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激发大宗商品贸易市场新动能
2020-07-23王珏浙江自贸区杭实金帝能源有限公司
王珏 浙江自贸区杭实金帝能源有限公司
伴随着大宗商品交易数量和交易成交额的不断增长,我国已跃然成为多种大宗商品的世界进口大国。与此同时,国内蓬勃发展的互联网时代也掀起了一股数字经济发展的新浪潮,催生了一系列的新引擎新动能,更是催化出了新科技新能源的产业革命和服务延伸。可以说,这正是企业运用创新思维,激发大宗商品贸易模式创新和服务延伸的,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好时机。由此,我们更应主张大力推动行业改革开放,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一、大宗商品贸易现状
(一)处于快速发展期
中国为第二大石化贸易国,第一大化工贸易国,现货商品交易市场已达9 万多家,年成交额达3.4 万亿元,约占我国GDP 总量的30%。[1]交易市场数量表现出了良好的增长态势。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数据显示,我国大宗商品现货市场在2015 年的总交易量达28.96 万亿元,2011 年~2015 年复合年均增长率高达35.4%。这其中包括贵金属、农产品、化工产品、产权等多个大类在内,交易品种超过200 种。[2]但与国外成熟大宗商品贸易相比,我国大宗商品的市场区域分布不平均,与其他行业的融合创新节奏仍需加快。值得肯定的是,大宗商品现货场内外市场对冲的期现结合市场正在蓬勃发展,场内标准与场外个性市场的结合与创新给企业发展带来了生机。
(二)价格波动大
以WTI 和布伦特为代表的石油能源产品贸易为例,回看近期2020 年3 月份沙特和俄罗斯之间的口水仗后引发了石油价格的剧烈波动,原油价格战的开打,仅用一个月就从50 多美元/桶下行跌破20 美元/桶。(见图1)
此外,截至4 月20 日,WTI 5 月原油期货结算收跌55.90 美元,跌幅305.97%,报-37.63 美元/桶,属历史上首次收于负值,这也是美国芝加哥交易所是在4 月14 日完成新的允许负数报价的程序后不到一周就出现的。市场价格波动之大已非完整健康的供需关系,政治、金融、市场情绪等各种复杂因素交错在一起使价格走势变得更加不确定。
(三)经营结构以国有为主,由贸易商作为中间商
以煤炭为例,全球煤炭总产量中,中国占比39.4%,有6000 多家煤炭企业规模是为全球以上的,需求企业基本为国有。再如国内天然气,基本是中石化、中海油、中石油三国鼎立的局面[1],而大宗商品贸易的中间商又主要是贸易商,贸易商依托区域、信息、时空等差异性和不对称性,通过客户供应商资源和销售渠道,继而赚取购销差价。中间贸易商既是大宗商品中的撬动点,也是市场发展和活力的关键。
图1
二、创新思维激活大宗商品市场新动能
我们在春节后开工的这段时间不难发现,疫情的变化、价格的波动、金融的力量、甚至是政客的一句言论都有可能掀起市场情绪的转变,大宗商品贸易是极具变幻色彩的,也是极具创新和挑战的。我们更应该将目光投向的是,思考如何融合上下游资源,实现贸易盈利?又如何在现有大宗商品市场基准之中,挖掘出新的贸易增量、新的增长攻略或模式。
或许我们可以充分依托现有客户群,打开潜在客户信息库,在原贸易体量中纵向拓展维度,以创新的角度,运用金融、供应链、产业链、国际化、预见性思维以及互联网+思维去激活市场新可能新动能。
(一)用国际化+预见性思维进行大宗商品交易
省商务厅获悉,受疫情影响,今年一季度浙江省服务贸易进出口额逆势增长118%,数字经济为浙江服务贸易打开新通道,这主要归功于外贸。说起大宗商品贸易的国际业务,一般以进口开证业务居多,代理开证业务也颇有服务外包业的新兴苗头势态,以信用证结算方式进口的大宗商品,正在天津、上海、宁波各地自贸区深入发展。中国正在逐步放开民企的进出口权,2015 年中国已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原油进口国,以山东地炼厂为首的大宗民企越来越多地走进国际市场,开始独立进口原油。另一头的出口通道虽然本质上还是国有企业占有着,但在资格审批上已开通民企。可见,未来的中国国际化开放程度将进一步加大,因此在国内外供需市场中找到定位十分重要,凡有预见性企业早已瞄准了欧盟国家对诸如生物柴油类的需求市场,出口生物柴油实现国外的政策性盈利。此外,随着《外商投资法》的贯彻落实,通过国内市场关注外资巨头在中国的动态和优势中,我们可以有预见性地寻找商务合作机会,也可以对外投入进行分红,拥有境外公司可能会享受优惠政策。
