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业模式创新研究前沿与热点

2020-07-23张志朋

社会科学家 2020年4期
关键词:商业模式要素价值

张志朋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北京 100000)

自从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后,众多企业伴随着“双创”的东风插上了商业模式创新(Business Model Inovation)的翅膀脱颖而出;而另一方面,学界对商业模式以及商业模式创新的研究亦一直是热点。然而与此番热闹不同的是,学界对商业模式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但是,商业模式的内涵总体上来讲是逐渐从经济类向运营类、战略类乃至整合类过度和递进的(原磊,2007)。与此同时,自从20世纪初,“创新理论”被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提出以来,其内涵不断丰富,并开始渗透到不同的科学领域,并对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于是,“商业模式+创新”也成了学者重点关注的领域;毋庸置疑,商业模式创新是基于商业模式的概念发展而来,但是商业模式创新并非简单地等同于商业模式的变革,虽然两者在方向上具有一致性。事实上,商业模式创新是对商业模式组合中的各个价值要素的系统打乱、重构和升级,进而能够持续获取和保持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Mahadevan,2000)。基于此,众多学者对商业模式创新的概念内涵与纬度、形成路径、影响因素、模式与类型等展开了研究,进而深化了对商业模式创新的认识。为了更加清晰地把握商业模式创新的研究脉络,本文对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收录的有关商业模式创新的论文(2000年-2019年)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厘清商业模式创新研究领域的代表作品、研究阶段、研究前沿与热点。

一、关键节点文献分析

本文对商业模式创新领域的文献按照被引频次排序,识别出7个关键节点文献,具体分析如下:

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的David Teece教授是在战略管理、动态能力以及商业模式等研究领域颇具影响力的人物,他于2010年在《长远规划》(Long Ranage Planning)中发表的《商业模式,商业战略和创新》(Business Models,Business Strategy and Innovation)成为共被引网络图谱中中心度排名第一(0.04)且被引频次最高(207)的关键节点文献。在本文中,Teece教授强调商业模式在企业竞争中的重要性,并基于价值的视角指出商业模式是包括价值创造、价值传递以及价值捕捉等一系列关键环节的价值系统——以价值的逻辑和视角来审视商业模式创新给后人带来了巨大的启发。同时,他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勾勒了商业模式创新的全景,即向客户提供价值、吸引顾客前来获取价值(即满足客户的某些需求),并将这些价值转化为企业的利润。另外,本文还首次将商业模式的重要性跟企业的业务战略、创新管理等同视之,并揭示了跟经济理论的联系。

Henry Chesbrough是美国加州伯克利商学院的助理教授,同时也是该校开放创新研究中心的主任。他于2010年在《长远规划》(Long Ranage Planning)上发表的《商业模式创新:机遇与障碍》(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Opportunities and Barriers)成为共被引网络图谱中心度排名第二(0.01)且具有较高的被引频次(142)的关键节点文献。在本文中,Chesbrough教授指出,拥有同样的概念、技术以及市场机遇的两家公司,会因为商业模式的不同而导致两家公司的绩效结果大为不同——商业模式创新是公司战略层面的重要环节。与前人研究不同的是,本文还探讨了形成商业模式创新的障碍,比如现有的资产属性、商业模式惯性等;而要克服这些障碍,需要企业的高层领导者发挥“统筹协调”的作用,才能保证企业实现商业模式创新。

西班牙巴塞罗那IESE商学院教授Christoph Zott是商业模式及商业模式创新研究领域的专家。Zott教授有3篇文献居于共被引网络图谱节点的前八名,分别是2011年在《管理杂志:南方管理协会官方杂志》(Journal of Management:Official Journal of the Southern Management Association)上发表的《商业模式:近期发展和未来展望》(The Business Model:Recent Developments and Future Research)、2010 年在《长远规划》(Long Ranage Planning)上发表的《商业模式设计:基于活性系统的视角》(Business Model Design:An Activity System Perspective)以及2008年在《战略管理杂志》(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上发表的《产品市场战略和商业模式的匹配:对企业绩效的影响》(The Fit between Product Market Strategy and Business Model:Implications for Firm Performance)。这三篇文章的中心度分别是0.03、0.02和0,被引频次分别是135、107和84。

