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运输与物流趋势,专家齐聚探寻发展新路径
2020-07-23楚峰
文/本刊记者 楚峰
“聚焦‘司机之家’、智慧物流、多式联运、城市绿色货运配送、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定制客运、陆海新通道等重点领域,这是2020年我们的工作重点。”在1月8日举办的全国运输与物流学术年会上,中国公路学会副理事长、运输与物流分会理事长马建指出了分会下阶段的任务要点。
这些要点也代表了2020年运输与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
随着《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网络平台道路货物运输经营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法规逐一出台落地,运输与物流行业未来发展路径也逐渐明晰。交通强国建设如何进一步落实?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如何进一步推广普及?全国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等齐聚全国运输与物流学术年会上,围绕着行业热点、难点、重点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共同探寻发展新路径。
翁孟勇:运输与物流要高度融合起来
交通强国建设新征程已经全面开启,运输与物流领域在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开展呢?
“运输与物流要高度融合起来。”全国人大常委、中国公路学会理事长翁孟勇在致辞中表示,“运输是物流的重要支撑和基础条件,同时,要借助现代物流的发展来带动整个交通运输的转型升级发展。”
就拿中国的快递业来说,2019年全国快递业务量和业务收入分别完成630亿件和745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和23%;预计2020年全年快递业务量完成740亿件。“电商体系的高速发展离不开运输。”翁孟勇分析说,“如果没有我们发达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体系,中国今天快递业的发展、电商的发展是不可想象的、是难以支撑的。”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差距,目前的运输和物流行业仍有很多薄弱环节。”翁孟勇说,“这需要整个行业方方面面共同努力来提升水平。从行业协会层面来说,要紧贴行业、紧贴会员需求,聚焦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提高运输效率、服务水平、绩效水平以及对社会的支撑力量。”
同时,对于下一步的关注点,翁孟勇提出五个“重视”:重视智慧物流,智慧物流的要义是互联网,要放在重点工作、突出位置;重视大力发展专业物流,急需提高传统物流业水平,危险品运输的管理;重视单元化、标准化运输,有利于各个链条之间的有效衔接;重视城市配送以及解决广大农村偏远地区最后一公里配送,实现广覆盖;重视“司机之家”运营服务升级,这是货运基础的基础,事关安全、效率,要关注2000万货运司机的生存、运行状态。
周伟: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努力奋斗
“2019年9月《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正式印发,这在新中国交通发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充分显示了国家对交通发展的高度重视。”交通运输部原总工程师周伟指出。
“我们要深刻领会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的要领。”周伟具体分析,“需重点把握建设交通强国的一个总目标、两个发展阶段、三个转变、四个一流、五个价值取向,需要全面把握交通强国九大重点任务,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努力奋斗。”
周伟强调城市群是现阶段短板,城市群未来是城市化发展的重点,同时应大力关注智慧交通及智慧化公路网交通运行的高度拟人化、智能化、数字化。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的核心要义在于三大保障措施,即加强党的领导、加强资金保障、加强实施管理。”周伟还指出了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的四项重点工作:
一是加快编制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30年规划。到2050年,要实现横贯东西、纵穿南北,陆海内外联动,地面、地下、水上、空中统筹协同,衔接高效、优势互补、效率最优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
二是高质量编制好“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要做好“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五个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十个重点领域的“十四五”专项规划。
三是做好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充分发挥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的先行先试和示范引领作用,分地区、分主题、分批次开展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科学组织实施试点任务,在试点领域实现率先突破,形成一批先进经验和典型成果,完善相关政策规划、标准规范、体制机制。
四是加快推进交通运输重大工程建设。要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聚焦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有序推进、有效实施若干交通强国建设重大工程。
徐亚华:挖掘运输服务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目前,全国共有150余家网约车平台公司获得经营许可,网约车驾驶员许可185万、车辆许可86万,网约车服务覆盖324个地级以上城市,全国网约车日均订单达2000万。其中,杭州、广州、深圳、成都、重庆等城市的网约车数量已超过巡游出租车。共享单车在营车辆达到1950万辆,日均订单量达到4700万;小微型客车分时租赁运营企业50余家,开通运营城市180余个,投入运营车辆达20万辆。
这些数据充分显示了运输服务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来势汹汹,发展迅猛。“创新驱动发展,运输服务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不断涌现。”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司长徐亚华分析,“互联网出行新业态规范发展,为人民群众出行提供了定制化服务;互联网租赁新业态快速发展,为公众共享出行提供了多样化服务;网络货运新模式创新发展,为物流降本增效注入了内生动力;先进运输装备加快推广,为行业转型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先进信息技术融合应用,为全面提升服务水平和治理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要盯紧强国目标,加速运输服务新业态新模式规范发展。”徐亚华指出,“要贯彻发展新理念,要坚持包容审慎监管原则,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上持续下功夫。”
