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蚕防病技术分析
2020-07-22韦纯儒
韦纯儒
摘 要 我国蚕桑产业发展迅速,蚕养殖规模也不断扩大,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助推剂。但从当前养蚕防病层面来看,部分蚕农的蚕室条件较差、养蚕防病技术落后、蚕病暴发严重,甚至危及周边蚕农的蚕茧产量,导致部分地区蚕茧产量稳定性差。基于此,分析了蚕病暴发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着重阐明养蚕防病技术要点,以促进蚕桑产业的科学、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蚕桑;养蚕防病;技术要点
中图分类号:S884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14.076
蚕桑产业是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农村经济建设的重要产业。我国蚕桑产业主要集中在农村或偏远山村,此类地区蚕病以病毒病、真菌病为主,传染性蚕病较多,经常出现蚕病交叉传染的现象,一旦蚕病暴发,由于养蚕防病技术落后,很难对蚕病进行有效控制,会导致部分蚕农放弃蚕桑生产,极大挫伤蚕农养蚕积极性[1]。因此,研究养蚕防病的技术要点,对蚕农进行专业化指导,以促进蚕桑产业发展。
1 蚕病暴发的原因
1.1 养蚕技术不科学
部分农村地区蚕农无法接受到专业的技术与实践操作指导,因而不能规范、科学地养蚕。同时,部分蚕农重视蚕桑产业增收、增产,对防病工作重视程度不足,导致防病工作流于形式。此外,蚕农为降低养蚕成本,采用人蚕混居的方式进行饲养,在高温多湿天气下易暴发蚕病,严重影响蚕桑产量。
1.2 消毒防病不足
消毒防病是养蚕的重要环节。消毒防病不足的表现主要是没有对蚕室内外进行全面消毒。部分蚕农为保证小蚕质量,只对小蚕蚕室进行消毒,忽视了对大蚕蚕室进行消毒。蚕农对蚕室内部的消毒重于对蚕室外部环境的消毒,甚至直接忽略蚕室的外部环境消毒。部分蚕农对蚕室的消毒集中在蚕室地面上,对于墙壁、天花板等易于積聚病毒的部位消毒不全面。同时,在消毒药品的使用上,没有严格计算用量,也没有按照消毒标准对蚕匾正反面进行消毒。在消毒药品的采购上,部分蚕农会大批量购进生石灰等消毒物品,而经过长时间存放后,生石灰会变质,失去消毒作用[2-3]。
1.3 小蚕带病
目前,小蚕共育已在各乡、县普及,蚕农通常以小蚕数量及价格比例来选择小蚕共育户,即哪一共育户在相同价格下所提供的小蚕数量越多,该共育户就会获得蚕农青睐。因此,部分地区的小蚕大多来自同一共育户。而部分小蚕共育户为了保证小蚕供应量,会降低小蚕质量,甚至向蚕农提供带病小蚕,导致蚕病集中暴发,蚕农损失惨重。
1.4 养蚕基础设施差
从总体上来看,蚕农对于养蚕基础设施的投入普遍偏低,蚕室普遍简陋,通风透光不足,难以调节蚕室内的温度及湿度,不能为蚕生产提供良好环境。同时,由于蚕室蚕具不足,蚕匾上蚕密度较大,蚕的活动空间较窄,蚕与蚕之间接触密切,极易导致蚕病传染,影响整个蚕室内蚕的安全。
2 养蚕防病技术要点
2.1 严格消毒防病
在消毒防病上要做到全过程消毒、彻底消毒。
2.1.1 养蚕前的消毒防病
在消毒药品的选择上,可以选用漂白液、福尔马林液与石灰水的混合液,需要根据消毒面积配备足量的消毒液。在具体消毒时,应先将消毒液全面喷洒在蚕室的地面、墙壁以及天花板上,注意蚕室墙角等地区的消毒。消毒后,关闭蚕室的门窗,静待30 min,随后重复上述步骤,再次进行消毒。对于蚕具同样用消毒液进行消毒,消毒后需要对蚕具进行清洗,切忌用河水和死水清洗蚕具,应选择水质好的清洗用水。用消毒药液消毒后要对蚕室和蚕具进行空气熏烟消毒,熏烟时间要保持在24 h以上,温度控制在24 ℃,待消毒烟消散后方可将蚕放入蚕室。此外,要注意对蚕室周边环境进行消毒,如贮桑室等[4]。
