安的球队“创造奇迹”,击败了那时的上海队。正是这场比赛,他与上海体育学院结缘。
1978年,王长安来上海体育学院篮球专业教课,担任副教授。此后,他为中国篮球运动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郁斌、吴敏华、夏春、赵军等国际级裁判都是他的弟子。王长安经常对他的学生说:“一场比赛的好坏,裁判是其中的重要因素。我们要热爱裁判工作,只有真心热爱,才能成为真正优秀的篮球裁判员。”
走上教师岗位的王长安不仅言传,更强调身教。他系统学习和研究了裁判理论,在学校开设裁判课,将课堂和球场上的教学相互结合起来,“和学生讲课不仅要在课堂上说,也要在球场上讲。一定要不断练习,练习多了,什么情况都遇见了,比赛就基本上不会慌了”。王长安还介绍:“我很喜欢勤学好问的年轻人,吹得不好可能是经验不够,但只要想学,哪怕不是篮球专业的,我的裁判课都欢迎!”
王长安众多弟子之一、《解放日报》体育记者严子健透露,自己在上海体育学院读书时,篮球裁判法课程就是由王老先生教授,“王老师当时担任学校篮球规则课程的老师,讲课非常专业,思路清晰,游刀有余。他在课上告诉我们:学生不一定都要成为裁判,但需要懂得裁判的技巧,不一定要有尖端的篮球技术,但要会吹罚。”
老人家90岁寿辰时,曾对着前来祝寿的弟子、后辈们感慨:“我这一辈子,去过二十多个国家,最喜欢的还是学校。”
体育报国
在王长安的抽屉里,珍藏着一张照片。照片上,周恩来接见中国男篮,王长安和总理亲切握手。每每谈起那一幕,他都非常激动。周总理对中国篮球的肯定一直激励着他,“我是把发展中国篮球运动作为自己的毕生追求”。
王长安青年时期,家里曾想安排他学习财务知识,将来接父亲的班,但是他不愿意离开篮球,为此一个人去了香港,为南华队打球。王崇东回忆:“我父亲说,他那时在南华打球是没有薪水的,对方只提供免费食宿,但是他依然感觉很开心,因为终于能打篮球了。”后来,王长安去了新加坡,边打球边吹哨。
海外的篮球经历顺风顺水,但在祖国的召唤下,王长安毅然决定于1951年归国,参军入伍,进入南京步兵学校当体育教员,后被第三野战军邀请任华东军区篮球队教练和裁判员,1953年开始担任八一青年女篮教练和专职篮球裁判员,由此开启了漫长的篮球裁判生涯。
1985年,王长安被授予新中国体育开拓荣誉奖章和新中国体育贡献奖。我国首批国际级裁判郭玉佩获知王长安千古的消息后说:“王先生为中国篮球运动奋斗了一生,奉献了一生,是我们及后辈的榜样。愿王先生在天堂安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