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典型居用型历史建筑现状★
2020-07-23王立新朱嘉健
杜 鹏 王立新 朱嘉健
(1.广东省地震局,广东 广州 510070; 2.深圳防灾减灾技术研究院,广东 深圳 518003)
0 引言
岭南建筑是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的建筑流派,兼具务实与创新、开放与包容的特点。广义的岭南指五岭以南地区,狭义则特指珠三角地区[1]。明清时期的岭南建筑活动较为活跃,鸦片战争后独立的文化系统和自我发展空间显现,表现为强调防风雨、防腐、防雷、防火等功能,布局上营造小气候等[2],缩短距离与时间、减少行走日照强度、廊道通风对流等。岭南历史建筑以结构划分,主要有木结构、砖木结构、砖石结构、石砌体结构等;以建筑样式划分,主要有骑楼、西关大屋、竹筒屋、碉楼、祠堂、教堂、寺庙、牌坊、客家围龙屋等,是西方文化与本土文明相结合的有机呈现。
1 岭南典型历史建筑
区别于普遍意义上的古建筑,岭南典型历史建筑特指存在于众多的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村镇之中的建筑群体,类型大致包含景观型和居用型,定位为省市级不可移动文物及其他。经现场调研发现,部分现存典型历史建筑与现代建筑呈现夹杂共生或相连接的现象。它们承担居住、公共服务、历史文化宣传的功能。历经百年沧桑,保护程度良莠不齐。
2 居用型历史建筑及现状
2.1 居用型历史建筑
居用型历史建筑是岭南典型历史建筑的一个特殊分类,指结构主体建设年代相对久远,古法形制特征显著,兼具使用功能和文化传承特质的建筑群体。多存在于村镇之中,年代为民国时期、清代及以前,包含较多不可移动文物。原始功能包含民宅、教堂、校舍、医院、洋式别墅、民间私人作坊以及工厂等,现多为住宅、公共场所及商业用途等。它们与现代民居夹杂共生,人员密度大,建筑外观老旧,结构稳定性不详,配套设施老化,通道狭窄等问题突出,如图1~图4所示。建筑材料强度水平偏低,主体结构冗余度下降,耐久性较差,地震等自然灾害的致灾程度高。居用型历史建筑除了面临文化传承带的断裂,还涉及到结构损毁所致的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应急救援等问题。
2.2 存在形式
现场对广东省中山市普遍存在于农村民居、城中村、甚至危险房屋区域的典型历史建筑调查发现,建筑结构类型多为砖木、砖石等砌体结构。装饰有木雕、石雕、砖雕、漆画等。屋顶呈现悬山顶和歇山顶形式,一些正脊为花脊,垂脊端头卷翘,有山花和复古女儿墙装饰,悬挑阳台有瓶状彩瓷筒作护栏,罗马柱元素加柱间拱廊设计,拱形长窗等。
总结为五类:有专人维护,为家族成员聚集场所,多位于主街道旁侧;独立存在,周边空旷平坦,为社区公共事务或应急避难场所;与普通民居间隔并存,为民居或公共活动场所,多位于街道或巷道旁侧;与普通民居夹杂共生甚至相连,多为以巷道为边界的成片分布,以及位于学校校区内。
其中,位于巷道两侧部分房屋墙体的侵蚀老化问题较为严重:围护墙表面及墙底基础沿线腐蚀严重,抹灰脱落,砖和砂浆外露;承重墙体由石块、红砖、灰砖不同期砌补而成,墙体表面出现空洞,地面散落碎砖;墙体出现空鼓、歪闪,并伴有竖向大裂缝。而教育建筑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1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3],位于校区内的历史建筑无疑已构成重大安全隐患。
3 历史建筑抗震研究现状
3.1 中国古建筑抗震研究
广义古建筑不仅指建筑物(宫殿、寺庙、楼阁、民居),还包括重大的构筑物工程(古长城、城墙、古塔、古桥梁、石窟)。近30年来,许多建筑结构专家对古建筑的抗震、加固与技术处理开展了科学与工程技术的研究。汶川特大地震后,专家学者们对古建筑的营造法式、文化内涵以及抗震性能展开深入探讨,研究对象面向国内历史与艺术价值较高的观赏类古建筑及文物,实施预防性保护[4]。芦山7.0级地震调查发现,砖木结构、砖石结构等混合结构的抗震性较差[5]。这些结论令以砖石、砖木结构为主的居用型历史建筑的抗震性能令人担忧。且目前对岭南典型历史建筑研究成果仍以文化、艺术、形制、构造与营造技术以及宗教等方面为主,侧重于重点保护类型的古建筑,显然是不全面的。
3.2 居用型历史建筑抗震研究
伴随着结构性和功能性的显著退化,该类建筑的地震易损性程度和灾害风险等级提升,对其抗震研究应遵循历史文化名城、村镇和文化街区改造的四性原则:原真性、整体性、可读性、可持续性[6],同时具备自身特殊性:
首先是定位,居用型历史建筑携带的历史信息蕴含深厚的情感文化,其固有的混合用途以及其低廉的使用费用对形成居住区的多样性和稳定性是至关重要的。对历史建筑进行抗震研究和抗震加固改造的定位,在于建筑形体之间的相互搭配,体量和比例的有机组合以及良好的空间关系[7],避免归一化处理与固有特征的流失。
其次是方式,居用型历史建筑体量大,实施全面统一性预防性保护并不现实,需要在单一建筑的保护转向历史环境的保护方向前提下,进行分级灾害评估与风险防治,逐步实现区域历史建筑有机体的合理抗震加固与科学修缮。
4 结语
岭南居用型历史建筑作为文化遗产具有可传承的艺术文化价值,作为普通民居属于结构偏老化、无抗震设防的建筑群体,作为公共活动场所暴露出结构现状与抗震能力不详、人员密集的特点,这与城市快速发展不相匹配。而当前城市发展转型也非均基于新的沃土,更多的是传统文化基础、文化资源及文化遗产,保护历史环境也并非经济发展的障碍。因此,在战略选择方面宜兼顾保护传承与公共安全双导向,运用科学灾害风险防治保护历史遗存,实现提升社会公共安全的目的。
历史建筑的保护面临着一些问题:主观认知。处于不同时代的人尤其是决策者对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与判断,是受其所处的社会时代背景与自身认识水平限制的,具有较大的主观差异性;规划布局。由于宏观统筹规划与协调保护体制体系不完善,使得城市开发与文化保护冲突升级,历史建筑面临在城市快速发展进程中被同质化而消失;技术体系。主要表现在缺乏多层面多类型历史建筑艺术性与结构性相结合的保护方案及细则,而其中历史建筑的抗震性能与加固改造研究应是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Thepresentsituationoftypic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