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机车车辆厂工业建筑遗产的组成和价值评估
2020-07-23李晓锋
李 晓 锋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四川 成都 611756)
0 引言
成都机车车辆厂位于成都市成华区二仙桥北路31号,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座依靠自主设计并建造的机车车辆厂,填补了内燃机车修理的空白。厂的前身是安徽淮南煤矿下属九龙岗机车修理工厂,为支援西南铁路建设,于1954年11月迁至成都,正式定名为成都机车车辆工厂(见图1)。
2014年,位于东2.5环二仙桥的机车车辆厂(见图2),因建筑老旧、配套落后阻碍了城市发展的步伐,为配合城市发展,响应“退城入园”政策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城区老工业搬迁改造的指导意见,机车车辆厂整体搬迁至新都石板滩的中车产业园,并开启业务转型,进入城市轨道交通制造新领域。
目前,原成都机车车辆厂的机车维修车间、厂区铁道专用线、各个年代废旧机车,以及厂部大楼等重要标志性建筑物都将原封不动的保留下来,它将成为留存的工业遗址。
1 成都机车车辆厂工业建筑的形成背景
工业建筑的形成与城市工业化的发展密切相关。1953年,随着国家“一五”计划的开始实施,地处西部的成都被确定为八个重点建设的城市之一,肩负起引领西南地区现代化建设的重担。在中央政府“一化三改造”总路线的部署下,成都东郊区域定点建设为以仪表工业、机械工业、电子工业为主题的大型工业基地。在此社会历史背景下,成都机车车辆厂就此吹响了建设一流内燃机车修理厂的建设号角,来自天南地北的援建者纷至沓来,为了满足工业生产和生活的需求,工厂职工宿舍及厂区仓库破土动工修建,大量的工业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这些工业建筑由于产生的时代不同,表现出不同的建筑形式和特征。
2 成都机车车辆厂工业建筑的构成
厂区内工业建筑遗存种类众多,根据现存厂区工业遗存和厂志等已有资料查询,依照生产设施不同可划分为:生产型工业建筑(产品生产的主要建筑物)、生产配套型工业建筑(服务于产品生产的构筑物)、生活配套服务设施(厂区办公楼、工人生活的住区、医院等)、基础设施(厂区水、电、铁路运输轨道灯)。
2.1 生产型工业建筑
主要由柴油机车间、联合厂房、翻砂车间、锻冶车间、木模车间以及电器大楼组成(见图3)。联合厂房是成都地区第一栋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为单层工业厂房,集车辆拆卸、改造安装、机械加工于一体,建筑面积达到1万余平方米。排架结构,东西向共19柱,南北向共6柱。设有钢筋混凝土行车梁,楼上楼下均为混凝土浇筑而成的地坪。屋架有单坡、双人字形带天窗角钢屋架两种,每个开间屋面均加设钢丝玻璃天窗。柴油机车间为大跨度型,建筑内部空间高大宽敞,主要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电气大楼为框架结构,有柱网。该类型建筑保存完整,质量结构较好,多为厂内历史悠久的工业建筑,立面比例优美,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
2.2 生产配套型工业建筑
由职工会议中心、乙炔间、空压机间、制氧间、木材干燥室及锅炉房组成,主要代表为职工会议中心。职工会议中心建于1985年,是现代主义风格柱廊式建筑(见图4),其摆脱了过时的建筑样式的束缚,是当时新技术的反映。建筑造型自由,为几何形体的抽象组合,简洁、明亮、轻快。重视建筑结构自身的结构形式美,墙面平整光滑,无突出的柱式和线脚,没有多余的装饰。窗子用大片玻璃,不加窗棂、干净利落。体现了现代主义建筑所强调的“建筑要随时代而发展,现代建筑应同工业化社会相适应”的观点。
2.3 生活配套服务设施
由厂部大楼、文化楼、子弟学校、宿舍、电影院、医院及灯光球场等配套设施组成,满足了职工及家属的衣、食、住、行、娱的需求。随着城市的发展,这些基础设施不仅仅局限于服务职工及职工家属,而是逐渐成为市民共享的基础设施。