Zott教授在《商业模式:近期发展和未来展望》中对商业模式的相关研究进行文献综述发现,现在关于商业模式(已成为一个分析单元)的研究都倾向于将其看作一个全面的系统,并有不少文章对其组成要素及其关系等进行研究。在《商业模式设计:基于活性系统的视角》一文中,将商业模式定位为由相互联系且相互独立的活动组成的“活性系统”,该系统决定了公司与客户、合作者及伙伴处理交易的方式。换句话说,商业模式是由一系列活动组成的开放系统,它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并决定了由哪一方完成哪一项活动,进而描述了这些活动之间是如何联系的。而且从系统的角度出发,Zott教授认为可以从组成系统的三个方面,即内容、结构与管理等方面入手研究商业模式创新。另外,在《产品市场战略和商业模式的匹配: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一文中,Zott教授考察了一个公司的产品市场策略如何与公司的商业模式匹配的问题,而且研究发现,新的商业模式与公司的差异化、成本领先以及市场快速进入产品策略相耦合可以增强公司绩效。

Alex Osterwalder博士曾经在瑞士洛桑大学工作过,是商业模式创新领域集研究与实践于一体的专家。Osterwalder博士的《商业模式新生代》(Business Model Generation)的共被引网络中心度为0.01,被引频次为113。在该书中,Osterwalder博士提出了商业模式的四个方面:客户、提供内容(产品/服务)、基础设施以及财务生存能力;并将商业模式划分为九大板块:客户细分、价值主张、产品渠道、客户关系、收入来源、核心资源、关键业务、重要合作以及成本结构。另外,本书还将商业模式创新的路径生动形象地聚合为“商业模式画布”——涵盖了企业分析、创新思考、策略拟定和实际执行等方方面面,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操意义。

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Ramon Casadesus-Masanell教授也是商业模式创新领域的研究专家,其于2010年在《长远规划》(Long Ranage Planning)上发表了《从战略到商业模式与策略》(From Strategy to Business Models and onto Tactics)一文。该文在共被引网络图谱中心度中排名第六(0.01),且具有较高的被引频次(91)。在该文中,Casadesus-masanell教授指出战略和商业模式是不同的两个概念——商业模式是对公司战略的一对一映射和体现;进而,作者对战略和商业模式的构成进行解构,并指出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至少有两个,至于要素的搭配取决于研究者的思考角度。

Charles Baden-Fuller是英国卡斯商学院的教授,战略管理学员的会员,其于2010年在《长远规划》(Long Range Planning)上发表了《商业模式模型》(Business Models as Models),该文在共被引网络图谱中心度中排名第八(0.16),且具有较高的被引频次(73)。Baden-Fuller教授借鉴历史和科学哲学的研究,特别是基于大量探讨生物学和经济学模式应用方面的文献,指出商业模式的应用层面的方法论:提供描述和分类商业的方法;经营网站的科学调查;担任创新管理者的方法。基于此,商业模式模型的研究是值得且有意义的,因为它让我们能够更多地在实操层面和应用端直观感受到看到商业模式创新的实操意义。

二、研究热点的演进分析

商业模式创新的研究热点及演进可以划分为战略运营阶段、价值系统阶段、整合创新阶段。

第一阶段(2000—2004),战略运营阶段。该阶段的研究热点主要在于厘清商业模式的概念内涵、构成纬度与组合要素等。这个阶段学者对商业模式内涵的认识相对还是朴素的、简单的、碎片化的。概括而言,这个阶段学者们对商业模式的认识是基于战略和运营的双重视角:一方面,商业模式是一个企业战略层面的重要影响要素之一;另一方面,商业模式的本质在于强调企业获取利润的根本目的,是企业的经济模式——揭示企业“赚钱”的根本逻辑。在这个阶段,Rappa(2000)基于企业战略价值链的视角,认为企业的商业模式就是对自己所在的“价值点”进行清晰的定义和说明,以保持企业能够持续获取利润,进而能够维持好的经营。Afuah(2001)则从客户的角度出发,将企业的商业模式定义为获取资源、保持竞争优势,最终能够为客户提供比竞争对手更好的产品一种系列方法论;从比较竞争优势的角度,能够更好地为客户提供好产品就是商业模式创新。换句话讲Afuah将商业模式定义为企业获取资源和竞争优势,力求为顾客提供比竞争对手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从而赚取利润的方法。Hawkins(2001)则基于财务的视角,将商业模式看作是构建各种收入流、管控成本,进而获取利润,维持企业有序经营的一种方式。Applegate(2001)从企业经营的实际出发,认为商业模式是从现实的商业活动中抽象简化形成的;通过这种抽象性的描述,企业可以对经营的构成要素、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各要素方对商业活动的反应进行分析。还有的学者,从企业经营的合伙伙伴视角,将商业模式描述为由公司、供应商、候补者和客户组成的网络运作方式,并且要明确生产交易中不同参与者各自利益、成本状况、利益流以及参与者之间的关系(Amit,2001;Elliot,2002)。可见,在这个阶段,对商业模式的各个纬度和视角,包括企业生存、财务、客户以及企业的现实运营等都有所概述,进而为商业模式创新的深化研究奠定了基础。

