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构建农村和谐党群关系对策研究

2020-07-22张深溪

河南农业·教育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党群关系农村对策

摘要: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需要农村政权的稳定,构建和谐的农村党群关系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的具体体现,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客观需要,必须切实解决影响农村党群关系的不利因素,切实加强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农村群众的整体素质,努力建设服务型农村党组织,加强农村相关制度建设,进而构建起和谐的农村党群关系,为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心聚力。

关键词:农村;党群关系;对策

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始终坚守为民服务的初心。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农村是我国最基层的政权,农民占我国人口的大多数,把基层政权建设好,是基层党员干部的重大政治责任。

一、新时代构建农村和谐党群关系的重要意义

(一)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的具体体现

正是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下,我们党完成了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使命,使我们党和人民群众的各项事业不断由胜利走向胜利。始终植根群众,与人民群众一起创造历史伟业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成功经验。而农民是人民的主体,占大多数。因此,我们党要始终重视农民问题,构建基层政权的和谐党群关系,让我们的基层政权坚若磐石。

(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客观需要

进入新时代,我们党要面临的风险和挑战是空前的,要担负的使命是光荣的,要克服前进中的风险挑战,必须让我们党始终扎根人民,立足人民,依靠人民的力量。农村政权是维护国家政权稳定的重中之重,农村党群关系是否和谐更加关系着农村政权的稳固与否,农民是我们党最为重要的依靠力量。进入新时代,面对广大农民新时代的新诉求,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深入群众倾听民生,为人民群众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进而形成和谐的农村党群关系,保持我们党与农村群众的血肉联系,鱼水关系,构筑起我们党长期执政的坚实群众基础。

(三)加强农村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加强党的建设是新时代完成各项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而我们党的建设质量最为重要的衡量指标就是老百姓拥护不拥护,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农村是我们党的建设的桥头堡,必须把基层一线的党建工作抓好抓实,让基层群众始终拥护我们党的领导。加强农村基层党的建设,始终保持我们党和基层群众的血肉联系,将为我们党注入持久的奋斗力量,使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

(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

“三农”问题是党中央一直非常重视的问题。为此,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行了“精准扶贫”工作,并开始实行乡村振兴战略,可以说,党中央对于农村问题倾注了大量的心血。要高质量完成乡村振兴任务,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必须有和谐的党群关系。和谐的党群关系是乡村振兴战略得以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这是因为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必然要进行群众利益的新分配,而和谐的党群关系有利于人民群众内部矛盾的化解,在互商互量中推进中央的决策部署,进而建设新时代的新乡村。

二、新时代农村党群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亟需加强

第一,对群众的感情亟待增强。在构建农村和谐党群关系的过程中,部分农村党员干部对于群众的感情淡薄,削弱了我们党在基层的统治基础。第二,工作方式方法亟待创新。在实际的工作中,一些农村党员干部面对农村群众的诉求,工作方法简单、态度粗暴,亟需在工作方式方法上进行改进和创新,切实提升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第三,作风建设亟待加强。一些农村党员干部自身作风存在问题,像一堵无形的墙将我们党与人民群众隔开,最终严重影响了党在基层的形象。第四,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亟待提升。一些党员干部遇到事情绕着走,常常以能否得利来决定自己行动与否,其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的发挥严重不足。

(二)农村群众整体素质需进一步提升

第一,农村群众自身发展变化产生新的矛盾。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深刻的经济变革,农村群众自身也发生了极为深刻的变化。一些群众急于求富、盲目攀比等现象时常出现,传统的吃苦耐劳的精神也开始松懈,缺乏吃大苦、创大业的精神,主动求进的精神不足。第二,小农意识的不利影响依然存在。部分农村群众对于集体经济关心不够,常常着眼于自己小家的利益诉求,而对于村集体的事务关心不足、参与不够。第三,一些农村群众常以信访的形式表达个人诉求。随着我国转型期的到来,农村各种矛盾交织,农村维稳成为突出的问题。在遇到矛盾时,一些农村群众往往采用信访的形式表达自己的诉求,将矛盾直接对立化,也就给农村党群关系的建设埋下了不利的因素。

(三)农村党组织建设亟需加强

第一,农村党组织的作用发挥亟待提升。一些农村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依旧停留在看摊守业上,等靠要的思想依然十分浓厚,在服务群众致富的思路不开阔、方法不得力。一些农村的党员干部甚至存在理想信念动摇,在具体的工作中畏首畏尾,不能担当责任。第二,农村党组织在群众中的认同度亟待加强。在构建和谐的农村党群关系的过程中,农村群众对于一些基层党组织的价值认同度偏低,影响了我们党在基层的引领力。第三,农村党组织的凝聚力亟待加强。一些基层党组织凝聚力不强,其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未能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制约着我们党在基层的执政之基。