(二)用金融+供应链/产业链思维设计业务模式
4 月以来,美国最大的上市石油公司之一的怀廷石油公司和总部位于美国德州的戴蒙德海底钻探公司相继申请破产保护,预示着美国的能源产业链在低油价时代正在面临着史上最大的困境。随着全球贸易战持续进行,保护主义争相上演,经济全球化受阻,全球经济下行区间,一方面大宗商品贸易在金融化定价背景下,定价与实体经济有所背离,另一方面供应链金融风险又累及产业链实体经济,如果把第一种变化都看作是一种市场的机会,那么用金融+供应链/产业链思维设计大宗商品的业务模式就是最好的拥抱变化的市场领先者。
在疫情的特殊行情下,资本金融属性在增长,供需关系在减弱,资金和货权管理风险加剧,在管理的挑战面前,大宗商品物流仓储周期加长,如能引入供应链金融可以有效简化解资金回流上的压力,但与此同时供应链金融的,供应链风险防范上的合作选择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业务模式的设计上上我们可以优化盈利模式,实现产业链上下延伸,比如说很多大宗商品可以期现结合,解决价格波动,通过线上基差交易,锁定利润;基于技术层面和产品供不应求项下我们可以通过长协建立基于期现结合原理下的炼厂委托加工,实现以销定采的期现套利;可直接打通国外进口和国内终端,联手储运合作,成为产业链服务供应商等等,大宗企业完全可以嫁接金融、赋能创新,通过创新业务来增强大宗商品市场竞争力,实现产业链上下游的价值最大化。
(三)用互联网+思维,构建大宗贸易商品运营平台
在当下互联网+场景,线上线下联动一体化,线上体验线下交易的数字化时代,企业市场竞争力也正在不断增加它的时代属性。而大宗贸易电商平台大多是O2O 线上(交易结算)线下(商品交割)的整合,国内的大宗贸易商品及电商行业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不同电商平台间也只是竞相推市摸索,一般通过第三方或自主研发的两种方式。而从服务的角度来说,主要分为网上交易、储运服务、供应链或金融服务、大数据应用这几大类,用数据应用驱动企业发展,用数据服务提升企业服务。
以大宗商品煤炭为例,互联网+的浪潮正在席卷传统产业,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已大规模融入金融、制造、零售、物流等不同产业链的生产环节中。相对可惜的是,现有的煤炭物联网还较为孤立,它并没有把整个生产流程、生产系统有机融合起来。因此,煤炭贸易互联网+是煤炭行业转型升级的战略规划所需,利于实现煤炭行业的提速加档,迎来煤炭行业发展的全新层级。
回到煤炭物联网较为孤立的现状,如今的终端基本为几大国有电厂,中间贸易环节的业务和服务模式设计多样,但在实施过程中必须要借助于电商等互联网+平台,首先如何看待公司内部如OA 系统、ERP 系统等的局限性,如何改善供应链执行力,又如何利用区块链系统消除合同流、资金流、货物流的信息盲点?然后是如何打通是现货端(采销储运业务系统)和期货端(期货交易系统)的数据切换和贯融整合。而上游煤炭开采方面,如果可以实现数字化、智能化和自动化采矿,无疑是今后煤炭行业发展的新方向。
归根结底,互联网不仅是产业形态与互联网技术的融合,更是互联网思维对整个产业链的渗透。当面对互联网的大幅度冲击,大宗商品市场或只有将自身业务与互联网通力融合起来,方能实现共赢。例如开创全新煤炭贸易模式——建设自有煤炭电子交易平台,依托国有实力,结合贸易、期现、供应链金融、信息数据等多种业务模式,打通产业链上下游,提高产业效率,实现利益最大化,必能为整个行业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和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助力。
三、结语
市场的胜机在于满足受众日益增长的期望,通过架起创新互联网化转型的桥梁,根据数字经济的特点不断完善,专研全球化大宗商品贸易的发展与应用。可以预见,当社会各界、各阶层的创新力量汇聚成向上的力量,唤醒整个大宗商品贸易市场,最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将是一片全新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