第二阶段(2005—2010),价值系统阶段。之所以将这个阶段概括为“价值创造”阶段,是因为在这个阶段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视角——价值论的引入为商业模式创新的研究打开了一扇窗。这个阶段的关键词有价值创造、技术、网络、绩效等。在重要的节点文献Business Models,Business Strategy and Innovation中,Teece教授从价值的视角将商业模式概括为一个“价值环”——包括了价值创造、价值传递以及价值捕捉等重要环节、而又相互继启的价值系统。另外,Zott教授的The Business Model:Recent Developments and Future Research、Business Model Design:An Activity System Perspective两篇重要节点文献中,将商业模式作为一个系统来考虑,指出商业模式事实上包括众多价值要素和经营要素的结合体;而且商业模式本身也是一个活性系统(开放系统),是不断与外部环境发生互动的要素组合体。因此,价值论和系统论的视角就为商业模式创新的研究提供了方法论的支撑。

第三阶段(2011—2019),整合创新阶段。在这个阶段,“创新”的导入使得商业模式的研究如沐春风,并进化升级为“商业模式创新”的研究;同时,学界也愈来愈认识到商业模式创新的系统性、复杂性以及外部环境的多变性,进而需要以整合的视角和思路来重新审视商业模式创新。这个阶段的关键词包括创新机会、挑战、进化、企业家精神等。在重要节点文献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Opportunities and Barriers中,Henry Chesbrough教授指出了高层管理者,尤其是企业家在克服商业模式创新惯性障碍中的核心作用。George&Bock(2012)在基于151位管理者的访谈和文献分析之后,指出商业模式创新涵盖资源结构、交易结构和价值结构。其中,资源结构是静态的视角,即企业已有的资源和能力;交易结构是动态的视角,是与外部伙伴、客户等互动而形成的动态能力;而价值结构是企业的制度、规则等机制性安排,规定了企业价值获取的核心逻辑。基于整合的视角来看,商业模式的创新必须是难以模仿的各方面组合的有机整体,应该是超越对经济逻辑、运营结构或是战略方向的单一的、简单的描述,以整合的视角从经济、运营和战略这三方面对企业的商业系统本质进行说明。

三、研究前沿分析

从图1中所列的商业模式创新领域的“突现词”,可以了解商业模式创新领域的研究前沿术语。这些术语包括“new business model”“clouds computing”“service innovation”“innovation process”“disruptive innovation”“manufacturing firms”“new technology”、“biotechnology firms”、“evaluation”等。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商业模式创新的研究前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图1 突现词-文献共被引混合网络图谱

第一,商业模式创新的路径。对应的前沿术语为“innovation process”。学界目前对商业模式创新路径的研究大多基于“要素决定结构、结构决定功能”的视角,即重构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及其要素之间的关系(机制)进而形成商业模式创新。Gordijn(2002)等从商业模式价值创造和价值传递的因素出发,认为企业的价值要素处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环境之中,通过改变价值感知、价值传递、价值创造与价值获取等可以促进商业模式创新。Osterwalder(2004)更具体地指出,商业模式的价值体系包括了目标客户、价值主张、销售渠道、合作伙伴、资源能力、收入方式、成本结构等一系列具体的要素,而改变这些要素的组合方式或排列方式便可推动形成新的商业模式。再如,Voelpel、Leidold&Tekie(2004)等学者指出商业模式可以从四个方面予以考虑,即客户、技术、组织体系与盈利情况等,那么商业模式创新也可以从这四个方面进行系统设计;同时,还要重视商业模式创新“思维”的重要性以及商业模式创新要与组织所处的外部环境相匹配。总之,这些学者从系统论和价值论的视角阐述了商业模式创新的路径,即要素决定结构、结构决定功能,商业模式要素的变化自然会推动商业模式创新的发生。