在创新发展方面,积极推进出行即服务,加快推进车辆技术升级,着力增强科技兴安能力,积极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与运输服务深度融合;在协调发展方面,要深化运输服务与旅游业、流通业、制造业协调融合发展;在绿色发展方面,要创新发展绿色低碳运输组织模式,加快推进网络货运新业态规范有序发展;在开放发展方面,积极推进自动驾驶、辅助驾驶、车路协同等技术交流,加快国际道路运输规则对接;在共享发展方面,积极促进网约车、共享单车、道路客运定制服务、小微客车分时租赁健康规范发展。
最后,徐亚华着重强调了五个“紧紧围绕”,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力支撑打好三大攻坚战、紧紧围绕建设人民满意交通切实办好更贴近民生实事、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紧紧围绕守住安全发展底线大力提升本质安全水平、紧紧围绕优化营商环境着力深化运输服务“放管服”改革。
汪鸣:打造大网络、大平台、大通道、全链条、新模式
“现阶段物流业的重点是抓住未来机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综合运输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汪鸣分析,“如何抓住机遇”与“当前活下去”,看似矛盾实则对立统一。
汪鸣分析了当前经济发展遇到的困难,指出了增长新动力尚未形成,及旧动力失去进一步扩张的空间是当前经济降速的原因。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的根源在于对过去成果的发展存在路径依赖和思维依赖,未来需要克服简单思考,真正深入探究未来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新动力。汪鸣指明了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动力在于内需支撑、外需辅助的高质量产业化、规模化;理清了现代化经济体系下产业运行方式的根本变革在于以城市为载体的产业发展方式变革,城市成为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融合运行的重要平台。
“当前,物流产业发展有两大新特征:一个是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另一个是产业物流创新性发展。”汪鸣表示,“物流产业发展新趋势带来了产业组织变革和产业基础变革。物流产业发展应对策略是通过大网络、大平台、大通道、全链条和新模式来应对物流业技术背景、运行组织背景、供需双方条件和环境变化背景,来实现整个产业组织的彻底变革。”
具体而言,便是建设综合交通大网络,实现便捷高效的经济产业体系;构建枢纽服务大平台,实现产业要素与资源的快速集聚;畅通交通物流大通道,强化枢纽基础保障和集聚辐射能级;打造产业组织全链条,构建产业链和打造产业集群;探索经济发展新模式,即基于通道、平台、集群支撑的新枢纽经济模式。
吴金中:创新管理危货运输安全
非法托运、挂而不管、违规运输、罐车“带病”运行、通行管控措施亟待规范……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
为了加强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管理,自2020年1月1日起,《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办法》正式施行。
“之前的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管理是分散在各个法规文件里,该办法则把各个链条串联起来,弥补了管理漏洞,填补了监管缝隙,让监管体系形成闭环,让安全管理更加完善。”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物流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工程师吴金中介绍,并进一步阐述了8个方面的制度创新。
一是建立托运清单制度,强化源头安全管理;二是强化装货环节安全管理,堵住制度漏洞;三是建立运单制度,强化运输过程安全管理;四是建立常压危险货物运输罐车检验制度;五是强化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六是统一车辆通行管理政策;七是实施小件危险品豁免管理;八是强化多部门协同监管。
最后,吴金中还理清了下步工作在于做好《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办法》宣贯培训、健全完善配套管理制度、开展常压罐车集中治理。
李彦林:紧扣承运本质推进网络货运高质量发展
“‘网络货运’的本质是承运。”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物流中心副主任李彦林开门见山地指出,“现阶段‘网络货运’存在四种错误倾向,认为网络货运是万能钥匙,认为网络货运与货代和信息服务商可混为一体,认为网络货运是互联网虚拟经济,认为网络货运是为解决行业税负问题而诞生的。”
如何正确认识和看待“网络货运”?在李彦林看来,“网络货运”的本质是承运人,与货代、信息撮合等有本质上的区别,要把管理和努力的方向回归到运输效率提升、安全管控和服务创新的轨道上来,“网络货运”不是万金油和救命稻草,不是所有企业都适合选择该模式发展。
“网络货运”对于企业而言,既是机遇,同时更多的是挑战、责任和压力。李彦林总结分享了实践中得到的行业十大趋势:一是资源要素加快向平台企业集聚,市场集中度明显提高;二是网络货运平台+卡车司机的组织协作模式加快形成;三是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进一步分离;四是传统货运企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五是由单一公路运输向多式联运拓展;六是下沉服务加快向综合物流服务商转变;七是大型货主企业进军网络货运领域;八是科技创新能力成为未来核心竞争力;九是安全和风险防控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十是加强财务管理和税收风险管控成为必然要求。
李弢:建立集约、高效、绿色、智能的城市物流服务体系
“城市配送是物流重要的末端节点,是物流体系中的最初和最后一公里。但是进城难、通行难、停靠难、装卸难是当前城市配送中的顽症。”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综合运输研究所副所长李弢指出,“传统的货运配送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下需求,要建立集约、高效、绿色、智能的城市物流服务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层面对城市绿色货运配送进行了战略部署。李弢对我国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的发展实践进行了总结分享。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政策供给。通过建立健全领导小组机制,全面加强企业考核管理,持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目前有12个城市出台了新能源汽车及城配相关扶持政策,建立资金投入机制。
二是不断完善设施布局,不断加快三级体系建设。干支枢纽建设加快推进,17个城市开工建设或投入使用的干支型枢纽数量已达到创建要求;公共配送中心逐步推进,16个城市完成进度高于目标指标要求的50%;末端共同配送站加速布局。
三是不断完善便利通行政策,车辆进行管控更加精准。国家政策层面不断发力,差异化通行政策相继出台,新能源物流车优先路权逐步落实。
四是加快推广新能源车辆,清洁标准化程度不断提高。新能源城市配送车辆保有量超11万辆,新能源车辆数量增速较快,配套设施建设有序推进,专业化冷藏车保温车加快推广应用,补助支持力度持续加大。
五是不断创新新模式新业态,企业组织化成都不断提高。先进组织模式不断优化,市场主体规模日益壮大。
六是启动建设信息平台,运行监测更加精确。公共信息平台在稳步发展,新能源车监管平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