2.1.2 养蚕期间的消毒防病
养蚕期间,人员、桑叶以及空气等都会带入细菌、真菌、病毒,因此要注重养蚕期间的持续消毒防病。重点工作包括保持蚕室室内卫生清洁、蚕室蚕具定期消毒、对蚕体和蚕具进行消毒。工作人员进入蚕室前需要更换干净的工作服和工作鞋。同时,在进入蚕室以前、处理桑叶以前需要对手部进行清洗,保持工作鞋、工作服、蚕室及贮桑室入口清洁,当新蚕入室前,要对蚕室、蚕具进行消毒,做到养一次蚕,消一次毒[5]。
2.2 严防病原扩散及传染
弱小蚕、迟眠蚕及病蚕体会携带大量病原物,因此需要密切观察蚕室内蚕体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上述蚕体,应尽快将其淘汰,并用蚕筷去除,放置在装有石灰等消毒物的消毒罐内。同时,病蚕的粪便上也会携带病原物,因此要及时清理蚕体的粪便和分泌物。在清理蚕粪时,可以在蚕室的地面铺上不透水塑料布,防止蚕粪接触蚕室地面而污染地面。蚕粪的处理尽量远离蚕室,可以选择合适区域挖建粪坑,用以集中处理粪便。蚕粪清理后,要对蚕室进行消毒,并对手部进行清洗。
2.3 加强饲养管理,增强蚕体质
加强饲养管理能够增强蚕的体质,提高蚕体抗病能力。1)需要改善养蚕环境,增加室内通风透光,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引入室内控温控湿设备,按照蚕各个生长阶段的需求智能化调节蚕室内温度与湿度;如果资金缺乏,则需要时刻监测天气变化,对蚕体进行保温保湿。2)要精选桑叶,从桑叶的颜色和生长位置等层面全面考察桑叶质量,根据蚕龄进行科学喂养。在桑叶储存上,需要避免桑叶过度挤压,控制储存温度,防止桑叶腐烂变质而增生细菌、病毒。3)要注意给桑均匀。幼蚕生长速度快,为了使蚕得到充分喂养和健康生长,应结合每次的饲喂情况提前扩座,注意动作轻缓。饲喂桑之前需要扩座,除去薄膜以便通风,并对蚕座进行消毒,确保蚕密度合理,蚕座平整、规范。送桑时需要节约用桑,但要保证满足蚕体对桑叶的需求量。幼蚕每天提倡送桑3次,尤其是在眠前。送桑后要及时盖桑,保持桑叶新鲜。请勿在未覆盖抗干膜的情况下扫地,以防止桑叶污染。给桑覆盖膜后,将剩余的桑叶从蚕室移走,清洁地面,在室内清洁后,对蚕室进行消毒[6]。此外,除沙能保持蚕座的清洁卫生,同时也是饲养过程中的一项重要防病保健措施,尤其是在小蚕养殖这种高温多湿的环境中,除沙更具意义:1龄蚕要进行一次眠除,2龄蚕起、眠各除沙一次,3龄蚕起、眠各除沙一次,注意除沙时要不伤蚕体,及时清除蚕沙,以防发病。
2.4 合理选择小蚕共育户
在小蚕共育户的选择上,需要进行前期调查,了解共育户的蚕室环境、蚕室规模、养蚕技术等,重点考察共育户是否严格落实消毒等其他防病措施。同时,要了解共育户以往供应小蚕的情况,考察其信誉程度。在进行综合了解后,挑选几家共育户进行对比,选择最优的小蚕来源。
3 结语
综合来看,蚕病暴发的原因包括养蚕技术不科学、消毒防病不足、小蚕带病及养蚕技术设施较差。养蚕防病的重点在于消毒,要保证全过程、全面和持续消毒,注重养蚕前的全面消毒以及养蚕期间的跟踪式消毒。同时,要严防病原扩散,及时淘汰病蚕,处理蚕粪和浮丝。此外,要加强饲养管理,提高蚕体抗病能力。
参考文献:
[1] 汪健.绩溪县小蚕共育关键技术推广应用[J].江苏蚕业,2019,41(Z1):25-27.
[2] 桑蚕防病丰产优质技术[J].农村新技术,2019(6):71.
[3] 赵冀敏.关于养蚕防病关键技术分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8(13):27.
[4] 陈德菊.加强夏秋季蚕病防控夺取蚕茧丰收[J].四川蚕业,2017,45(4):52-54.
[5] 袁颖.河南省农村养蚕防病措施[J].河南农业,2017
(34):19.
[6] 欧学贤.我县农村蚕病暴发流行的原因浅析与应对措施[J].广东蚕业,2017,51(8):1-2,5.
(责任编辑:刘昀)