厂部大楼为始建于1955年砖混双坡屋顶结构的典型苏式建筑(见图5),于2012年被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建筑坐东北向西南,主体建筑面阔42 m,进深14 m,门厅部分单层,面阔为9.5 m,进深为11 m。占地面积为693 m2,建筑面积为1 547 m2。如今厂部大楼的外观依旧古朴大气,色彩以建筑材料固有色为主。墙体为青砖砌筑,基础表面抹水磨石。从楼顶人字形中空带天花板隔冷热层,到水磨石的过道和楼梯地面及墙裙,以及室内木地板和楼梯木制扶手和雕花门窗,依旧保持着建成初期的原貌[1],并至今忠诚履行着服务功能。
灯光球场修建于1979年,由全厂职工共同参与建设,占地面积达1 436.31 m2,形式为在成都较为罕见的圆形环绕式看台(见图6)。2018年,作为成都近代工业建筑艺术发展与审美倾向的历史标本,灯光球场入选成都市第九批历史建筑保护名录。在那个各种资源匮乏的时代,灯光球场就是成都人的“娱乐圣地”,现如今它仍是机车厂职工和家属活动场地的首选。作为特殊的工业建筑类型,灯光球场是特定历史时期工人生活方式、文化形态的物质载体,是成都工业发展进程的见证者,也是工业文明的重要遗存。
3 成都机车车辆厂工业建筑的价值
工业建筑遗产的价值决定了对其进行保护的程度以及利用的方式,对价值的认定是保护的前提[2]。工业建筑遗产价值可分本体价值和使用价值,前者强调对象本身所蕴含的工业时代信息,主要包括艺术、历史、科学价值三种类型,后者又称为外在价值,包括经济、社会、环境、情感价值等。其中,成都机车车辆厂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经济价值尤为突出。
3.1 艺术价值
进入工业时代后,城市规划往往以工业发展为核心,工业景观作为城市景观的有机组成部分,深刻影响着城市肌理。建筑本身展现时代特征和地域特征,是研究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成都机车车辆厂厂区内的建筑外貌、原材料、规划布局、设计思路均体现了所处时代的建筑风格,而建筑群的内部布局和空间纹理体现了所处时代的建筑审美水平。
机车车辆厂遗留下来的历史建筑使得成都这种现代化城市的建筑呈现出多样性特征,为城市景观多样性贡献力量,增添城市建筑的美学价值。并且相较于现代建筑而言,不同时期遗留下来的历史建筑因其稀有性和多样性成为现代城市的宝贵资产,也是有别于其他城市的重要标志。
3.2 历史价值
工业建筑遗产的历史价值是指该建筑遗产作为与过去某一重要事件、重要的发展阶段和重要人物密切相关的线索与物证,它能够告诉我们一个群体的文化史或一个地区的发展史的相关信息[3]。
成都机车车辆厂是一定历史时期内社会发展的产物,其现存建筑群保存良好,从厂区布局到建筑形态,甚至装饰细节都能找到时代的痕迹,以及受苏联影响的印记。在长达68年的风雨历程中,其见证了中国铁路机车修理行业的发展历程,记载了机车厂人日常生产生活的点点滴滴,也承载了机车厂人的情感价值认同,反映了成都的工业历史文脉及特色,它是城市抹不掉的历史印记,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3.3 经济价值
工业建筑遗产的经济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地理空间的利用价值,工业建筑具有基础结构坚固、平面规整、柱网整齐、空间高敞、立面简洁等特点,建筑再利用适用性好,可根据需要进行分隔、加建等。二是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产品具备“稀缺性、购买力、需求和实用性”四种特性,工业遗产作为历史文化遗产,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这就决定了其具备稀缺性特征。工业遗产被充分开发利用后会带来巨大的商业价值,例如发展工业旅游,能够产生可观的经济收益,解决了资金短缺问题,也使遗产保护工作进入良性循环。
4 结语
成都机车车辆厂具有现代化工业和社会经济背景,见证了成都工业现代化发展的历程。通过对机车车辆厂工业建筑遗产的研究,分析其形成的历史背景、构成要素以及价值,确定其具有保护再利用的必要性,为未来的保护与再利用做好理论研究的基础。最终把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利用融入城市的系统优化中,完善城市功能,强化城市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