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省农类高职教育助力农村产业革命的路径探讨

2020-07-22朱锋钊

南方农业·中旬 2020年5期

朱锋钊

摘 要 贵州农类高职教育在助力农村产业革命上具有优势,也肩负相关职责和使命。基于此,从聚焦服务产业选择,提供智力支撑;聚焦培训农民,提高人才培养支撑;聚焦技术服务,提供科学技术支撑;聚焦产教融合,联动校、企、农;聚焦贫困人口,实施职教扶贫;聚焦农耕文化,实现文化传承等方面,探讨了铜仁农类高职教育助力农村产业革命的路径。

关键词 农类高职教育;农村产业革命;职教扶贫;培训农民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14.077

十九大報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指出“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让乡村振兴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贵州省为了守住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走出一条不同于东部,有别于西部的发展新路,开展了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产业革命,推动产业扶贫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突破[1]。

自贵州省委作出“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战略布局以来,全省各地深入落实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践行“五步工作法”,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革命初见成效[2]。而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办学是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基础,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高职院校的职责使命。基于此,探讨贵州省农类职业教育在服务产业选择、培训农民、技术服务等方面助力农村产业革命的路径。

1 聚焦服务产业选择,提供智力支撑

在推进农村产业革命过程中,首先要牢牢把握住“八要素”中“产业选择”这一关键要素[3]。要在全省形成各种专业化、标准化、优质化的大型农产品产业带,产业带的建设要在“大、专、特”上做文章[4]。铜仁职业技术学院等省内涉农类各职业院校拥有较强的师资团队,构建了由技术专长突出、从业经验丰富的多学科、多领域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为代表的、由“教授+博士”组成的社会服务团队;这些团队长期服务基层生产一线,对产业发展现状较为了解,具有非常丰富的社会服务经验,可从专业的视角提出“能解渴”、管用的对策措施,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权威性。

2 聚焦培训农民,提高人才培养支撑

人才是制约农村产业革命的瓶颈问题,新型职业农民是农村产业革命的中坚力量,贵州省农类职业院校在这方面具有非常大的优势,可为地方培养、培育、培训一大批爱农业、懂农业、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为农村产业革命提供人才培养支撑。可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农民教育培训基地等,开展农民培训、培育和培养;同时农类专业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农民培训模式,可针对新型农民、农场主、农民工这种类型的学生,采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使得培养培训目标与生产一线农业人才要求接轨,课程设置对接农业生产,同时采用灵活的教学组织形式,依据受训者的个性化需求,调整培训内容和实践项目,以满足农业经营主体对生产经营管理、农业生产人员的生产技术、农民转移就业的转岗技术等的精准需求。

3 聚焦技术服务,提供科学技术支撑

当前,农民对于新标准、新规范、新技术的接受程度不高,因此,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大力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必须加强对广大农民的培训和引导,大力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贵州省涉农类职业院校在科学技术研究、农民培训、技术服务等方面有着非常大的优势。铜仁职业技术学院等多所院校建有多个国家、省、市级科研平台,可与企业联合申报科研项目,与企业联合攻关技术难题,将专利成果转化,带动农牧企业转型升级。此外,可以通过组建科技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技术服务团队等形式,开展技术服务。

4 聚焦产教融合,联动校、农、企

对于农村产业发展来说,产教融合集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科研攻关、社会服务及企业经营于一体,对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中的产业选择、农民培训、技术服务、组织形式、产销对接和利益联结有直接的促进作用。而对于职业教育来说,产教融合是办学根本,如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农类专业深化教学改革,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布局于全产业链,畜牧兽医专业群被教育部立项为“双高”建设专业群,以畜牧兽医专业为核心,“养、加、销”结合,以服务山地生态畜牧业为引领,协同发展种植业,以“加工”“销售”为驱动,助“黔货出山”,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

5 聚焦贫困人口,实施职教扶贫

实施农村产业革命的主要任务就是脱贫攻坚,这也是贫困地区农类高职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1)贵州省农类院校可建立“帮助一个家庭,培养一个孩子,学会一门技术”等各具特色的职教扶贫模式,对建档立卡户的子女实施全免费培养,提升他们的创业就业与自我发展能力,并为建档立卡户子女创业就业提供专项指导和帮助,让贫困家庭点燃脱贫希望之光,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实现“职教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5-7]。2)可推进党建扶贫,通过院乡共建、院村共建等形式,引导和帮助基层组织建设扶贫产业链、合作社、生产小组,培训党员作为领头人组织贫困户对接龙头企业、合作社和市场,形成“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农村产业扶贫模式。

6 聚焦农耕文化,实现文化传承

农耕文化是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的智慧结晶。长期以来,人们为了适应生产和发展的需要,创造了多样性的农业生产方式和丰富博大的农耕文化。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浸透着历代先贤的血汗,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集中升华了亿万民众的实践经验、教训[8-9]。保护、传承和利用好传统的农耕文化,可以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保障食品安全,促进资源持续利用,传承民族文化并保护独特景观、民族特色、地方特色和传统特色等,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与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推行农村产业革命的文化要素[10]。

贵州省农类职业院校可建设民族文化研究院、农耕文化馆等农耕文化教育基地,开展农耕文化研究;可在技术服务、培养培训和教育教学过程中弘扬农耕文明,在培养培训课程中设置农耕文明模块,开展农耕文明专题教育,使群众树立学农、爱农、懂农并传承农耕文明的意识,以取得良好效果。

7 结语

贵州农类高职教育是为地方农村农业经济发展服务,要主动融入农村产业革命,对接各个要素,创新社会服务形态,促进农类高职教育和产业联动,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奋力开创百姓福、生态美的多彩贵州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洪名勇.贵州农村产业革命:理论与框架[N].贵州日报,2019-05-08(11).

[2] 张再杰,陈玉卿,姚天香.贵州农村产业革命的现实意义[N].贵州日报,2018-12-04(10).

[3] 钱中客.农村产业革命正深刻影响贵州[N].贵州日报,2018-12-05(4).

[4] 吴大华.用好贵州农村产业革命的妙方要诀[N].贵州日报,2019-02-12(6).

[5] 杨政水,邹序安,杨飏.涉农高职院校服务乡村产业发展的路径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19(5):94.

[6] 张家俊.产教融合:助推农村产业革命[J].知行铜仁,2018,90(2):19-20.

[7] 孙美璆.贵州省农村产业革命实施路径探析[J].山西农经,2018(24):10.

[8] 林别雨.高职院校涉农培训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探析查[J].科教论坛,2019,30(11):305-307.

[9] 刘永建.高职教育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服务乡村振兴探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5):68-69.

[10] 唐锡海,张宇,袁倩.民族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的互动研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9(5):4-9.

(责任编辑:刘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