第二,技术对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性研究。对应的前沿术语为“technology”“cloud computing”“disruptive innovation”等。商业模式概念是随着互联网的兴起而被广泛接受的,因此自然而然很多学者将商业模式创新的驱动因素归结为技术的发展和变革。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层出不穷、不断迭代,诸如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轮的技术革命浪潮带来的随之而变的商业模式创新。Timmers、Amit&Zott(1998)等早期研究者将互联网等新技术视作商业模式创新的主要推动力;随后,Kodama、Faber(2001)等学者注重审视IT、ICT等产业领域,发现模块化组装技术的产生、成熟以及不同产业之间的融合推动了欧美、日本等国家的企业在新兴产业领域的商业模式创新。进一步,Venkatraman、Henderson(2002)的研究发现,技术和经营方式的变化可以通过影响产业竞争态势,进而将压力传递到企业内部,并倒逼企业形成商业模式创新。

第三,制造业等传统实业对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性研究。对应的前沿术语为“manufacturing firms”“new technology”“service innovation”等。商业模式创新虽然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发扬光大,但是商业模式创新从来都非互联网企业的专利;事实上,传统制造业也需要自身的革命——商业模式创新。尤其是近年来,“智能制造”“互联网+”等词不胫而走,制造业“plus商业模式创新”成为其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和变革趋势。Visnjic(2012)的研究表明,制造业企业可以通过核心产品的服务化升级来实现商业模式创新,进而提升组织绩效;Kastalli(2013)还从实证研究的角度提出“服务采用率”“服务覆盖率”以及“互补性指数”等指标来衡量制造业企业的服务性升级,进而实现商业模式创新。

第四,评价对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性研究。对应的前沿术语为“evaluation”。商业模式创新固然很重要,但是创新的效果如何却需要科学、合理地予以评价。Hamel(2000)认为可以从功效、独特性、合适度及利润创新力这四个方面对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进行评价。Weill&Vitale(2001)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评价的关键及核心就是对其盈利性及生存性进行评价,他认为这两方面直接决定了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能否成功。Afuah&Tucci(2001)发展了企业商业模式评价的途径,他在Weill&Vitale的基础上将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盈利性划分为盈利性因素及盈利性预测因素。虽然这些学者从不同的视角探讨了商业模式创新评价的关键纬度,但是对于商业模式创新评价的导向、标准以及具体的指标等并没有一致性共识。

四、结论及展望

基于高被引、高中心度的关键节点文献可知,以Teece、Chesbrough、Zott等为代表学者提出的一系列商业模式创新研究的视角、方法和模型等。而且随着商业模式创新研究的日渐深化,学者们的研究热点也经历了从战略运营阶段到价值系统阶段再到整合创新阶段的演进路径。另外,该领域的研究前沿主要聚焦于商业模式创新的路径研究、新技术的变化、制造业的服务性升级以及如何对商业模式创新进行评价等方面。着眼于未来,有关商业模式创新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予以深入:

首先,商业模式创新的形成机理与演进路径研究。对商业模式创新的路径研究具有极高的实操价值和理论价值,只有弄清楚了商业模式创新的内在机理、演进路径等才有可能针对性地“设计”商业模式创新,进而科学指导商业模式创新的演进。未来,可以深化对商业模式创新要素的探讨与解构,从更多的视角来审视商业模式要素的组合方式、动态演变机制等,进而更清晰地把握商业模式创新的路径。

其次,商业模式创新的动力机制研究。新技术的产生、发展是推动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动力,尤其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更是加剧了新技术的迭代。这也就意味着能否及时把握新技术、搭准新技术发展的快车道成为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因变量;这也意味着“时机”变得极为重要,只有“踩对了点”才能赶上新的商业模式。同时,企业家也变得尤为重要,未来可以对企业家精神或创业精神等展开研究。

再次,商业模式创新的“变革面”研究。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商业模式创新是横跨各个行业、各个企业的“横截面式”地变革机制,因此,对与传统制造业企业如何迭加商业模式创新成为学界关注的重点。未来可以对服务式创新等进行探讨,如何推动传统产品导向的模式转化为服务化升级是制造业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内容。

最后,商业模式创新的评价机制研究。现有的学者虽然认识到了商业模式创新评价的重要性,也从评价纬度等层面进行了探讨,但是商业模式创新的评价是一个系统,它涵盖了评价的导向、标准、纬度与指标等一揽子要素。只有统筹考虑这些方面才能科学、合理地对商业模式创新做出评价。

猜你喜欢

商业模式要素价值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商业模式从0到N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也谈做人的要素
传统媒体商业模式坍塌的根源
小黑羊的价值
放大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