(四)农村相关制度建设亟需完善

第一,基层民主制度建设亟待完善。一些村庄的“两委”之间存在着不和谐的状况,一些村支部依然大包大揽,民主发挥不充分。第二,农村党员干部监管机制亟待提升。在一些村级政权建设的过程中,对于农村党员干部的监督不力,亟待改善和加强。第三,基层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亟待加强。当前农村的经济结构不甚合理,村集体经济十分薄弱,对困难群众的帮扶能力严重不足,第四,农村党群之间沟通机制亟需改进。一些农村存在着党群沟通机制不健全、不完善,使党群之間的隔阂加大、增加了误解,不利于和谐党群关系的构建。

三、新时代加强农村党群关系建设的对策

(一)切实加强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建设

第一,加强思想作风建设。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必须将思想建设放在重要位置,解决好农村党员干部思想“总开关”的问题。第二,加强工作作风建设。农村党员干部必须自觉提升自己的事业心和责任心,以对党负责、对群众负责的态度积极干事创业。农村党员干部在面对广大群众的诉求时要态度认真,以严谨、良好的工作作风解决群众的诉求。第三,加强领导作风建设。广大农村党员领导干部要切实改进领导作风,积极加强自身的作风建设,做好表率,以优良的作风将人民群众紧紧团结起来,切实改善我们党在基层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加强生活作风建设。党员干部的生活作风无小事,关系着人民群众如何看待我们党,农村党员干部要在生活的细节上坚守底线,继续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奋斗不止,要严于律己、情趣健康,保持生活作风上的正正派派、清清白白。

(二)努力提高农村群众的整体素质

第一,提高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积极地开展相关的文化宣传、培训,切切实实地提升广大农村群众的文化素质,确保农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利,使农村群众充分享有文化发展成果,在人文素质的提升中塑造新时代的新农民。第二,加强生产技能培训。必须从技能培养上来提升广大农民的抗风险能力,最终为农村党群关系的建设注入不竭的动力。要在广大农村推广新技术、培养新农民,积极推动农村的创业创新,提升广大农民的科学技术水平,最终切实促进农村经济状况的改善,最终提升广大农村群众的生活水平。第三,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在转型期的中国,必须提升广大农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素质,切实加强广大农村群众的法律知识学习,提升农村群众自身依靠法律来维权的意识和能力,最终为农村党群关系的和谐奠定坚实的法律支撑。

(三)努力建设服务型农村党组织

第一,积极主动关心服务农村群众。农村党组织必须积极深入农村群众,关心农村群众的冷暖,深入了解广大农村群众的所思所盼,将其困难放在自己的心中,提升服务群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第二,多方位搭建服务群众平台。基层党组织要搭建好各种便民服务平台,让农村群众更方便地获取服务,切实解决广大农村群众生活中的难题,为广大农村群众更好地认识我们党提供窗口,为农村和谐的党群关系建设贡献力量。第三,加强后备农村党员干部的培养。要提升村级党组织的服务能力,必须在人才上下功夫,加强农村党员干部后备力量的培养,在农村群众中发现人才,为农村党组织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高素质、高水平的后备力量。

(四)加强农村相关制度建设

第一,完善农村民主制度。必须充分地发挥民主,完善农村民主制度的建设。要充分发挥农村的自治性,使广大农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积极地拓宽农村群众向上级反映意见和建议的渠道,积极推进广大农村直接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第二,健全农村党员干部监督制约机制。农村党员干部的活动必须在相关制度的框架内运行,离开了监督机制的强力约束,相关事业难以平稳发展,合理的监管也是农村党员干部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第三,健全农村群众各项生活保障制度。完善的基层保障制度是确保农村困难群众救助的关键。要切实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可以根据本地实际引进村办企业,积极提升农村的经济增长点,扩展广大农民的增收渠道,为农村经济状况的改善奠定基础。第四,完善农村党群之间沟通机制。党群之间的有效沟通有利于農村矛盾的解决,避免矛盾的升级。在村级政权建设过程中,必须重视党群中间沟通渠道的建设,为广大农村群众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诉求营造条件,进而减少党群矛盾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本书编写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作者简介:张深溪(1964-),男,河南扶沟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共党史、党的建设。

(责任编辑李琳)

猜你喜欢

党群关系农村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社会资本视阈下的山东抗日根据地党群关系建设
当前施工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现状及原因分析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